沈青云从记忆中抽出思绪,“今天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齐霄南心想,应该是自己想多了,“没事,就是好奇。”
沈青云也不在意,“明天早上我们出去转转吧,洛州的布料好多啊。”
布料周边的都有大把,沈青云这下午出去听到的不仅仅是八卦,还有各种各样的家里长短。
洛州的百姓大多会织布,染色,就连衣服上的小饰品都有人专门搞批发的。
齐霄南:“没错,洛州之前是以布料出名的,洛州产出的金丝蚕布千金难求。”
没战乱之前就很难养,现在战乱之后更养不起了。大家都吃不起饭,哪里还会有人去养蚕。
……
第二天一早,沈青云在街上吃了一份热乎的早餐,就和齐霄南一间一间布料铺子转去。
不得不说洛州果然是最大的布料中心,这铺子真是百米一间。各种犄角旮旯都开有铺子。
转了一上午,沈青云看的眼花缭乱。每间铺子价格都不一,但最实惠的还是之前小张带去的那个开在巷子里的铺子。
快到中午,沈青云没在琢磨这些,和齐霄南去了酒楼。
齐霄南的师兄是一个人来的,为人严肃正经,身上带着浓烈的煞气。
要是有小孩在这,被看一眼说不定会被吓哭。
能看得出秦延铮尽量挤出了一个微笑,沈青云大方的回应了。
杨依依一个温婉的女子配上这么一个严肃正经的人,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沈青云内心还嘀咕着,他们夫妻俩常年分居,就不怕出问题么。
不过她转头一想,古代纳妾都是合法的,主母不给夫君纳妾还落得一个善妒的罪名。
这分居和不分居也没什么,如果杨依依在后宅为了一个男人争风吃醋,这才是沈青云没办法想象的。
秦延铮给沈青云带来的一份礼物,沈青云谢过之后放在了桌子上。她很想打开看看,但是客人还没走,当场打开不礼貌。
秦延铮和齐霄南有太多的话要聊,沈青云安安静静地听着,埋头干饭。
秦延铮有些惊讶,他知道齐霄南没有隐瞒他的身份,但是还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他的身份之后,能这么安然处世。
他对沈青云有了一丝的欣赏,不愧是他小师弟选中的妻子。
吃饭的时间过得很快,秦延铮空闲的时间不多,准备告辞。
“小师弟,种子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
沈青云一愣,刚刚饭桌上他都没注意到在聊些什么,这怎么忽然就说到种子的事情了。
齐霄南神色不变,“我尽量,襄城现在种下的一批买回来也可以当种子。”
可是也不能全部当成种子,现在每家每户都没有余粮,除了想要交税的之外,百姓想卖的也很少。
经过战乱,人们对囤货这一个事情更热情了。
粮价依旧居高不下,但好歹能自己种点东西吃了。
如果不是在山林中找到的木薯,秦延铮的军队早就散了。
一旦散了,洛州,他也守不住了。
现在天下四分安稳的样子,主要还是连年战乱,都没有余粮了。
想打也打不起来。
秦延铮告别小师弟,回到了军营的住所。战乱时期,他吃住都是在军营里。
就算现在安稳了,这个习惯也没有更改过。
“将军,事情顺利么。”一位脸上带着一条贯穿全脸伤疤的男子进来,男子长得清秀俊逸,但因为有这条伤疤的存在,有些可怖。
秦延铮站在窗口边,神色看不出任何变化,淡淡开口道:“只能说尽力而为之了。军队人数整合出来了吗?”
男子不假思索地报出了数据,并道:“如果无法解决粮食的问题,现在咱的兵大半都要回去种地了。”
“种地就种地,这支军队不能少人了。”秦延铮看着男子相貌,莫名地觉得有些熟悉。“青渊,接下来麻烦你了,我要想办法多弄点粮食来,没有找点种子也行。”
洛州加上老弱病残的兵力一共有八万人,这些都是秦延铮征兵数十载攒下的家底。
就连襄城,都不知道有没有五万人。
但八万人的长期以来有出无进的消耗,在洛城周边连树皮都没得啃了。
沈青渊默了默,现在不是人手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就算是他想要去种地,也得有种子。
能种的早就种下去了,现在这东西可买不到。
……
沈青云从酒楼出来后,和齐霄南分开了。
他要去周边看看是否真是他师兄所言,沈青云往早上看好的铺子走去。
她拿起一块普通的布料,这是大多数人都会用来做衣服的,便宜实惠。
“掌柜的,这布料买的多,你能不能便宜点。”
布铺掌柜捻了捻胡子,“小娘子要多少,咱这要得越多,越便宜。”
洛州以布料闻名,掌柜对问价倒是不陌生。
“两百匹,多少钱?”沈青云随口报了一个数,她今天只想探探价格。
“一匹一百八十文。”
沈青云挑了挑眉毛,不顾掌柜的难看的脸色,逐一的把铺子里所有的布料都问了一个遍。
问到最后布铺的掌柜都不耐烦了,“小娘子,你买不买,不买问这么多干嘛。”
沈青云很淡定,“我买啊,但也要比比价嘛。”
掌柜的没生好气,“那你问完没有。”要不是今日清闲,布铺的掌柜绝对不会理沈青云。
什么人啊这是。
爱买不买。
沈青云问完了最后一匹,若有所思。
这里的普通布料比之前她在小巷的铺子高一点,但是好的料子却是更便宜。
经过九牛二虎之力,沈青云用批发价买了一块上好的蚕丝料子。
布铺的掌柜都快要被她给气死了,忙活了半天,还以为有大生意,结果就买了一匹。
沈青云心中有了些想法,蹦蹦跳跳地往宅子里走去。
路过的大树的时候,还坐下来和胖大婶聊了会天,今天零工的小团队,照旧还是排挤蒋欣儿。
蒋欣儿淡定自若,仿佛别人的窃窃私语不存在一般。
沈青云特别佩服,这种若无其人的境界,她就无法做到。
如果可以,她很想和蒋欣儿聊天。
“你去找零工了吗?”胖大婶没话找话。
“去看了下,我到的时候就早派完了。”沈青云含糊了过去,她今天转到张家铺子的时候,零工早就派发完了。
她也不是冲着零工去的,而是去看了下成衣。
好家伙,张家铺子的成衣比别的铺子贵了差不多两成,怪不得零工的价格会比别人的价位高。
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点也不浪费啊。
不过质量倒是没的说,款式也很漂亮。
胖大婶安慰道:“没事,下次你去早一点就好。”虽然都有固定的人选,但是张家铺子每天还是会有零散的放出来给新人的。
“在说吧。”沈青云对此不感兴趣,她是来玩的,不想去打工。
沈青云在大树底下玩了一会,告辞回到了院子里。
齐霄南已经回来了,正在灶房做饭。
“回来了,今天下午去那了。”齐霄南问道。
沈青云一一说了今天去铺子里的情况,“看来看去,还不如在小巷子的那个铺子好。也不知道大批量进货能不能谈。”
齐霄南却不在意,谈肯定是有的谈的,只不过是价格的问题。
沈青云好奇问道:“对了,你下午去哪里了。”
回来得这么早。
齐霄南今天去洛州的周边的村子转了转,虽然师兄说了情况,可没有亲眼看到,他觉得始终都是差点了什么。
洛州附近的村子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难在是主食真的很少,地里的东西都所剩无几。
洛州附近是没有山的,到处都是平原。如果是在襄城还能进山找吃的,但是在洛州,只能在平原上找了。
不难是因为洛州近水,那么大的一条江,总是能养起周边的村民的。
不会饿死。
但是如果有一天,涨水了,这就难说了。
齐霄南切菜的动作不停,和沈青云商量道:“我们早点回襄城吧。”
他心中有再多的想法,还是得回了襄城才能实现。
沈青云点起火,在灶台里塞了几根木柴。
“好啊,忙完这点事情,我们就起程吧。”
出来了一趟,沈青云发现在古代旅行根本行不通的。如果不是她还有点闲钱,要不然可遭罪了。
出行没马车,全靠十一路。
这还不如在家里宅着呢。
在家她还能舒适地享受生活,什么都不用考虑。
而且沈青云心里很惦记着自己的准备建造的作坊,出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这作坊建造得如何了。
有了沈青云在帮忙烧火,齐霄南炒起菜来很方便,没一会就把晚饭做好了。
把菜端到石桌上,院子里沈青云早早熏了艾草,这会还没蚊子。
夏天闷热,在院子里吃饭还能有一丝丝的凉意。
饭后,沈青云正准备收拾碗筷。齐霄南打断了她:“我来,你歇会。”
有他在的地方,沈青云不用做什么,坐着就好。
不用洗碗沈青云也乐得清闲,她其实最讨厌洗碗了。
油腻腻的,皂子都难以洗干净,每次都是需要混合着草木灰戳一戳才能洗干净手上的油渍。
洗碗更加不用说了,现在可都没有洗洁精,都是用瓜瓢搓干净的。
实在清洗不掉的地方,也是一捧草木灰一起搓。
说实在的,这草木灰是沈青云用得最多的了。
灶洞下面干净的草木灰,都不会浪费。
沈青云坐在石凳上,捧着双脸看着齐霄南凑着月色在井边洗碗。
今天的月亮很圆,不用点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齐霄南被盯着耳朵微红,他手上的动作不禁加快了几分。
洗碗好放后,齐霄南在沈青云的身旁坐下,聊着今天的见闻。
末了,齐霄南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我要去给师兄帮忙,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沈青云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她去干啥呀。
“不去。”想了想,她不确定地问道:“你会回来过夜吧?”
这宅子她一个人住着是有点怕的。
齐霄南哑然,这想到哪里去了:“肯定回来,中午不用出去吃,我每天给你带饭,晚饭我回来给你煮。”
齐霄南自然是不放心沈青云一个人在这宅子里,这一天的吃食他安排好。
还能回来在看看,自己好安心。
齐霄南其实有点可惜,如果沈青云跟着一起去就好了,这样人他眼皮子底下,他也能放心。
不过他尊重沈青云的想法,其实过去也没什么事情,沈青云待在那边可能会觉得有点无聊。
沈青云眼睛亮了亮,这个可以。
趁着这段时间,她还能四处找一找货源。
……
沈青云醒来的时候,齐霄南已经不在宅子里。
灶房里温着他早上外出打回来的早餐,沈青云洗漱干净,在院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
等到彻底清醒了才吃起来。
早上每次醒来她总是有一段时间不清醒,吃不下东西。
必须得溜达溜达才能清醒过来。
刚吃饱,外面就下起了毛毛细雨。
沈青云靠在门边上,看了一会儿觉得自己有些点无聊。
这宅子什么东西都没有,想打时间都不行。
索性这雨下不大,她打起油纸伞,出门溜达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原因,街上没什么行人。
沈青云远远地看到大树底下打着一把伞,她还以为是别人落下的。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蒋欣儿正在打伞做着零工。
背篓里都盖着好几张荷叶,雨水打湿不到里面的材料。
蒋欣儿用手肘支撑住伞,双手环抱着干活。
伞面毕竟不够大,为了材料不被淋湿,蒋欣儿漏出了后背。
都被淋湿了。
沈青云看的出她已经在这里呆了有一段时间了,这后背的衣裳都在嘀嗒嘀嗒往下流水了。
这雨下的密下的浓,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沈青云动了彻隐之心,她站在蒋欣儿的面前:“这儿就你一个人在,要不要去我家?”
蒋欣儿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也同意了。
沈青云把背篓背了起来,蒋欣儿不让吗,又给卸了下来。
沈青云说道:“你后背都湿透了,背篓不防水,里面的材料怕是会弄湿。”
蒋欣儿手上都是布料什么的,这打湿了就不好交差了。
“我家就在前面,不远的。”沈青云指了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