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指尖还在颤抖,肌肉的抽搐提醒她——这具身体已到极限,可现在,每多清醒一秒,都可能是破局的转机。
她闭上眼,把最后一次“心灵洞察之镜”看到的画面从记忆里挖出来。那点静止的光,像被锁在风暴眼里的种子,四周是高速旋转的吞噬带,能量流分层明显,外层快,内层慢,中间那圈最密,像一道环形屏障。她记得那屏障的频率——不是连续的,而是有微小断点,每隔0.3秒闪一次,像是某种同步机制在维持。这说明它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为调控的结果。
睁开眼,她盯着苏悦掌心贴地的位置。地脉的共振还在,7hz,稳定。她借这频率校准自己的空间感,确认旋涡的位置没变。然后,她开始拆解。
反向波动,能干扰结构,但之前试过,直接打上去会被吞噬带卷走,连涟漪都激不起。能量源本身太强,一旦释放就会被锁定,瞬间吸走。而新力量——那种带着活性延展特性的能量,曾在c组某人手上短暂出现过,像藤蔓一样能缠绕、渗透,但它输出不够,撑不到穿透屏障。
三个都不行,但组合呢?
她脑子里第一次把三者连起来:反向波动不再做主力攻击,而是变成探针,用高频震荡在屏障上凿出裂缝;新力量立刻跟进,像丝线一样顺着裂缝钻进去,把能量源送进去——不是爆发,而是定点注入。如果时机卡准,或许能在吞噬机制反应过来前,打中那个静止节点。
可谁来做?怎么配合?
她抬手,在岩壁血迹旁划出三个符号。第一个是波纹,代表反向波动。苏悦立刻察觉,掌心微微压地,共振频率微调,做出响应。林晚点头,指尖移到第二个符号——星点,能量源。苏悦没动,但眼神扫向c组两人,示意他们准备。林晚摇头,手指轻移,在星点旁加了个螺旋。这才是关键。
她记得那个队员,第773章时在侧通道突围,曾用震荡刃把能量拧成螺旋状打出,短暂穿透了敌方护盾。那种缠绕特性,和她设想的新力量完全吻合。她转头,目光落在那人脸上,抬手两指轻敲他护臂,再指向自己太阳穴,做了个“引导—融合”的手势。
那人愣了两秒,眼神动了动,缓缓点头。
林晚闭眼,最后一次在脑内推演整个流程。她反复推演,调整参数后终于让螺旋穿入,能量源也进去了,节点轻微震颤,但没爆。
不是失败,是接近了。
她睁开眼,鼻血还在流,顺着下巴滴在岩屑上。黑斑如墨般在视野中晕开,连指尖的颤抖都变得模糊。她知道不能再拖。必须把指令固化,哪怕她倒下,队伍也能执行。
她咬破另一侧舌尖,疼痛让她脑子一清。抬起左手,在掌心用指甲刻下三个字:波、螺、源。每刻一笔,都像在对抗某种下沉的力。刻完,她盯着这三个字,反复默念顺序,把痛觉和文字绑在一起,防止记忆模糊。
然后,她抬起手,在风压中断续划出第一道指令:双掌向外推,掌心朝前,做扩散状。这是“波纹扩散”,苏悦立刻领会,掌心贴地,开始调整共振频率。林晚没看她,手指微动,划出第二道:右手成刺状,指尖向前,手腕旋转,做出螺旋前刺的意象。c组那名队员呼吸一滞,手已经按在震荡刃上,准备就绪。
最后一道:双掌前推,掌心相对,做同步推进状。这是总攻信号,也是三股力量的交汇指令。她划完,手臂一软,差点栽倒。她用额头抵住岩壁,支撑住身体,手指仍抠在裂缝里,指节发白。
方法有了。不是完整的术法,不是成熟的战术,只是一个雏形,一个在极限中拼出来的可能性。但它存在了。
苏悦察觉到她的状态,掌心贴地的频率没变,但另一只手悄悄移到她背后,随时准备扶住。林晚没动,也没回头。她知道现在不能倒,哪怕只是歪一下,都会让整个节奏崩掉。
她闭了会儿眼,试图压下太阳穴的剧痛。再睁眼时,视野模糊了一瞬,旋即勉强聚焦。她盯着旋涡中心,那点微光还在,位置没变。她抬起手,指尖轻轻一点,确认方向。
就在这时,地面再度传来震颤,不同于先前的吸力变化,这次是地底反向脉冲的波动。导能桩残骸颤了颤,岩壁上的裂纹又扩了一道。旋涡的旋转节奏出现了一瞬的迟滞,中心那点微光似乎扩大了半毫。
林晚猛地睁大眼。
她没动,但手指在岩缝里收紧。她知道这不是机会,而是系统在调整。下一波吸力会更强,能量场会重组。她必须在那之前,把指令再确认一遍。
她抬起手,准备重新划出三道指令。可指尖刚抬起,一阵尖锐的抽痛从太阳穴炸开,眼前一黑,手臂重重砸在岩壁上。她咬牙,用另一只手撑住,强迫自己抬头。
黑斑如墨般在视野中晕开,连指尖的颤抖都变得模糊。
她抬起左手,颤抖着,在风压中再次划出“波纹扩散”手势。动作比之前更慢,几乎凝滞。苏悦立刻响应,掌心压地,频率上调。
第二道:螺旋前刺。她手指划到一半,肌肉抽搐,动作断了。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重新划完。c组队员点头,手已经搭在震荡刃开关上。
最后一道:同步推进。她双掌前推,动作僵硬,像在对抗某种无形的阻力。她咬破舌尖维持清醒,指甲深深抠进岩缝,连喘气都带着铁锈味。
方法已寻到。
她抬起手,指尖轻轻一点,正对旋涡中心。
那点微光,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