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380集:渡口边的新船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弋江的水,到了秋末就显露出骨相来。往日里裹着绿意的浪头,此刻褪成了深褐,拍在渡口的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带着股子凉,沾在裤脚,风一吹就往骨头缝里钻。

老艄公陈满仓蹲在船头,正用块粗布擦那根磨得发亮的橹。橹杆上的木纹被岁月浸得发黑,握在手里,是比家里的老藤椅还熟悉的温度。他身后,新换的帆布篷正被风掀起个角,藏青的布面在阳光下泛着匀净的光——那是上周苏记商行的伙计送来的,说这帆布是西洋货,织得密,别说下雨,就是飘雪也渗不进去。

“陈爷,这新篷子就是不一样,昨儿那场雨,我坐您的船,裤脚都没湿!”码头上,挑着菜筐的王婶笑着打招呼,脚下的布鞋踩着水洼,溅起细小的水花。

陈满仓抬起头,脸上的皱纹挤成了沟壑,却笑得实在。他今年六十四,头发白了大半,却仍能单手把橹摇得稳当。“是料子好,比我那旧油布强。”他说着,目光扫过帆布篷下挂着的那块旧油布——灰扑扑的布面,边角卷着毛,中间补着块深灰色的补丁,补丁上的针脚歪歪扭扭,像极了他年轻时绣不好的鞋垫。

这油布,陪了他二十三年。

那年也是秋末,比现在还冷些。陈满仓刚接过父亲的橹,成了渡口的新艄公。那天傍晚,原本晴好的天突然变了脸,乌云压得低,风裹着雨点子就砸了下来。他正载着一船人往对岸去,其中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才三岁,发着烧,小脸通红,缩在妇人怀里直哭。

那时的船篷还是粗麻布的,雨一浇就透。陈满仓看着妇人把孩子护在怀里,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打湿,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起父亲留下的那块旧油布——原本是盖粮食的,粗厚,防水。他连夜把油布裁了,用粗麻绳绑在船篷下,第二天再开船时,油布垂下来,像道帘子,把风挡在了外面。

可那油布也没能撑过那场暴雨。三天后,又是一场急雨,风刮得猛,油布被吹得鼓起来,“哗啦”一声,中间裂了个碗大的洞。陈满仓当时正摇着橹,见雨往船里灌,赶紧腾出一只手,扯着油布的破口往两边拉,想把洞遮小点。可风太急,油布越扯越破,他的手也被粗糙的布面磨出了血。

“艄公,别管了,我们淋点雨没事!”船上的客人劝他。

陈满仓却没停。他记得父亲说过,撑船的人,要把客人的安危放在心里,比自己的命还重。他咬着牙,把油布的破口对齐,又从怀里摸出针线——那是他母亲缝补衣服时剩下的,他总揣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他就那么蹲在摇晃的船上,一手拽着油布,一手穿针引线,针脚歪了也顾不上,缝了整整五针,才把破洞补住。

那天晚上,他把油布卸下来,在灯下又补了一遍,用的是家里最好的粗线。母亲看着他手上的伤口,心疼得直掉眼泪,他却笑着说:“妈,没事,这油布补好了,以后客人就不怕风了。”

从那以后,这块油布就一直挂在船篷下。帆布篷换过三次,唯有这油布,破了补,补了破,陈满仓却从没舍得扔。

“陈爷,您这旧油布都破成这样了,还挂着干啥?新帆布篷不挡风吗?”小林子蹲在码头上,帮陈满仓整理缆绳。他是渡口附近的孩子,常来帮陈满仓搭把手,总想不通为什么陈满仓放着好好的新帆布不用,偏要留着块破油布。

陈满仓把橹靠在船舷上,伸手摸了摸油布上的补丁,手指抚过那些歪扭的针脚,像是在摸一段旧时光。“帆布篷是结实,挡雨行,可挡不住穿堂风。”他说,“你看,这油布垂下来,刚好能护住船的两侧,风从旁边刮过来,就被它挡回去了。尤其到了冬天,老人小孩坐船头,风一吹就容易着凉,有这油布在,就暖和多了。”

小林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没见过陈满仓说的穿堂风有多冷,也没见过客人在油布下取暖的样子,可他看着陈满仓的眼神,就知道这块油布对陈满仓有多重要。

这天下午,天阴得厉害,风也比往常大。陈满仓刚把船划到对岸,就看见岸边站着个老太太,手里拄着拐杖,怀里抱着个布包,正焦急地往江面上望。

“老人家,您要过江?”陈满仓把船停稳,伸出手想扶老太太上船。

老太太点点头,声音有些发颤:“是啊,我要去对岸看我孙子,他今天生日,我给他带了点鸡蛋。”她说着,指了指怀里的布包,布包上还绣着个小小的“福”字。

陈满仓扶着老太太上船,帮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又把油布往老太太那边拉了拉,让油布刚好挡住窗口的风。“老人家,您靠这边坐,风小。”

老太太感激地笑了笑:“谢谢你啊,艄公。我这身子骨不行了,一吹风就头疼,还是你想得周到。”

船开了,风从江面刮过来,拍在帆布篷上,发出“呼呼”的声响。老太太靠在油布旁,闭着眼睛,嘴角带着笑,像是一点都没感觉到风。陈满仓站在船头摇橹,看着老太太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他留着旧油布的原因,不是念旧,是想让每个坐他船的人,都能少受点罪,多份安心。

船到对岸时,雨开始下了,细密的雨丝被风吹得斜斜的,打在帆布篷上,发出“沙沙”的声音。陈满仓帮老太太拎着布包,把她送到岸边。

“艄公,你这船真好,又稳又暖和。”老太太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夸他一句。

陈满仓笑着摆摆手:“您慢走,下次过江还坐我的船。”

看着老太太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陈满仓才转身回到船上。雨越下越大,他把油布又往中间拉了拉,让它更好地挡住风。帆布篷虽然挡雨,可风还是会从缝隙里钻进来,有了油布,船里就暖和多了。

他蹲在船里,用粗布擦着油布上的雨水,擦到那块补丁时,动作格外轻。他想起父亲当年对他说的话:“满仓,撑船不是简单的力气活,是良心活。客人把命交给你,你就得对他们负责,哪怕是一点风,一点雨,都要替他们挡着。”

这么多年,他一直记着这句话。帆布篷换了新的,橹换了新的,连船板都换过几块,可唯独这块旧油布,他没舍得扔。因为他知道,这块油布上,不仅有他的汗水和心血,还有他对客人的一份责任,一份牵挂。

雨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陈满仓把船拴在码头上,收拾好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油布,看有没有被风吹破的地方。确认没问题后,他才拿起放在船头的饭盒——那是老伴给他准备的晚饭,还热着。

他坐在船头,就着江面上的夜色,慢慢吃着饭。风从江面吹过来,带着水的气息,却不觉得冷。因为他知道,明天一早,他还会把这块旧油布挂在帆布篷下,等着客人上船,用它为客人挡住风,挡住寒,让每个坐他船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温暖,一份安心。

青弋江的水还在流,渡口的船还在摇,那块旧油布,就像陈满仓的一颗心,在岁月里,默默守护着每一个过江的人,一年又一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