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婶看着沈青云一块一块搬起,她丢开扒泥土的树枝,搬起前面的石砖来。
围在榕树根的石砖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镶嵌组成的,想要搬开就要一层一层地往下搬。
如果抽开一块石砖,这围墙就全都会散架。
石砖的缝隙里夹着都是泥土,因为常日晒不到太阳,连草都没办法长起来。
所以一张银票是很显眼的,胖大婶小心翼翼地拿起银票,问道:“沈娘子,你看看这是不是银票。”
胖大婶也没见过银票,只觉得这纸薄薄的,仿佛她一用力就可以撕开了。
旁边的一位大婶挤了进来,“让我看看,哇,银票就长这样啊。”
她不敢上手,还怂恿着胖大婶展开看看。胖大婶哪里敢,转手递给了沈青云。
沈青云拿出手帕,擦干净双手,接了过来,仔细地打量一番。“没错,这个就是我丢五百两银票。”
沈青云的周围都是人,没见过的银票,很新奇,也很羡慕。
五百两呢,都不知道要做多少零工才能攒到。
王大婶费劲地挤到了沈青云面前,讨好的笑道:“沈娘子,既然找到了银票,那就不是我婆婆偷拿了的。”
沈青云瞥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将银票仔细地收好放在兜里。
沈青云说道:“没事了,谢谢大家,大伙散了吧。”
胖大婶叮嘱道:“这次你可得收好了。”她有意无意地看了一下王氏,“下一回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五百两银子,这周围可有不少人盯着呢。
沈青云好脾气点了点头,“这五百两银子是货钱,明儿就去要去布料店用去了。”
本来想张口借钱的吞下了未说的话语,她们还想着借个几两银子的。
谁知道沈青云说得这么快,货钱她们还是知道的,不能动。
而且和沈青云也不熟,想开口问,都找不到理由。
沈青云和蒋欣儿走后,她们还津津乐道说着这件事,没一会的功夫,巷子里有个富户的消息传了个遍。
“我到家了,你回去吧。”
因为五百两的缘故,蒋欣儿一路送着沈青云回家。
蒋欣儿犹豫了片刻,还是道歉道:“今天连累你了。”
蒋欣儿看得很明白,银票是沈青云自己塞在石砖缝隙下的。虽然找了回来了,但就像沈青云说的一样,银票就是小小的一张纸,如果被别人拿到了。
今天这五百两银就是打水漂了。
她已经被诬陷习惯了,不值得沈青云下这么大的本。
其实沈青云也不是想下这么大的本的,而是她身上就五百两和几十枚的铜钱,五百两是今天齐霄南给的,明天也恰好时候要去布料结账了。
沈青云放的时候也很忐忑,面上绷着,但实际还是留意着石砖的。
就连找到的人,都特意好好选了选。
胖大婶为人热情,不贪小便宜,给她找到是最合适的。
别看榕树底下这么多人找,真找到了银票,不会有人拿出来的。
“不是你的错,别想太多了。”沈青云干巴巴地安慰了一句。
今天也是她一次碰上,原来谣言也是可以伤害这么大的。
沈青云对于谣言她也没有好的办法,而且她也快离开洛州了。
“这件事情解决了,其实很好办是不是,好好日子。”
“嗯。”蒋欣儿点了点头,她发现,其实反击也不是很困难。
和蒋欣儿站在门口聊了聊,沈青云整理了一下房子里的东西。
这几天她买大件小件都挺多的,准备要搬到船上了,需要提前整理一下。
还没收拾好,就听到大门敲响了。
“云娘,你在家吗?”
是赵娘子,沈青云打开了大门。
“嫂子。”沈青云邀请赵娘子进了院子。
买的东西都是放在堂屋,院子里倒是空空荡荡的。
赵娘子瞄了瞄堂屋的东西,想过去看一眼,沈青云拦着说道:“里面乱,我们就在外面坐着吧。”
堂屋乱糟糟的,只留有一点点的空隙行走,确实不好进去坐下。
赵娘子遗憾点了点头,但是看到这些东西,她心里更加笃定了。
沈青云进到灶房倒了一杯清水出来,家里没什么客人来,她也没有备有茶叶。
赵娘子起身双手接了过来放在石桌上,手搓了搓衣角,和沈青云聊起家常来。
沈青云陪着聊了一会,赵娘子迟迟不进入主题,问道:“嫂子,有事吗?”
她不认为赵娘子是来找她拉家常的,一看赵娘子坐立不安的姿势就不太对劲。
赵娘子纠结万分,还是开口问道:“云娘,你能不能借我一百两?”
她面带羞愧,说完便低着头,让人看不清楚她的神情。
赵娘子听到榕树边出了一个富户,几经打听才确定是沈青云。
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她难以置信,继而是惊喜。
如果沈青云能借钱给她,她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沈青云一顿,没说借不借,只是问道:“嫂子,怎么忽然开口借这么一大笔钱了。”
“我想换个房子,你也知道的,我被亲家骚扰得不行。换个房子会比现在好的很多。”赵娘子低头沉声说道。
“而且,许氏也是也快生了,家里实在周转不开。”
沈青云神情一暗,转头问道:“上次说让你回到襄城,考虑得如何。”
赵娘子摇头,她是不会回去襄城的。回去了之后,又碰上流民又怎么办呢?
她一家子经不起折腾了。
“我没有这么多,可以借给你二十两。”沈青云压下心底里的不悦,淡淡的说道。
早不借,晚不借,偏偏是今天她演了一出五百两的好戏就来上门。
沈青云很难说服自己,赵娘子不是看中这个来的。
其它人因为不熟,在经过沈青云说是贷款之后没理由开口。
但赵娘子不同,她和沈青云相熟啊,也有正当理由。
赵娘子自然也是听说了沈青云这五百两是贷款的,她不以为意。
什么货值的五百两,况且她又不是全借,只借一百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