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震动的瞬间,林晚的手指已经滑过侧边锁键。她没抬头,视线死死盯在加密区的波形图上。那两个字——“快了”——像一根针,扎进她刚压下去的神经里。
她把信息截下来,拖进离线分区,顺手启动了信号残留追踪程序。屏幕右下角跳出一个微弱的反馈:信标频率稳定,未被接入。但她知道,这不代表安全。对方能直接把信息塞进系统底层,根本不需要走常规信道。
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左边颅骨深处还残留着钝痛,是上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强行探查信息时留下的后遗症。她今天还没用过能力,但身体已经发出警告。她不能冒险第二次。
“小周。”她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小周从后排控制台转过身,耳机还挂在脖子上。“在。”
“拿你的离线终端,过来。”她拍了拍自己旁边的空位。
小周快步走过来,把设备放在桌上。林晚解锁,调出两段异常数据流的注入日志,推到他面前。“查这两个时间点,所有经过北区旧港、地下光缆枢纽和废弃科研基站的中继节点。用爬虫逆向追踪,不做标记,不触发警报。”
小周盯着屏幕看了两秒,眉头皱起来。“这种操作……一旦被反向锁定,会暴露我们自己的跳转路径。”
“我知道。”她说,“所以用你私人的离线机,断网操作。查不到没关系,但不能留痕。”
小周点头,立刻开始拆解数据包。林晚站起身,走到角落的备用终端前。她输入一串指令,调出“心灵洞察之镜”的辅助协议界面。这不是对人使用,而是尝试让能力作用于数据本身——通过情绪残影,反向感知信息的来源倾向。
她闭眼,舌尖抵住上颚,将意识沉入那行字:“残渣不是源头,是闭环的出口。”
视野黑了半秒。
然后,一片灰雾浮现。比上次更淡,更稀薄。没有背影,没有动作,只有一段极细微的波动,像电流穿过旧线路时的震颤。她捕捉到了——那不是情绪,而是一种“等待完成”的执念,冷静、克制,带着某种熟悉的逻辑节奏。
她猛地睁眼,呼吸一滞。
这节奏……像极了周教授。
她立刻切断连接,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两下。不能信。记忆会骗人,尤其是她这种刚经历过反噬的人。对方可能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的——用她最深的记忆当诱饵,让她自己走进去。
她打开个人笔记,翻到“能量闭环”那一页。公式还在,但她删掉了推导过程。这是她埋下的线索,万一她失联,有人会顺着查。但现在,她得确认一件事。
她调出系统权限记录,检查这份文件上传后的访问轨迹。没有异常登录,没有越权调取。但她注意到,文件上传三分钟后,北区旧港的一处废弃信标区,曾有过一次0.3秒的微弱信号响应——频率和她秘密改过的信标频段完全一致。
她盯着那串数据,手指慢慢收紧。
她的信标改频是私密操作,没告诉任何人。连陈锐都不知道。可现在,这个只有她掌握的频率,竟然在回应一份神秘信息的注入。
不是巧合。
是呼应。
她立刻起身,走回小周身边。“停一下。”她指着屏幕上的追踪路径,“把北区旧港那段再放一遍。”
小周重新加载数据流。画面跳动,一串跳转节点快速闪过。大部分都被清空了,只剩下最后一点残影——0.3秒的信号反射,出现在她未登记的频段上。
“这不是中继。”她低声说,“是镜像。”
小周愣住。“你是说……对方在复现我们的信号?”
“不是复现。”她摇头,“是监听之后,用同样的频率反弹回去,制造共振。就像……在敲门。”
小周倒吸一口气。“那他得知道你的信标设置。”
“我知道。”她声音很轻。
她转身走向主控台,调出权限管理界面。三秒后,她封锁了该频段的所有接入权限,并在系统内埋下一个虚假信标源,伪装成她的离线信道。只要对方再接入,就会触发追踪程序。
她把整个过程记进加密日志,最后一行写道:“信息源具备预知或内部权限,目标明确指向我,动机未明,需进一步验证。”
陈锐从后方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能量波动报告。“东区冷却塔的干扰墙还在稳定运行,但刚才西区浮标有轻微抖动,可能是风压影响。”
“不是风压。”她说,“把西区第三节点的数据调出来。”
陈锐照做。屏幕上跳出一组波形图。她指着其中一段微小的频率偏移。“这里,0.15赫兹的波动,和上次陷阱激活前的特征一致。”
陈锐脸色变了。“你是说……他们又在布网?”
“不一定。”她盯着图,“更像是测试信号强度。”
李铮这时从门口进来,手里拿着巡逻队的记录板。“下一轮换防准备好了,要不要通知林晚休息?”
“我再盯一会儿。”她说,“你让张野去检查西区第三节点的冷却阀,上次校准后延迟了0.3秒,别出问题。”
李铮点头离开。陈锐看着她,犹豫了一下。“你从昨晚到现在没合过眼,真没事?”
“有事也不会在这时候倒下。”她把终端合上,目光落在墙角的战术包上。
包拉链是半开的,露出一角黑色设备。那是她的备用信标发射器。她没动它,但知道,只要她想,随时可以启动它,顺着那个共振频率,反向追踪过去。
但她不能现在去。
她还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知道那扇门背后是什么。
她只知道,那扇门,是冲她开的。
小周突然抬头。“林晚。”
她走过去。
“我刚在虚假信标里加了追踪代码,如果有人接入,会自动记录物理位置。但……”他顿了顿,“我试了三次反向扫描,每次都在北区旧港的废弃信标区捕捉到一丝信号残影。不是数据,是……真实的能量波动。”
她盯着屏幕。
那片区域,三年前发生过一场实验室爆炸。
周教授死在那里。
她伸手,把终端上的虚假信标程序重新加密,加了一道时间锁——十二小时后自动销毁。
然后她打开通讯器,把“能量闭环”的公式框架复制一份,发给了小周。
“如果我哪天突然消失,”她说,“从这个开始查。”
小周抬头看她,没说话。
她转身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下,闭眼。
灰雾里的波动又出现了。
这一次,她没有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