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穿越曹操 > 第144章 蔡瑁的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嘉说的也正是徐庶在信里明确给刘彻提出的一种猜想。

假如刘表投降,荆州瞬间进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那么孙策就能轻易攻破长沙,进而控制荆南四郡。

而刘彻最多也只能实际获得南郡、江陵的控制权。

到那时两家地盘全面接壤,中间再没有任何缓冲区。

两家之间的争夺恐怕会提前上演。

这对于刘彻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唯有让刘备先接管部分荆州,挡在自己和孙策之间,这样才不至于打破现在的平衡。

按照徐庶的谋划,刘备接手荆州的时候,也是刘表被自己生擒的时候。

等于说只给孙策留了长沙、桂阳两郡。

他要再想扩张,就得直接从刘备手里抢。

自己仍然掌握主动权,不至于没有选择的余地。

毕竟西边还有个马腾在呢,自己绝对不能让马腾独自掌控益州。

解决了荆州问题后,自己还要“帮”着马腾一起讨伐刘璋呢。

在这期间,最好是不要和孙策开战,以免双线作战自己顾不过来。

……

“什么?曹孟德不答应?”

几天后的荆州,蔡瑁等人已经见到了无功而返的傅巽。

“你快详细说说和曹孟德见面的情况。”

蔡瑁看着一脸委屈的傅巽,也不好直接责怪他办事不利。

“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他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接着傅巽把见面的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唉!”

听完整个过程后,蔡瑁也是愁眉不展。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和傅巽没关系。

完全是曹操预先已经有了想法,早就定下了如何应对荆州局势。

“德珪,看来这次荆州的兴衰全靠咱们自己了。”

蒯良也从傅巽的话中听出了曹操的意思。

提前投降这事怕是没有可行性了。

目前的局势,要是想投降的话,能选择的有三家。

交州士燮、江东孙策、豫州曹操。

士燮一个边缘地方的土财主,向他投降未免太过掉价。

孙策和刘表有杀父之仇,而且多年来一直和荆州死战。

投降孙策别说刘表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在座的各位也未必有好果子吃。

唯独曹操和荆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身份也绝对够硬。

最主要的是,荆州好些官员都是出自颍川,蔡瑁和曹操还是好友。

投降曹操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偏偏这个最好也最有可能成功的选择,却不买账。

虽说没有明确拒绝,但也没明确答应。

这就让大家很难办了。

“看来曹操还是有自己利益上的考虑的。”

蒯越见众人一筹莫展,当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和孙策都是目前比较强大的诸侯。

别看他俩现在亲密无间,还一起汇猎荆州。

一旦利益直接冲突,他俩必然互相翻脸。

这对曹操是不利的,毕中原地区四面临敌。

他不敢随意和强大的诸侯开战。”

“嗯,确实,咱们荆州就是曹操和孙策的共同利益。

只要荆州还在别人手里,他俩就能保持合作关系。

咱们一旦投降,孙策必然趁机夺取荆南四郡,甚至都能和曹操抢一抢江陵。

到最后,他俩一南一北,完全接壤,这平衡自然就被打破。”

“所以不表态就是最好的表态咯?”

蔡瑁听着蒯越、蒯良的分析,心里也逐渐明白过来了。

说到底,哪有什么朋友交情,大家都在权衡利弊罢了。

就连自己这些荆州士族打算扶植谁、追随谁,不也都是处于利益的考量吗?

“为今之计,只能死守荆州,尽量拖延时间。

就看会不会有什么变数了。”

蔡瑁看清现实之后,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反正荆州兵精粮足,只要自己愿意帮着刘表守,那就不会轻易被别人攻破。

既然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讲情面,那就让他们都难受。

到最后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我同意德珪的建议。”

蒯良、蒯越两人都觉得蔡瑁说得不错。

“既然你们两家都发话了,那我们这些小家族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一切由你们做主。”

剩下家族也都决定死守荆州。

“哦对了,庞德公前些天过来探我的口风,问起如何应对荆州当前局势。

当时咱们还没做决定,我就没有明确答复他。

今天咱们这边既然已经有了头绪,还是应该派人去知会一声。”

“德珪说的不错,我听说他有个侄子,也是有大才的人。

好像叫庞统,还跟司马徽学过一段时间。

不如趁此机会,让庞统到咱们这,帮着一起守卫荆州。”

蒯良一边附和蔡瑁,一边提出了招贤纳士的想法。

“子柔所言极是,听说那庞统道号凤雏,号称可比古之圣贤。

既然咱们决定要死守荆州,这样的人才必须要招致麾下。

都是荆州大族,我想庞德公应该不会不给面子。”

“那就麻烦子柔、异度你们两兄弟跑一趟吧。

这样显得正式一点。”

“这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咱们得及时把情况告诉主公。

不能让主公在对咱们抱有戒心了。

否则没有主公坐镇,好多事情都没法展开。”

蔡瑁点点头,表示赞同蒯家兄弟的看法。

虽说荆州兵马钱粮这些士族们控制了大半,但毕竟这些明面上都是公家的东西。

行军打仗、军饷粮草调度这些,还是得有州牧的批文才能更加方便行事。

现在又不是要造反或是裹胁刘表投降,当然没必要越过刘表去调兵遣将。

“咱们现在决定死守荆州是不错,但现在荆州可是三面临敌啊。

咱们手下能用的大将就那么几个,黄祖、吴巨还都被调到了朝廷。

这三处应该分别让谁去守呢?”

说道配合刘表死守荆州的话题,肯定绕不开调兵遣将的事。

荆州士族大多是文臣,可靠的武将也就文聘、张允等寥寥数人。

“这个不急,咱们大本营就在南郡,守好南郡就行。

其它的就让刘表自己看着办吧!”

……

“哼,他们以为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岂不知我早就有了防备。

现在左右逢源不成,反倒想起还有我这个主公了?”

此时的刘表已经通过伊籍得知了傅巽前往许都的事。

“机伯,你说当今天下,能信任的人还有谁?”

伊籍看着刘表浑浊但锐利的眼神,不由得低下了头。

说实话,伊籍本来属于中立派。

既不过多参与荆州权利之争,也不表态继承者之争。

本想就这么平庸地在荆州过完一生。

直到刘备来投奔刘表,一番接触之下。

伊籍发现刘备不但仁义道德,还胸怀大志。

如果让刘备成为荆州之主,肯定要比刘表好很多。

别看他现在在为刘表办事,但他的心早就到了刘备那。

只不过时机不成熟,刘表也没有昏庸到分不清好坏的地步。

见刘表这么问,伊籍多少也看出点东西。

怕是刘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对于荆州的未来也有了想法。

只不过身边没有几个可以倾诉的人罢了。

“回主公,您是要听实话还是漂亮话?”

“这还用问?这里就咱们俩,话出你口入我耳,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若荆州难以维系,在下认为,皇叔刘备可托付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