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343章 神机火药局(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嘉靖三十二年腊月二十的清晨,靖海伯府的寝室内,一缕天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切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陈恪缓缓睁开眼,第一反应是看向枕边人。

常乐蜷缩在锦被里,粉白的脸颊压出一道红印,散落的青丝间能看见她微微蹙起的眉头。

她的腹部已经隆起明显的弧度,像揣了个小西瓜。

陈恪的目光在那处停留片刻,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他小心翼翼地掀开锦被,屏住呼吸,像拆解一枚精巧的机关般,一点一点将自己的手臂从常乐颈下抽出。

他的动作缓慢得如同蜗牛爬行,每一寸移动都伴随着心跳的加速。

但脚刚沾地,床板就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嗯......\"常乐在梦中咕哝一声,睫毛颤了颤。

陈恪瞬间僵住,连呼吸都屏住了。

他保持着单脚着地的滑稽姿势,活像只被施了定身法的鹤。

直到常乐的呼吸重新变得均匀,他才继续动作,以慢得令人发指的速度将另一只脚挪下床。

\"呼——\"陈恪长舒一口气,正要起身,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恪哥哥这是演哪出?偷香窃玉的采花贼?\"

陈恪回头,只见常乐已经支着身子坐起来,眼中哪有半分睡意?分明是早就醒了在装睡。

晨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衬得那张小脸愈发娇俏。

\"吵醒你了?\"陈恪懊恼地挠头,\"我明明...\"

\"你明明像只偷油的老鼠。\"常乐撇嘴,突然扶着腰\"嘶\"了一声,\"这小混蛋又踢我...\"

陈恪一个箭步冲回床边,手忙脚乱地往常乐腰后塞软枕:\"垫高点会不会好受些?要不要喝热水?我让厨房熬姜汤?太医说孕中不宜用冰,但若是燥热...\"

常乐被他一连串的问题逗笑了,珍珠般的贝齿咬着下唇:\"靖海伯大人平日里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怎么到妾身这儿就变结巴了?\"

陈恪耳根发热,正要反驳,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三个嬷嬷鱼贯而入,领头的张嬷嬷手里还端着热气腾腾的安胎药。

\"哎哟我的姑爷!\"张嬷嬷一把将陈恪挤开,\"夫人有孕在身,您这毛手毛脚的...\"她熟练地扶起常乐,在她腰后垫了个绣着如意纹的靠枕,\"老奴熬了当归鸡汤,最是养胎。\"

陈恪站在一旁,像个多余的门神。

他看着嬷嬷们行云流水地伺候常乐漱口、更衣、喝药,突然觉得自己还不如那碗鸡汤有用。

知乎收藏夹《明代孕妇护理指南》自动翻开:【当你的妻子被专业月嫂包围时,请记住——最好的关爱就是别添乱】。

\"我今日要去火药局。\"陈恪凑到常乐耳边低语,\"午时前回来陪你用膳。\"

常乐眼睛一亮,随即又板起脸:\"火药局落成?不是说后日么?\"她突然揪住陈恪的衣袖,\"是不是严世蕃又使绊子了?\"

陈恪失笑,捏了捏她鼓起的腮帮子:\"夫人多虑了。是小阁老...呃,主动提前完工的。\"他想起严世蕃那副吃了苍蝇般的表情,嘴角不由上扬,\"大概是怕我再去工部衙门'做客'。\"

常乐轻哼一声,珍珠耳坠随着她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算他识相。\"她突然想起什么,拽着陈恪的袖子不放,\"阿大呢?让他跟着你去。\"

陈恪的笑容僵在脸上:\"不用了吧?光天化日的...\"

\"陈!子!恒!\"常乐一字一顿,眼中燃起两簇小火苗。

\"我去换衣服。\"陈恪落荒而逃,身后传来常乐银铃般的笑声和张嬷嬷的唠叨:\"夫人可不能这么闹,小心动了胎气...\"

偏房里,陈恪套上御赐的蟒袍,金线刺绣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他正系玉带,铜镜里突然冒出阿大那张黝黑的脸。

\"姑爷。\"阿大抱着刀,古铜色的脸上写满无奈,\"您就别为难小的了。夫人说了,要是再让您单独出门,就把我发配去扫马厩。\"

陈恪从镜中瞪他:\"你是我的人还是夫人的人?\"

阿大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容:\"您别忘了,我跟了夫人快二十年了...\"

陈恪无奈摇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类似对话。

自从太仓银库案后,常乐对他的安全近乎偏执地紧张。

穿过三重院落时,陈恪注意到府中下人已经忙碌起来。

几个粗使丫鬟正在扫雪,见他经过连忙跪地行礼;厨房方向飘来蒸糕的甜香;马夫老赵正在给那匹御赐白马梳毛,动作轻柔得像在伺候祖宗。

陈恪利落的翻身上马:\"走吧,今日火药局落成,事情多着呢。\"

阿大连忙牵过自己的马,嘴里嘟囔着:\"姑爷,您说您堂堂靖海伯,出门就带我一个护卫,夫人知道了又该骂我...\"

\"那你别告诉她就是了。\"陈恪一夹马腹,枣红马小跑起来,\"再说了,锦衣卫不是一直在暗中跟着吗?\"

阿大闻言一惊,四下张望:\"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

陈恪笑而不答,策马向前。

他虽看不见那些暗卫,但这几年的官场沉浮养成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视线中。

这也是嘉靖对他的保护——或者说,监控。

穿过正阳门大街时,陈恪刻意放慢速度。

晨雾中的京城渐渐苏醒,早点摊升起袅袅炊烟,茶楼伙计正卸下门板,几个孩童在街角追逐打闹。

这种市井气息让陈恪恍然回到三年前——那时他还是个刚中状文的愣头青,可以随意逛集市吃路边摊,不必担心暗箭难防。

很快来到京营西侧。

远处,一座崭新的建筑群矗立在雪地中,红绸迎风招展,像刚过门的新娘子。

\"这严世蕃...\"陈恪眯起眼睛,\"红绸子挂得比青楼开张还喜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上那块簇新的匾额——\"神机火药局\"五个鎏金大字,正是嘉靖亲笔所题。

陈恪勒马驻足,望着这座按他现代理念设计的建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四个方形区域中间阡陌交错,将生产、储存、试验、办公严格分离,最大限度降低了爆炸风险。

陈恪翻身下马,他整了整衣冠,大步流星地走向火药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