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178章 危机升级,海外攻势初显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8章 危机升级,海外攻势初显现

警报声在主控屏亮起的瞬间,林晚的手已经落在权限验证界面上。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九点四十一分,能源调度备用金账户的异常登录尝试被系统自动拦截,但攻击源的Ip经过七层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注册于东南亚离岸公司的代理节点。

她调出日志详情,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登录请求携带的加密签名与三天前陈维逃脱时使用的协议特征高度重合——同样的伪装头字段,相同的端口轮询节奏。这不是巧合,是同一批人。

还没等她标记重点,左侧第二块副屏突然弹出新警告:物流结算系统的身份认证模块遭到批量试探性攻击,频率每分钟递增百分之十五。紧接着,数据服务集群的防火墙日志显示三次未授权访问记录,时间间隔精确到秒。

三处核心系统同时遇袭,攻击模式有明显协同性。

林晚立刻接通市场监控组频道。“查过去两小时所有非官方财经平台发布的消息,关键词包括‘资金链’‘停摆’‘紧急审查’。”她的声音没有起伏,“发现任何关于联盟财务状况的负面内容,立即溯源。”

“收到。”回应很快传来。

她转向主控台另一侧的国际汇市监测窗口。云都货币兑主流结算货币的汇率曲线正出现不正常波动。五分钟内跌幅达0.7%,远超日常浮动区间。更关键的是,这个时间节点与第一波系统攻击完全同步。

有人在外面放风,里面动手。

她按下通讯键:“苏悦,过来一趟。”

不到两分钟,苏悦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她站在林晚身后,目光扫过几块屏幕的数据。“不是普通黑客。”她说,“节奏太稳了,像是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阈值。”

“他们在摸底。”林晚点头,“看我们什么时候会慌。”

苏悦翻动平板页面,调出一组刚抓取的信息截图。“已经有三家自媒体发布‘内部人士透露’类帖子,说我们某个重点项目因资金问题暂停推进。传播量还不大,但转发路径集中在几个境外操控的水军账号群组。”

林晚盯着那几条标题看了两秒,然后抬头看向苏悦的眼睛。

视线交汇的一瞬,她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苏悦脑海中清晰浮现出当前应对方案的优先级排序:第一步封锁谣言源头,第二步联合合规媒体发布澄清,第三步通过用户推送通道定向安抚机构投资者。她担心的是响应速度——如果等到证据链完整再发声,可能已经错过控制情绪的最佳窗口。

林晚收回目光,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两下。“你现在就发声明。”她说,“不否认遭遇外部干扰,但明确强调所有核心账户运行正常,资金安全不受影响。附上审计报告摘要链接,发布时间定在三分钟后。”

“可技术团队还没完成全部排查……”

“我们不是等一切完美才行动。”林晚打断她,“而是要在别人制造混乱之前,先给出确定性。”

苏悦顿了一下,点头退出房间。

林晚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主控屏。攻击频率仍在上升,物流系统的认证失败次数已突破五百次。与此同时,证券交易监控模块提示,三家本地基金公司出现异常赎回申请,总额较平日激增四倍。社交媒体上,“云都泡沫破裂”的讨论帖数量呈指数增长,虽未进入热搜榜单,但多个财经社群已经开始热议流动性风险。

这不是单纯的网络攻击,是资本与信息的双重夹击。

她调出三个维度的时间轴并列比对:系统攻击发生时刻、汇率异动起点、首轮谣言发布时间。三条曲线几乎在同一分钟内触发。

敌人不仅掌握了技术手段,还熟悉决策流程和舆论发酵周期。

她拨通远程会议线路,强制接入所有部门负责人。画面陆续亮起,财务、科研、市场、安保的代表一一上线。

“为什么还不切断外部接口?”财务主管率先开口,“继续放任这些请求进来,迟早会被撞开。”

“断了接口,等于变相承认系统失守。”科研组长反驳,“而且一旦停摆,反而会给市场更大恐慌。”

“我觉得应该先锁定攻击来源。”安保负责人语气谨慎,“至少搞清楚对方是谁。”

林晚听着各方意见,没有插话。她再次凝神,目光透过摄像头,短暂捕捉每位发言者的神情变化。

财务主管说话时右手无意识摩挲左手腕,内心焦虑源于昨日家庭会议上妻子提出要转移资产;科研组长语速比平时快半拍,是因为担心上次模型漏洞还未彻底修复;安保负责人则频频低头查看手边文件,显然手中情报并不足以支撑判断。

这些人不是不想战,是不知道该怎么打。

林晚打开共享界面,将三组数据并排投出:攻击频次曲线、汇率波动图、舆情扩散热力图。

“你们看到的是三个独立事件。”她说,“我看到的是一次协同作战。”

画面中,三条原本分散的趋势线在同一个时间点骤然拉升。

“他们用金融操作制造不安,用虚假信息放大恐惧,再用技术攻击逼我们自乱阵脚。”她停顿一秒,“这不是试探,是宣战的第一枪。”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机制。”她下达指令,“所有关键岗位实行二十四小时轮值,权限审批层级暂时冻结,统一由指挥中心直管。从现在起,任何对外信息必须经我确认后方可发布。”

没人再提出异议。

会议结束,各线开始执行。林晚靠回椅背,视线落在主控屏左上角的倒计时框——那是她手动设置的攻击间隔统计器。自第一次警报响起后,每隔十七分钟,就会有一次新的高强度入侵尝试。

规律性的节奏让她意识到,对方在等待。

她在平板上新建文档,输入四个字:“海外攻势”。接着列出目前已知的攻击路径、时间节点、关联特征,并标注出尚未解释的疑点:为何选择这三类系统作为突破口?为何每次攻击都控制在临界值以下,既足够引起注意,又不至于真正突破防线?

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在观察反应模式,为后续全面打击做准备。

苏悦这时重新出现在门口,手里仍握着平板。“首轮声明已发布,点击量超过预期,初步舆情反馈趋于平稳。”她走近几步,“但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有几个境外投资论坛正在讨论‘云都防御体系存在结构性弱点’,并建议做空相关产业股。”

林晚盯着她。

又一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苏悦此刻的想法很直接:怕这次反击力度不够,怕公众信心刚刚重建又被击穿,更怕林晚一个人扛下所有压力。

她没说什么,只是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紧迫。

林晚关闭能力,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真正的攻击,从来不在明处。**

她抬起头:“让他们做空。”

苏悦一怔。

“你让市场团队悄悄放出风声,就说我们正在评估一项跨区域能源合作计划,预计下周公布细节。”林晚的声音很平静,“内容要听起来真实,但不要提供具体信息。”

“你是想……引他们加仓?”

“我不是要赢这一波。”林晚看着主控屏上仍在跳动的攻击信号,“我是要让他们相信,自己看透了我们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