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097章 战略调整,防御技术研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7章 战略调整,防御技术研发

终端屏幕上的日志条目还亮着,林晚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两秒,没有按下。

她收回手,转身走向主控台侧面的物理键盘,手动输入一串六十四位密钥。系统响应后,自动将《d-7N_Log》文件导入离线分析舱,同时切断其与主网的所有关联路径。整个过程她没看任何人一眼,但指挥室内的气氛已经变了。

“把刚才那条缓存记录调出来。”她的声音不高,却让苏悦立刻翻开了加密笔记本,迅速连接本地存储设备。

投影屏上,数据流开始滚动。三次异常回传尝试清晰可见,时间间隔精确到毫秒,伪装成系统自检信号,嵌入常规日志中。若非林晚下令做深度比对,这些痕迹会随每日自动清理流程彻底消失。

“他们一直在看。”陈远站在技术台前,盯着回传源地址,“不是一次性的渗透,是持续监听。”

林晚点头。“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调用的每一个模型,甚至暂停和重启的节奏——他们都记下了。”

苏悦抬起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查b座1704室?还是按原计划走F-4m通道?”

林晚走到中央控制台前,关闭了通往气象塔区域的全部远程监控接口。“都不。”

她打开权限面板,新建一项最高级别指令,标题为“磐石计划:防御体系构建预案”。随后,她将四家新兴公司的技术报告、资金流向图谱、人员履历交叉分析结果全部归类封存,划入“观察项”,不再作为当前优先处理内容。

“从现在起,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追查他们在哪里,而是确保他们无法影响我们。”她说,“对方清楚我们的行动模式,也知道我们会顺着信号去查泵站。如果我们照做,就会掉进他们的节奏里。”

陈远皱眉:“你是说,他们故意留下线索,就是为了引我们动?”

“不只是动。”林晚看着他,“是让我们暴露应对方式。每一次反击,都是他们在收集数据。他们要的不是隐藏,是测试。”

空气沉了几分。

“所以你打算……停下?”苏悦问。

“不。”林晚摇头,“是换方向。我们不再当猎人,改当守门人。”

她按下确认键,指令生效。联盟所有部门状态同步跳转为二级响应,侦查组撤离待命位置,安保流程全面升级,而科研组的任务栏中,赫然出现一条新项目:**防御系统原型研发——限时七十二小时提交框架方案**。

陈远盯着任务列表看了几秒,低声开口:“现有架构撑不住这种级别的反制。bm-core_v1的逻辑太深,它不是单纯的程序,更像是一个行为诱导引擎。我们连它的触发条件都没完全摸清,怎么建防御墙?”

林晚没回答。她绕过主控台,走向科研区。

半小时后,她站在陈远带领的核心团队面前,逐一对视每一位成员。她没有说话,只是凝视。每一次短暂的眼神交汇,都让她额角渗出细汗。

她看到了什么?

一名程序员反复梦见自己写的代码被逆向植入指令;

一位算法工程师在潜意识里不断重演上次系统崩溃的画面;

还有人,在想如果这次再失败,会不会连累家人。

恐惧不在表面,而在深处。他们不是不想拼,是怕拼了也没用。

林晚收回目光,靠在桌边,轻声说:“我不需要你们做出完美的系统。也不要求一次成功。我只要一个开始——哪怕只是一个能挡住第一波攻击的壳。”

她停顿了一下,“我知道你们已经累了。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没人抱怨。但现在,我们必须再撑一段。”

陈远抬头:“你想怎么做?”

“三阶递进。”她说,“第一阶段,用你们正在逆向的bm-core研究成果,提取它的攻击特征,做成识别库;第二阶段,建立封闭沙盒环境,模拟它可能发起的入侵路径;第三阶段,在系统底层加入动态响应机制,让它能根据威胁变化自动调整防御策略。”

会议室安静下来。

一名研究员犹豫道:“这相当于重构整个安全协议……时间不够。”

“那就只做最关键的部分。”林晚指向陈远,“先保核心节点,其他外围系统可以牺牲。我们要的不是全覆盖,是关键防线不失守。”

陈远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可以试。但需要重组团队分工,有人专攻特征提取,有人负责沙盒建模,还得有人做实时反馈模块。”

“你定人选。”林晚说,“资源我来协调。”

她回到指挥区时,太阳已升至中天,窗外的光斜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笔直的线。

她坐下,翻开平板,准备批阅苏悦刚提交的资金报告。可就在指尖触到屏幕的瞬间,眼前画面轻微晃动了一下,像是视线被什么东西撕开了一道缝。

头痛来了。

不是剧烈的那种,而是钝的、持续的压迫感,从太阳穴往脑内钻。她闭眼三秒,呼吸放慢,等那阵不适过去。

她知道这是代价。

一天三次的限制,昨晚用了两次,今天早上又用了一次。现在能力已经超负荷边缘。再强行开启,可能会暂时失明。

但她不能停。

她起身,再次走向科研室。

这一次,她只看向陈远和苏悦。

对上陈远的眼睛时,她看到他在想:“如果防御系统失败,下一个突破口会在哪里?”

那是责任,不是动摇。

对上苏悦时,她看到对方脑海中闪过一张名单——那些曾被黑幕组织操控过的媒体平台负责人。她在考虑下一步情报封锁范围。

忠诚依旧。

林晚松了口气。

她走回自己的位置,写下一句话:“信任比监控更重要。”

然后她摘下耳机,放在桌上,拿起一支笔,在“磐石计划”框架图的“动态响应模块”旁画了一个红圈。

“这里。”她低声说,“要做成可迭代结构。每次被攻击后,都能留下记忆。”

苏悦走过来,把一份纸质报告递给她。“这是b座1704室的最新登记信息。名义上的运营公司叫‘恒远咨询’,法人代表是空壳人头,但实际用电记录显示,那里每天有超过十二小时的高负载运算活动。”

林晚接过纸页,快速扫过。“联系后勤组,切断该区域备用供电线路,理由写‘市政检修’。”

“他们会发现的。”苏悦提醒。

“当然会。”林晚合上文件,“但他们不会知道我们真正防的是什么。”

陈远这时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块小型存储盘。“第一阶段特征提取完成了初步建模,虽然还不完整,但已经能识别出七种可疑行为模式。我们准备把它装入沙盒,做首次模拟对抗。”

林晚接过存储盘,插入专用读取口。屏幕上,一组动态曲线开始生成。

突然,其中一条线剧烈跳动,触发警报。

“怎么回事?”她问。

“不知道。”陈远凑近查看,“这个响应速度……超过了我们设定的阈值。它像是提前预判到了测试路径。”

林晚盯着那条曲线,手指慢慢收紧。

这不是被动反应。

是学习。

对方的技术,已经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