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那行字还在闪烁:**欢迎回来,林晚**。
林晚盯着它,指尖在控制面板边缘轻轻敲了一下。她没有移开视线,也没有说话,只是将信号注入路径的日志副本拖进加密通道,传给备份组。苏悦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已经拿起了通讯终端。
“把科研、市场、调查三个组的负责人叫到侧厅,”林晚终于开口,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十分钟后开会。”
苏悦点头,转身去传达指令。她的脚步比平时沉,但没有迟疑。
林晚闭了闭眼。颅内的刺痛像是细针扎进太阳穴深处,每一次呼吸都会让那种滞涩感更明显一点。她不能再动用“心灵洞察之镜”。今天第三次使用后的反噬还没消退,如果强行开启第四次,她可能连站都站不稳。
但她不需要再看谁的想法了。
过去三小时发生的一切足够说明问题——对方不是单纯攻击系统,而是在等他们犯错。修改协议、劫持熔断、留下挑衅信息,每一步都在诱导联盟做出反应,然后顺着他们的节奏走。现在财务子系统被切断,看似阻止了病毒扩散,实则等于主动放弃了一条防线。敌人正等着他们慌乱修补、重组连接,再一举反扑。
她睁开眼,调出系统架构图投在主屏中央。红色警报仍未解除,被隔离的模块里仍有数据微跳,像一颗被按住的心脏,在等待重新搏动。
十分钟后,侧厅会议开始。
科研组负责人第一个发言:“我们必须尽快重建防火墙,否则核心数据库随时可能暴露。”
“不行。”市场组代表立刻反驳,“公众情绪已经接近临界点,监管局那边也催我们发布声明。再不回应,信任链会彻底断裂。”
调查组的人握着平板,眉头紧锁:“内奸还在外面,周涛的身份还没确认,我们现在任何动作都可能是他在引导。”
三人几乎同时看向林晚。
她没接话,而是走到主屏前,手指点了点财务子系统的隔离区。“你们说的都不错,但也正是敌人希望我们做的——分散资源,各自为战。”她转向三人,“他们不怕我们修系统,不怕我们发公告,也不怕我们追人。他们怕的是我们看清真正的链条。”
她停顿一秒,语气压下来:“这次攻击的根本目的,不是瘫痪我们,是让我们自己拆掉防御。”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林晚继续说:“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全面修复,不单独追查,也不单独对外发声。我们要做三件事,同步推进。”
她竖起第一根手指:“科研组放弃重建整套防火墙,集中算力定位病毒最初植入点。我不需要整个系统恢复,只要找到那个入口,就能反向追踪它的逻辑路径。”
科研负责人皱眉:“可这样风险太大,只攻一点,其他区域会更脆弱。”
“我知道。”林晚看着他,“但我们必须赌一次精准打击。全面防御已经被证明无效。”
第二根手指抬起:“市场组立刻联系金融监管局,申请联合发布公告。内容由我们起草,但以他们的名义发布。信用背书不能来自我们自己。”
市场代表眼神一动:“你是想借官方口吻稳定市场?”
“不止。”林晚点头,“还要在公告里埋一条虚假信息——说我们已掌握内奸身份,并启动内部清算程序。”
第三根手指竖起时,所有人都明白了。
“调查组暂停所有实地追踪。”林晚说,“从现在起,你们的任务是设局。放出这条消息,监控所有异常响应。谁最先坐不住,谁就是下一个突破口。”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最终,科研组负责人先开口:“如果我们集中资源攻坚一点,技术窗口只有四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备用电源负荷会触发自动降频。”
“我来协调能源组优先保障你们。”林晚说,“四小时内,我要看到结果。”
市场组代表点头:“监管局那边我亲自对接,争取一个小时内拿到联合发布许可。”
调查组的人冷笑一声:“只要有人上钩,我们就不会空手。”
“那就这么定了。”林晚收回手,“三线并进,互为掩护。任何一组发现异常,立即通过加密短频通报,不得擅自调整策略。”
会议结束,众人迅速返回岗位。
林晚回到主控台,苏悦已在通讯终端前接通监管局专线。她听见对方在确认公告措辞,语气冷静而坚定。
大屏幕上的数据流依旧泛着红光,但节奏变了。不再是无序蔓延,而是被压缩在几个固定节点之间来回震荡。病毒仍在活动,却无法突破隔离层。
林晚调出权限交接日志,发现科研组的接口授权延迟了两分钟。她立刻切换到备用频道,直接对接项目主管。
“你们现在的任务优先级是什么?”她问。
“锁定v3.7协议更新时的日志残留,尝试还原原始代码片段。”对方回答。
“好。记住,不要试图修复,只要找出它从哪里进来。”
挂断后,她又拨通调查组:“虚假情报已经放出去了吗?”
“五分钟前通过内部邮件系统推送,覆盖全部中层以上人员。”
“监控范围够不够?”
“够。只要有人查询权限变更记录,或者试图联系海外节点,系统会立刻标记。”
林晚点头,放下终端。
这时,苏悦走过来,低声说:“监管局同意了,联合公告十分钟后发布。”
林晚看了眼时间。距离科研组承诺的技术窗口关闭,还剩三小时三十七分钟。
她按下广播键,声音传遍整个指挥区:“所有人注意,即刻起进入‘战时协同模式’。主控台临时下放执行权限至各小组组长,苏悦担任跨部门联络中枢,实时同步进展。任何偏差,五秒内上报。”
命令下达后,大厅的节奏明显加快。
技术人员不再逐级请示,指令直达执行端;数据流转采用最小封装格式,减少验证耗时;通讯频道划分为三级加密流,确保信息不被截获。
林晚坐在主位,双手搭在控制面板两侧,目光扫过每一处动态窗口。
忽然,科研组传来消息:“发现异常代码嵌套痕迹,位于协议更新包的签名验证模块。初步判断,这是后门入口。”
林晚立刻调取该模块结构图。画面放大后,她注意到一段极小的冗余代码,伪装成校验参数,实际上指向一个未注册的远程调用地址。
“把这个地址封死,别清除。”她下令,“留着它,等它自己传回信号。”
与此同时,调查组报警提示响起。
“有人尝试从后勤档案系统调取周涛的入职审批记录。”操作员报告,“Ip经过三层跳转,最终指向城东一处废弃办公楼。”
林晚眼神一凝。
“别动。”她说,“让系统正常反馈查询结果,但暗中记录所有后续动作。”
苏悦在一旁低声确认:“公告即将发布,倒计时三十秒。”
林晚盯着屏幕,一句话卡在嘴边。
就在这时,被隔离的财务子系统日志再次刷新——
**检测到外部请求,来源:已知设备,内容:你比我想象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