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九霄凌仙诀 > 第377章 访客云集·共生共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7章 访客云集·共生共行

绿洲的晨雾刚被朝阳驱散,溪边就传来阵阵热闹的交谈声 —— 十余名身着不同门派服饰的修士正围在木灵族长老身边,好奇地观察着溪水中游动的绿韵小鱼,小鱼吐出的绿韵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引得修士们纷纷发出惊叹。为首的青衣修士是来自东海蓬莱阁的弟子,手中还捧着本抄录的《共生录》,书页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长老,这小鱼真的能和植物沟通吗?” 青衣修士指着小鱼靠近溪边凝露花的模样,“刚才我好像看到它用尾巴碰了碰花瓣,花瓣就立刻朝着它的方向展开了,这也太神奇了!”

木灵族长老笑着点头,伸手从溪中舀起些水,水中的绿韵能量在他掌心凝成颗小水珠:“这绿韵小鱼是溪灵鱼与植物能量融合的新生命,” 他将水珠轻轻滴在凝露花上,花瓣瞬间绽放得更加鲜艳,“它们能感知植物的需求,还能传递水分和养分,是绿洲的‘水中使者’。你们若是想学,阿珠小友今日会在共生碑旁开设植物沟通课,正好可以去听听。”

话音未落,阿珠抱着小雏菊从竹屋方向跑来,星陨碎片在她掌心泛着绿光,沿途的作物纷纷向她倾斜,像是在打招呼。“长老爷爷,” 她跑到溪边,小雏菊的根须轻轻碰了碰绿韵小鱼,“小花说今天的凝露花露水特别甜,让我来邀请大家去喝呢!对了,竹灵族姐姐说抄录的《共生录》已经装订好了,放在竹屋的书架上,大家可以随时去取。”

青衣修士立刻跟着阿珠向竹屋走去,其他修士也纷纷跟上,只有名身着玄铁铠甲的修士留在原地,他是来自北境铁血门的弟子,手中握着柄厚重的铁剑,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作物,显然还不太适应绿洲的温和氛围。

楚瑶正好提着桶共生水路过,红绸轻轻缠上玄铁修士的手腕,将他引到田埂旁:“别总绷着脸,这里又没有黑暗生物,” 她指着火灵族战士用温和火能除草的场景,“你看那火灵族的小伙子,之前在混沌之渊可是能扛着岩浆冲锋的狠角色,现在不也在好好种地吗?放下你的铁剑,试试用灵力滋养作物,比舞刀弄枪舒服多了。”

玄铁修士半信半疑地放下铁剑,学着火灵族战士的模样,将灵力注入土壤。当他的灵力接触到作物根部时,突然感觉到股温和的反馈 —— 作物的根须轻轻缠绕住他的灵力,像是在表达感谢。“这……” 他眼中闪过丝惊讶,“我从未想过,灵力还能这样用,之前在北境,我们的灵力只用来战斗。”

林墨的雷光剑悬在田埂上空,蓝电化作细密的电流,帮助作物催熟:“这就是共生的意义啊,” 他笑着说,“每种力量都有多种用途,火能不仅能烧杀,还能滋养土壤;冰能不仅能冰封,还能凝结露水;你的玄铁灵力,说不定能帮作物抵御风沙呢!”

玄铁修士若有所思地握住铁剑,尝试着将灵力注入田边的防风林。奇迹般的一幕发生了:防风林的树干瞬间变得更加粗壮,枝叶也更加茂密,原本有些松散的林带,瞬间形成道坚固的屏障。火灵族首领看到这一幕,立刻走上前:“好本事!” 他拍了拍玄铁修士的肩膀,“绿洲的防风林正需要加固,以后你要是愿意,随时可以来帮忙!”

正午时分,共生碑旁已聚集了数十名访客,阿珠站在之前搭建的石台上,手中握着星陨碎片,小雏菊的根须在她周围织成道绿色的光网。“大家把手放在光网上,” 她笑着说,“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听到植物的声音。比如这株共生草,它现在在说‘今天的阳光很舒服,希望能多喝点水’。”

访客们纷纷将手放在光网上,当他们感受到植物的意识时,脸上都露出了震撼的表情。名来自西域梵音寺的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他的声音带着感慨,“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奇妙的沟通方式,以前我们只知诵经祈福,却不知万物皆有灵,这趟绿洲之行,真是受益匪浅。”

就在众人沉浸在与植物沟通的喜悦中时,溪边突然传来阵骚动 —— 名蓬莱阁的修士不小心将玄铁剑掉进溪中,剑身上的铁锈瞬间污染了片水域,绿韵小鱼纷纷避开,周围的凝露花也开始微微枯萎。

“不好!” 木灵族长老立刻跑向溪边,却发现阿珠已经先一步赶到。她将小雏菊放在污染的水域旁,根须迅速扎入水中,金色花粉在水面上织成道绿色的净化网,铁锈在净化网的作用下渐渐沉淀,水域很快恢复了清澈,绿韵小鱼和凝露花也重新焕发生机。

“以后可不能把铁剑随便扔进溪里哦,” 阿珠笑着对蓬莱阁修士说,“溪水是绿洲的生命之源,里面的植物和小鱼都很脆弱,需要我们好好保护。不过没关系,小花已经净化干净了,以后我们一起注意就好。”

蓬莱阁修士满脸愧疚地捡起铁剑,对着阿珠深深鞠躬:“多谢小友帮忙,我以后定会多加注意,绝不再破坏绿洲的环境。”

夕阳西下时,访客们纷纷加入了四族的晚餐。火灵族烤了香喷喷的烤肉和玉禾饼,木灵族熬了灵鱼汤和凝露花粥,竹灵族用竹藤编织了小礼物送给每位访客,冰灵族则用冰刃雕刻了精致的冰雕,将食物冰镇得恰到好处。

青衣修士捧着碗灵鱼汤,坐在秦逸身边:“秦逸前辈,” 他小声说,“我想留在绿洲学习,等学会了共生理念,再回蓬莱阁教给其他弟子,让东海也能变成像绿洲一样的地方。”

其他访客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想法,有的想学习植物沟通术,有的想学习四族能量融合的方法,还有的想将绿洲的作物种子带回自己的门派,尝试种植。

秦逸望着眼前的景象,握紧手中的盟主令:“欢迎大家留下,” 他的声音在篝火旁格外清晰,“绿洲的大门永远为愿意追求和平与共生的人敞开。我们可以一起搭建新的竹屋,开垦新的田地,让共生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再传播到天下的每个角落。”

阿珠抱着小雏菊坐在篝火中央,根须在地面上织成道巨大的绿韵光带,将所有访客和四族族人都笼罩其中。光带中,浮现出绿洲未来的景象:更多的竹屋,更广阔的田地,访客们与四族族人一起劳作、学习、欢笑,绿韵小鱼在溪中畅游,熔岩幼兽在田埂旁奔跑,共生碑周围的植物长得更加茂盛,《共生录》的光芒在碑下闪耀。

“小花说,” 阿珠的声音带着憧憬,“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绿洲,这里会变成天下最热闹、最和平的地方,再也没有战争和黑暗。”

夜色渐深,访客们渐渐睡去,四族族人和留下的访客一起,在竹屋旁搭建了新的帐篷。秦逸、楚瑶、林墨、秦雪和阿珠坐在共生碑旁,望着天际的星辰,听着溪边的流水声和作物生长的细微声响。

“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人忘记我们的故事?” 阿珠靠在秦逸肩头,小声问。

秦逸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目光扫过周围熟睡的人们,以及远处正在生长的作物:“不会的,” 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只要《共生录》还在,只要绿洲还在,只要还有人相信共生的理念,我们的故事就永远不会被忘记。而且,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看着绿洲越来越好,看着共生理念传遍天下。”

楚瑶的红绸缠上众人的手腕,将他们的手紧紧连在一起;林墨的雷光剑在一旁闪烁,蓝电与共生碑的青光交织成美丽的光带;秦雪望着熟睡的访客,眼中满是希望。

星辰在天际闪烁,绿洲的植物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唱着首关于接纳、融合与希望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