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穿越曹操 > 第152章 三路出击,直扑新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三路出击,直扑新野

“孙策这小子,行动够快的。”

刘彻看着前方最新的战报,不由感慨道:

“看来这小子野心确实不小啊。

刚拿下江东,就迫不及待地攻略荆州。

日后恐怕也是咱们的一大敌人啊!”

郭嘉点头道:

“行动迅速是不错,但刘备手下的关羽、赵云也不是白给的。

我估计想要拿下长沙,孙策还得费些心思。”

“主公,孙策那边已经动起来了。

咱们是不是也?”

一旁的程昱适时的提醒了一句。

“嗯,仲德说得不错,就算孙策拿长沙不容易,咱们也不能落后了。

可用的兵马已经调动到位,就差任命主将、军师,然后兵出新野了。

这一仗,各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

刘彻对于这次汇猎荆州,兴趣不是特别大。

一是刘表和袁绍不是一个档次的敌人,还用不着让刘彻那么重视。

再一个刘彻也不想天天御驾亲征,累不说,还不利于培养手下。

因此这次汇猎荆州,刘彻准备让一员大将带着几个谋士去。

就当锻炼手下人的能力了。

毕竟在刘彻的眼里,一统天下并不是终点。

上一世的丝绸之路所到之处、北边草原、戈壁、南边的山野丛林,甚至海外的岛屿这些地方,都是他还未真正踏足的未知领域。

上一世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这一世必须都尝试一下。

自己有一位后代说得好,“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中原十三州怎么能是大汉的终点呢?

为了这个目标,他必须多多发掘、培养可以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到时候,随意派出去一个,就能为大汉开疆拓土。

直到“普天之下皆为汉土”为止。

这才是自己这一世应该追求的目标!

“丞相,在下以为,曹仁将军英勇善战,熟读兵法。

可以当作这次南征的主将。”

刘彻的思绪被陛下举荐的相府主簿杨修给打断了。

“哦?德祖你可不要说漂亮话,打仗的事可不是儿戏。”

刘彻听到杨修举荐曹仁,心里是高兴的。

毕竟那是自家的良才。

有亲情羁绊,不管放出去多远,他都百分百放心。

虽说其他比如张辽、于禁他们也都值得信赖。

但毕竟还是外人,离得太远,时间太长之后,他们能不能保持初心谁也不敢保证。

自己又不像曹操本人,喜欢拿人家的家眷当人质。

刘彻希望的是这些自己看重的人才,都能在不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

同时,这些人还不能只忠于自己,忠于汉室也是必要条件。

要求是苛刻了点,但刘彻觉得,附合这些条件的大才,普天之下还是不少的。

比如现在还把自己当作敌人的刘备,还有已经心服口服的袁绍。

之所他总是严令生擒刘备、袁绍,就是因为有朝一日误会解除,他们这种人可以成为开疆拓土的合适人选。

“丞相,杨主簿说的倒是没问题。

但曹仁将军毕竟身兼数职,假如他离开您身边,一时半会找谁来代替他呢?

不如把这次南征的重任交给夏侯渊将军。

他善于突袭,也深知行军打仗的精髓。

关键是,他最近总是在后方督运粮草,是时候给他一个外战建功的机会了。”

荀彧仍然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建议也比较公平务实。

夏侯渊和曹操几乎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而且行军打仗、处理后勤政务也都不差。

早年再没有张辽等人加入之前,也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大将。

眼看比夏侯渊晚来的好多大将都在各种战斗中证明过自己。

夏侯渊还一直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荀彧害怕外姓将领功劳太大,和曹操宗室将领只见平衡被打破。

于是就提出了让夏侯渊领兵。

至于曹仁,他刚在袁绍强攻延津的战役中大展拳脚,不缺功劳。

同时他最近正代替去寻找刘民的史涣统领亲卫。

一时半会也不方便出战。

“要这么说的话,为何不让夏侯惇将军去呢?

若说劳苦功高,需要大战建功的话,我认为夏侯惇将军更适合!”

此时杨修见荀彧有不同意见,当即站出来反对。

刘彻本来还在考虑让谁去的事。

但听到杨修这么说,他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嘶~”

疑惑地大吸一口气后,刘彻眼神不由地瞟向了身边的杨修。

这家伙小时候曹操见过几次。

对他的家境、能力各方面也都算了解。

按理说应该是个正儿八经的“保皇派”绝对忠心陛下和朝廷的。

这样的人被安排在自己身边,大概率是要为陛下看着自己。

这样的人,他不应该是尽量低调,默默地在一旁观察吗?

为什么这小子刚来没多长时间,就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多次发表意见。

不但如此,还有点和众人唱反调抖机灵的意思。

杨修到底想干什么?

虽说有陛下的面子在,刘彻不可能随便把杨修怎么样。

但他要是经常这样瞎搞,保不齐哪天激起众怒,找来杀身之祸。

难道他不怕死吗?

“主公,要是按杨主簿的说法,那在下觉得您还是自己去吧。

不然选谁都有人出来阻止,大家各有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岂不是永远选不出来合适的人?”

郭嘉似乎是对杨修有些小不爽,当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奉孝说得不错,派谁去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与其这么争吵,不如主公亲自去。”

程昱也感受到了郭嘉的不满,当即附和起来。

那些刘彻麾下的老牌谋士们,瞬间就达成了一致。

纷纷站出来用这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杨修这个晚生的不满。

“诸公!不必争吵,我已经有决断了。”

刘彻从刚才众人的种种表现,和杨修的做法中,似乎觉察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杨修被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作用,恐怕并不是监视自己这么简单。

刘协这小子,有可能在憋着什么坏呢。

但目前要紧的是赶紧把南下荆州的事情定下来。

为了不给杨修继续发挥的空间,刘彻当即下令道:

“此次南下荆州,曹仁为主将。

夏侯渊留守许都,代替曹仁做我的临时护卫统领。

夏侯惇继续前往青徐屯田,顺便管理青州兵的家眷。”

众人见主公发话了,自然也就不再争吵。

但是由于刘彻真的选择了曹仁,这也让众人都满怀敌意的看向了杨修。

杨修也没想到传言中多疑的曹操居然这么果断,被这道命令整了个措手不及。

眼看那些曹营的老人对自己印象直线下降,杨修一脸苦笑地摇摇头。

心道:曹操果然不是易于之辈啊!从没见过能改性格习惯改得这么快速彻底的!

见众人都安静下来,刘彻继续道:

“郭嘉、程昱、贾诩三人为随军参军,其余汝南、南阳守军将领为辅助,曹仁率领本部军马以及五卫营部分士兵为中军。

三路齐出宛城集合,兵发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