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一家在华夏其乐融融。
老魔头卡尔?拉格斐不得不应付如狼似虎的记者。
他在香奈儿的工作室接受了《wwd》的独家采访,谈及叶辰当爹的消息,这位以“毒舌”“高冷”着称的时尚大帝,罕见地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了。”卡尔靠在沙发上,手指夹着雪茄,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小王子曾在设计今年秋冬系列时,跟我聊起“想做一件很柔软的大衣,像抱着婴儿的感觉,现在想来,那时候他就已经把对孩子的期待放进设计里了。
小王子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我们都很满意他的作品,以前他的设计里有‘锐气’,但少了点‘温度’,现在有了宝宝,他的设计会比之前更有灵魂,因为他懂得了‘爱’是什么。”
“小王子的家庭会影响工作吗?”。
卡尔拉格斐摇了摇头,眼神笃定道:“不会。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家庭而削弱事业,反而会因为家庭而变得更有动力。
小鬼以前像是孤勇者,现在他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
他会为了孩子,变得更优秀。
我已经在期待他明年的大秀了,说不定会有童话元素的设计,那一定很有趣。”
最后,老魔头卡尔拉格斐还笑着补充:“等小王子带小家伙来巴黎,我还可以提前给他设计一套小西装,让他成为时尚圈最小的‘潮童’。”
安娜·温图尔在《Vogue》美国版的“主编寄语”中,专门用一段话谈及叶辰:
“当我听到小王子成为父亲的消息时,我并不惊讶,反而觉得这很Ye。
我认识他三年了,从他第一次带着设计稿出现在香奈儿,到他在巴黎时装周谢幕时的从容,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设计师,更是一个懂得‘平衡’的年轻人。
他能在时尚圈的浮华里保持清醒,也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忘记拥抱生活。
有人问我,21岁当父亲会不会太早?
我想说,‘早’与‘晚’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是否做好了准备。
小王子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忘记根,也没有因为成为设计师而失去普通人的温情。
这正是时尚圈需要的品质。
我们追求美,追求创意,但最终,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爱。
我和卡尔一样,期待看到小王子作为父亲的新状态,也期待他明年的大秀。
我相信,一个懂得爱的设计师,能设计出更打动人心的作品。最后,我想说:恭喜你,欢迎加入‘父亲’这个最美好的俱乐部。”
大魔王安娜的寄语发布后,迅速被全球时尚媒体转载。有记者评论:“安娜很少在主编寄语中提及年轻设计师的私生活,这次为叶辰破例,足以见得她和小王子叶辰的友谊——不仅认可他的才华,更认可他的勇敢。”
......
这边。
徐薇儿生娃之后很快进入了产后恢复工作的状态。
中医师、营养师、康复师等随时待命。
产后1-7天以鲫鱼豆腐汤等清淡饮食促恶露排出。
8-14天增加红枣、猪肝补血;15天后强化优质蛋白。
22天后通过山茶油、姜等温补食材巩固体质。
期间通过中医按摩手法推脂塑形,结合每周两次体操和游泳。
这种“一人多护”的模式米雪看着都忍不住感慨,自己生叶辰的时候那叫一个痛字了得......
...
“大姐,薇儿也挺厉害的,顺产后居然这么快就能蹦哒了,一点也不像刚生完孩子的人。”
林婉莹点头。
“对啊,我生孩子的时候可没这么轻松。”
“喵~”
奥利奥抬头望了望继续睡觉。
“唉,你儿子呢?怎么不见了?”
“去苏洲了,说什么要和姚女士合作拍一期关于苏绣的纪录片?对。就是拍纪录片。”
米雪肯定道。
...
这次来苏洲,叶辰只带了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其他人一个没带。
伊莎贝尔带着团队和扎哈?哈迪德女士处理大秀的事情。
...
苏洲平江路深处的“建萍绣坊”飘着桂花香。
初秋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落在红木绷架上,姚女士指尖捏着的桑蚕丝线泛着浅金光泽。
她刚把将苏电视台的纪录片团队迎进门,转身就看见巷口走来个穿黑色西装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木长盒,脚步轻得像怕惊动线架上挂着的丝线。
“小王子,难得你回一趟华夏...刚回来就整这么大一新闻,恭喜你当爸爸了,这是送你的礼物。”
姚建萍迎上去后笑着打趣。
叶辰也把礼物送给了姚女士。
“巧了,这是给您带的礼物,我亲自绣的——《春雨江南》。”
姚建萍没有推脱,笑着接过叶辰手里的东西回道:“谢谢小王子,进来坐吧,负责拍纪录片的团队也到了。”
“好,您先请。”
......
纪录片导演张导将摄像机镜头悄悄对准两人。
姚女士鬓角有几丝白发,却透着股利落的精气神,她的绣坊里摆着七八个绷架,最显眼的是幅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汴河上的船帆用了“盘金绣”,金线压得匀实。
叶辰则透着股与21岁年龄不符的稳,手指修长,指腹有层薄茧——那是劈线、运针磨出来的,苏绣行里有句话,“茧厚一分,针稳十分”,叶辰的茧子,非常薄。
但是叶辰的苏绣技术和姚女士不相上下,天赋怪名副其实。
“先看场地吧。”
苏绣皇后姚建萍引着众人往里走,转过屏风是间朝南的绣房,两面墙的线架上挂着上千种丝线,按色谱从浅粉到墨黑排得整齐。
面对着镜头她开始讲解。
“苏绣讲究‘色有千变,线无粗细’,你看这桑蚕丝线,最细能劈到四十八丝,比头发丝还细。
2011年不比从前了,我们有了恒温恒湿的绣房,可老规矩不能丢——手汗多的时候得擦滑石粉,绣脆弱的地方得屏气,不然丝线容易断。”
“其他人出去,只留摄影师。跟上!”
张导的声音急促。
纪录片还没开始就已经让他肾上腺素狂飙。
艺术,真正的艺术!
...
叶辰走到线架前,随手抽出一根宝蓝色丝线,对着光轻轻一捻,丝线立刻分成八丝,再捻,又成十六丝。
“姚女士,您这丝线是湖州产的吧?”
指尖捏着丝头继续道:“湖州的桑蚕丝含胶量低,劈线时不容易打结,我觉得您如果要绣《百鸟朝凤》的雀羽,用这种线最好。”
姚建萍眼里闪过赞许:“确实是湖州老字号‘辑里丝’的线。小王子真厉害,现在年轻绣娘里,能凭手感辨出丝线产地的,十不存一。”
她走到一个绷架前,上面绷着块素色真丝底料。
“纪录片的开头是介绍苏绣的历史......
接下来的镜头,是拍我们各自绣一朵荷花...
你用沈女士的‘虚实针’,我用‘乱针绣’,让观众看看苏绣的两种魂魄。
我之前给你说过的,方案改了一下,需不需要缓一缓再准备一下。”
“不用,直接开始吧,我喜欢速战速决。”
张导连忙道:“我这里随时待命。”
......
绣房里的钟表刚过半小时。
叶辰已经坐在绷架前了。
先把底料绷得松紧适宜。
苏绣绷架讲究“紧如鼓面,平如镜面”,接着用木楔子一点点调整,指尖敲在红木上,声音轻而准。
然后从漆盒里取出银针,针鼻比普通绣花针小一圈,两年前花了大价钱订制的沈氏针,针身镀了层铬,不易生锈。
姚女士那边同样坐好。
“开始!”张导的声音刚落。
叶辰的针就扎进了底料。
用得针神沈寿《雪宧绣谱》里记载的“虚实针”——针脚长短交错,疏处留空,密处积色,像是把水墨晕染的效果绣在了丝面上。
叶辰的手极稳,针穿过丝线时几乎没有声响,只有偶尔抬手时,腕间的衣服轻轻碰了下绷架。
姚女士这边的“乱针绣”丝线纵横交错,却不乱章法,粉色和白色的丝线叠在一起,像是阳光照在花瓣上的光斑。
安妮莱博维茨拿着相机,一点也不敢发出声音。
在苏绣时不能说话这是常识。
叶辰和姚女士全神贯注的状态让众人屏息凌神,生怕制造噪音打扰到两人。
...
“好了。”
叶辰和姚女士几乎同一时间完成。
虽然绣的都是荷花,但是大家都能用肉眼看的出来差异。
虚实针如婉约词,以含蓄细腻见长。
乱针绣似豪放曲,凭张力层次取胜。
两种针法在荷花绣制中的差异,本质上是传统工笔美学与现代绘画语言的分野。
“精彩,小王子,姚女士,我相信将苏电视台会因为苏绣纪录片爆火的!”
苏绣可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之一,让它发光发热也是叶辰无愧与沈寿传人的身份。
“张导,《指尖—风华》的配音我觉得可以像这样......”
“带有磁性...嗯,那我找一下戏剧学院播音系毕业的同学试一试。”
叶辰点头喝了口水靠近看照片的安妮?莱博维茨。
“安妮女士,拍的怎么样,我看看。”
“小王子,你们认真的样子,非常出片。”
“哦~是吗?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