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穿越曹操 > 第149章 常山赵子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沙可调动的五万水军、三万陆军被关羽、赵云、苏飞分成了三份。

四万水军死守洞庭湖水路,关羽带领一万水军和两万五千陆军连夜赶往南边武功山出口。

赵云则是率领剩余的五千陆军在临湘以东防止阳新方向有敌军偷袭。

根据得到的情报,关羽、苏飞人很自然地把重点放在了水路和南边。

赵云担心孙策使诈,苦劝许久,才勉强让二人挤出来五千士兵,由他带着去防守阳新、连云山方向。

分别之后,苏飞留下万余水军将强临湘城防,剩余水军带着大部分战船一股脑都驻扎进了洞庭湖水寨。

关羽带着副将傅肜、廖化沿湘江一路南下,向酃县赶去。

赵云带着副将冯习、张南,三人谨慎慢行,向连云山靠近。

“休元、文进,你们二位都是出身荆州本地大族。

想来对荆州地形应该十分熟悉吧?”

路上,赵云看着不远处依稀可见的山峦,平静地说道:

“假如让你们这样熟悉地形的人来指挥战斗,你们觉得从哪攻破长沙最容易?”

冯习、张南包括关羽副将廖化、傅肜,这几人都是南郡那一片的士族门第出身。

这时候都是二十左右的年纪。

刘备刚投奔刘表的时候,就曾经在刘表的允许下多次扩军。

这几人也是在那几次扩军时,刘备等人从众多年轻人里选拔出来的良才。

为了让这些新生代将领能多多历练,刘备特意把他们四人派到关羽、赵云麾下做副将。

同时还能为关羽、赵云充当向导、调剂和长沙守将的关系。

两人见赵云发问,都很认真地思考起来。

毕竟这是主公麾下顶尖大将赵云,一路跟着主公从河北杀到荆州的。

能在他面前表现一下,那是十分有面子的。

“将军,我认为除了水路,其实也就剩下连云山、武功山这两条路。

不算桂阳境内的出口的话,咱们只要守好这两条路,就可保证长沙安全。”

“休元说得不错,只不过我有要补充的地方。”

张南先是肯定了冯习的说法,然后继续道:

“要我是孙策的话,多半会选择从连云山攻打临湘。

这条路虽说难走,但他离临湘近啊!

假如能从这打开突破口,直接拿下长沙郡治所在,不必舍近求远在南边武功山绕路强多了?”

“嗯,有道理。”

赵云听到这两人的分析后,心里大受震撼。

不是因为他俩回答得多巧妙。

而是之前自己隐约担心的事情,被他俩具体的说了出来。

“唉!前几天议事的时候你们俩要是在场就好了……”

赵云感叹一声后,便陷入了沉思。

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孙策最少有一路是主力大军。

关羽和苏飞的判断太过流于表面,并没有去深想这路主力会选择哪一条进攻路线。

水路那边虽说挺热闹,但直到分兵的那天,也没见孙策露面。

南边敌军的行动是挺频繁。

但很多情况都是通过民间传闻推断出来的。

包括士燮已经掌控苍梧这条。

他们三人不是不知道派人去找刘磐核实,而是时间紧迫来不及。

也不是不能去襄阳请求援军,只是一来一回加上曹操那边还在虎视眈眈。

即使去求援军也未必能求来,求来了也不一定能赶得上长沙大战。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他们仨必须根据判断去赌。

赌自己能守对地方。

不过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云认为,他们应该是赌错了。

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

孙策只不过是简单地玩了一招障眼法。

用他最出名的水军和那再俗套不过的虚张声势、散播谣言掩盖了自己主攻的方向。

“将军,看您脸色,莫非末将刚才无意中说着了?”

张南见赵云脸色阴晴不定,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担心之下,这才壮着胆子打断了赵云的思绪。

“恐怕是这样。”

赵云深吸一口气,不敢把话说得太详细。

“那……那咱们这五千人能堵得住连云山的缺口吗?”

冯习见赵云没有否认,瞬间就不淡定了。

“守不住也得守,以孙策的兵力,别说主攻一个地方了,即使他想三路都是主攻,咱们总兵力都不一定能占到任何一路的便宜。”

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山谷入口,赵云问道:

“据你们二人所知,前方的山谷是不是出连云山的必经之路?”

现在事已至此,再回头重新布置兵力或者想关羽、苏飞请求援军已经来不及了。

赵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前埋伏,以逸待劳,争取多拖几天。

待到关羽或者苏飞和敌人交战之后,自然会发现中计。

到那时他俩肯定会派人过来支援。

“回将军,这要看孙策是怎么想的了。

前边这出口是连云山和南边的九岭山之间的山谷。

前半段山路崎岖难行,只有出口附近有一段相对平坦的大峡谷。

在向北走一段,还有一处是北边的幕阜山和连云山之间的山谷。

那里前边是修水、后边是相对平坦的山路,更适合大军行动。”

赵云顺着张南的意思,抬眼向北边望去,果然隐约看见那边似乎还有出口。

“按照你的意思,如果孙策真的主攻这里。

那他应该选择大军容易行动还能隐蔽的路径。

附和这两点的,应该是北边那条山谷。”

“将军,您说的是那个理。

但这么多军队潜藏在山里,咱们的斥候怎么能一点没发觉呢?

除非他们没打算提前落位,只等咱们完全上当以后再急行军。”

冯习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云根据两人的猜测,再加上自己的判断,也认为孙策从北边进攻的可能性大。

“不如这样。”

赵云指了指前边的山谷。

“你们俩选一个人出来,带上五百士兵,沿着前边的山谷往东。

一路尽量分散隐蔽,沿途探一探有没有大军行动的痕迹。

直到在山顶能看见北边的修水,你们就返回,到北边谷口找我汇报。”

“那要是和敌人遭遇了呢?”

“分散跑,但别往我那边跑,要往酃县或者洞庭湖方向跑。

只要一定时间不见你们来找我,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剩下的都交给我,你们只管把消息散出去就行。”

商量过后,张南自告奋勇,领了五百士兵悄悄摸进了前边的山谷里。

赵云、冯习两人则是率领剩余四千五百人,加速行军向北边的山谷赶去。

刚到北边山谷,还不等赵云派人探查地形,忽然道旁的山林中杀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

领头的将领三十多岁,满脸的络腮胡,手里提着一柄铁戟。

那将领见到赵云,一脸的不屑,伸手指着赵云问道:

“看你旗号、衣甲和荆州的不一样,难道你是刘备的人?”

“父亲管他是刘表还是刘备的人,反正都是敌人。

不必听他聒噪,看孩儿将他斩于马下!”

赵云还没答话,那大将身后转出一员小将,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

跟父亲打声招呼后,就举着兵器拍马杀向赵云。

“呵呵,这么年轻就来送死吗?”

赵云伸手拦住欲上前迎敌的冯习,打马向前几步,淡淡道:

“我乃常山赵子龙,不杀无名之辈,来将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