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814章 深入残渣寻线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蓝光又闪了一次。

林晚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屏幕上的波形图刚刚记录下0.7秒的异常脉冲,频率值与前一次完全一致。她没抬头,只低声说:“回放三号探针三分钟内的所有数据,叠加相位分析。”

苏悦立刻调出流图,指尖在触控板上划过,两道波形并列出现。她皱眉:“不是噪声。第二次脉冲的上升沿比第一次快了0.03秒,像是……被触发的。”

“再快也是回应。”林晚站起身,走向隔离舱。

残渣样本封存在磁浮容器中,表面泛着暗红微光,像冷却中的熔岩。它不再只是废墟里散落的灰烬,而是一块有节奏释放信号的活体结构。她盯着那团物质,呼吸放慢,集中意识。

这是第一次,她要把“心灵洞察之镜”用在非生命体上。

她闭眼三秒,再睁时目光已锁住容器中心。精神如针,刺入残渣内部。视野骤然扭曲,原本静止的颗粒开始流动,形成无数交错的能量线。她的太阳穴突突跳动,鼻腔内一阵发痒,一滴血滑下来,滴在实验服前襟。

“还有多久?”她声音压得很低。

苏悦看表:“用了三十九秒。”

“继续。”她没擦血。

在洞察的视野里,混沌中浮现出某种规律——某几条能量流反复交汇于一点,像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她强行延长感知,试图锁定那一点的坐标。头痛猛地炸开,视野边缘发黑,但她咬住后槽牙,死死盯住那团光核。

“停!”苏悦冲过来扶住她肩膀,“你鼻血流得太多了。”

林晚退后两步,靠在墙边,抬手抹了把脸。纸巾染上鲜红。她喘了两口气,把数据卡递给苏悦:“提取我刚才记录的最后二十秒脑波信号,导入神经映射模型,转成可视频谱。”

“你要把自己的感知数据当输入源?”苏悦愣住。

“仪器测不到的东西,只能用人去碰。”她靠着墙缓神,“它不是随机震荡。它在传递信息。”

苏悦没再问,转身调出算法界面。小舟也凑过去,两人快速搭建双通道分析框架——一边是探针捕捉的真实信号,一边是林晚通过“洞察”留下的意识波动记录。

老陈从服务器间出来,看了眼林晚的脸色:“你还撑得住?”

“死不了。”她坐回操作台,“把上次微震前七十二小时的所有背景频段调出来,做交叉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推进。屏幕上,两组波谱逐渐重叠。小舟忽然出声:“等等,这段高频震荡……和三年前地下能源站崩溃前十四分钟的预警信号,相似度超过88%。”

苏悦放大局部:“但它不是重复播放,而是被拆解了,像密码片段。”

“不是警告。”林晚盯着频段分布,“是编码。它在用崩溃前的信号做密钥。”

实验室陷入短暂沉默。这意味着残渣不仅保存了过去的能量痕迹,还在主动重组这些信息,以某种协议形式发送出去。

“如果这是坐标呢?”小舟试探着说,“像定位信标?”

没人反驳。

林晚重新打开“心灵洞察之镜”的记录文件,调出她最后看到的那团光核流向。她让系统将能量路径投射到城市地质模型上,叠加主干网拓扑结构。一条暗线从残渣样本出发,穿过新区地基,一路向下,最终停在旧城基建层某处。

“深度?”她问。

“八百七十米。”老陈输入校正参数,“对应废弃的量子通道c-7支线。十年前就封了,图纸都没留全。”

“但它连着最初的主能源环网。”林晚低声说,“当年事故的源头就在那一层。”

苏悦快速建模,将能量印记的频率、相位、持续时间代入空间定位公式。三维图上,一个红点缓缓浮现,悬浮在地下通道的某个节点。

“不是随机分布。”她指着流向密度,“能量回流有方向性,集中在c-7与主网的接口残端。如果这是标记,那它指向的不是整个通道,而是某个具体位置。”

林晚盯着那个红点,手指无意识地按着太阳穴。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残渣不是被动残留,它是信使,带着某种指令或坐标,在等待接收者。

“再试一次。”她说。

“你刚用了两次‘洞察’,只剩最后一次机会。”苏悦提醒。

“我知道。”她站起身,走向隔离舱,“这次我要看它断电时的反应。”

老陈立刻准备切断外部供电。这是个冒险操作——残渣在失去外界能量输入时,会短暂进入自主震荡状态,可能释放强脉冲。但只有那时,才能观察它真正的内部流向。

“三秒后断电。”老陈说。

林晚凝视容器,再次启动“心灵洞察之镜”。视野刚稳,电源切断。

残渣骤然亮起,红光暴涨一瞬,随即内收,能量开始逆向流动。她的意识捕捉到那条熟悉的路径——不是散射,而是聚焦,像被吸向某个深处。头痛如刀割,她却没移开视线。

“记录到了!”小舟喊,“断电瞬间,三号探针捕获一段反向信号!”

林晚退出洞察,踉跄后退,扶住桌沿才没倒下。她喉咙发紧,鼻腔里全是血腥味。

“频率?”她问。

“和第一次突起完全一致。”小舟看着波形,“但这次是主动释放,不是被动响应。”

林晚慢慢坐回椅子,盯着屏幕上的红点。

它不再动。

但它在等。

“不是回应。”她声音很轻,“是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