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掌还贴在导能阵的金属接点上,血渍在灰白色的合金表面洇出一小片暗痕。她没抽手,也没低头看,只是将重心微微后移,右脚往后撤了半步,膝盖微屈,保持着随时能发力的姿态。远处通道的震动更密了,不是零散的脚步,而是成建制的推进,地面传导的震感像低频脉冲,一下一下敲在肋骨上。
她闭眼,心灵洞察之镜再度开启。视野瞬间被数据流覆盖,敌方的阵型在她脑中铺开——三股主力分列前、左、右三个方向,正以扇形收拢。前锋是清一色的重型机甲,肩炮充能周期缩短了百分之十二,显然是经过优化的战斗单元。后方还有一支未激活的预备队,静止在三百米外的交叉口,像一张收拢的网。
她睁眼,声音压得极低:“张洋,导流槽末端注入银流,不要切断,保持流动。”
张洋一愣:“现在?能量还在散逸。”
“让他们以为我们撑不住了。”林晚盯着前方烟尘未散的通道,“能量源暴露太久,他们会怀疑。但如果我们主动释放能量,反而像在崩溃边缘。”
张洋没再问,掌心银流涌出,顺着导流槽的沟壑向前推进。银色电流在金属槽内蜿蜒前行,抵达末端时,他刻意放缓输出,让电流在出口处形成断续的跳跃,像即将熄灭的火花。
林晚点头。这效果正好——既制造了能量流失的假象,又不会真正削弱他们的储备。
她转向王磊:“你带陈远和李薇去西侧高台,别走主道,从崩塌的通风管爬上去。等我信号,先打左翼那台指挥机甲的光学传感器。”
王磊皱眉:“只打传感器?不直接摧毁?”
“摧毁会触发警戒协议,其他单位立刻进入战斗模式。”林晚盯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机甲轮廓,“但传感器失灵,他们会误判距离和角度,阵型一乱,我们才有机会打核心。”
王磊点头,招手示意两人跟上。三人迅速贴墙移动,消失在一道断裂的金属管道后。
林晚独自留在导能阵中心,掌心重新贴上地面。她能感觉到能量源的脉动——比刚才平稳了许多,但裂纹仍在缓慢扩张。她没再强行压制,而是用洞察之镜感知能量的自然流向,像在听一条河的呼吸。她发现,只要不强行抽取,晶体的红光波动就会趋于规律,每十二秒一次,像心跳。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调整团队的节奏。
“所有人,听我口令。”她的声音不高,但穿透了通道的回响,“吸气——三、二、一;停——三、二、一;呼气——三、二、一。”
五名队员立刻停下手中的调试,跟着她的节奏呼吸。林晚闭眼,洞察之镜扫过每个人的能量波动。第一个是右侧的女队员,体内能量在胸腔滞塞,像卡在狭窄管道里的水流。她睁开眼,走到对方面前,抬手按住对方手腕内侧。
“你催得太急,能量还没循环完就释放。”她的声音平静,“现在,把呼吸放慢半拍,等能量从指尖回流到肩胛再出招。”
对方点头,重新闭眼。林晚继续巡视,又发现两人在技能释放前有轻微抽搐,显然是能量反噬的前兆。她让他们停下攻击训练,改为原地慢走,边走边让能量在四肢循环。
五分钟后,她再用洞察之镜扫描,团队的能量波动已趋于同步,像一组调准了频率的共振器。
她回到导能阵中心,掌心再次贴地。远处的机甲群已推进至主通道入口,最前方的三台开始调整站位,炮口微微上扬,显然是在测算射程。但她注意到,敌方的推进速度在最后一段明显放缓——他们在等,等能量源彻底失控,等林晚团队露出破绽。
她没动。
张洋的银流仍在导流槽末端跳跃,像即将熄灭的火苗。西侧高台方向传来极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是王磊他们到位了。她没去看,只是用余光确认了高台阴影中的三个轮廓。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
敌方前锋的机甲开始充能,肩炮蓝光缓缓亮起。林晚没开启洞察之镜,她已经记住了它们的充能周期——四点三秒。她知道,这不会是总攻,只是又一次试探性压制。
她抬起右手,食指轻轻一勾。
高台上的王磊立刻抬手,三把晶体匕首无声滑出袖口。李薇将能量注入掌心装置,准备干扰敌方通讯频段。陈远则蹲在边缘,手中长枪对准左翼那台指挥机甲的光学阵列。
林晚的左手仍贴在地面,指尖能感觉到能量源的脉动。她没再试图控制它,而是让自己与它的节奏同步——十二秒一次,像在共用一颗心脏。
敌方肩炮的蓝光升至峰值。
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