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你好呀,我们是桐城大学的土木系专业的学生。”
一大清早,杨国峰正准备出门开车去接村里老人前往水井小院,不得不说,自从夏芜回来之后,杨国峰这个村书记当得是越来越忙,越来越有干头了。
他已经五十岁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要退休,不过就算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杨国峰也想好自己退休后还要接着为村里百姓服务,照他想的,接送老人这个活就很适合他。
杨国峰哼着小曲刚打开门,就看见门口站在四个年轻男人,满脸带笑地看着他。
然后就开始自我介绍。
“叔,我叫周辉。”为首的男孩首先道。
“我叫江狄。”第二个瘦瘦高高的男孩接着说。
“我叫马小虎。”长得最胖的男生立马跟上。
“我叫钱鑫。”最后一个斯斯文文戴眼镜的男生最后开口。
“叔,请帮我们找个工作吧!”
他们四个人异口同声,声音很大,把杨国峰老婆都给吸引出来了,“国峰,你还没走吗?”
杨国峰赶紧回道:“还没,有人来找我。”
他说着,把周辉四个人给叫进家门,擦擦汗道:“你们几个大学生,怎么想着让我给找工作呢?”
他何德何能啊,居然都能给大学生找工作了。
“是这样的叔,”周辉先开口,“你可能不知道,你在论坛里还是挺有名气的,我们都是夏夏的粉丝,粉她很久了,这次放暑假专门来咱们村里玩,想着成天玩也不是事,就想在这儿找个暑假工,但是我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于是就想请您帮个忙。”
他一番话,吸引杨国峰的注意了。
杨国峰饶有兴趣地问:“你们还知道我呢?”
“当然知道啊,叔,你可是咱们村的hr,专门负责发布工作任务和招聘的,我没说错吧?”
hr杨国峰知道是什么意思,他眯着眼笑着点头,“那你没说错,小芜确实把招人的活交给我了,让我帮忙把把关,偷奸耍滑的不要,爱闹事的也不要,咱们都是老实人。”
杨国峰又问:“论坛是什么?”
他现在对年轻人的东西可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
周辉给他解释了论坛,又给杨国峰手机上下载注册论坛账号,帮他登录上去。
“这里可以发帖交流,连夏夏也在里面,可有意思了。”
杨国峰捧着手机如获至宝,感觉这论坛确实有点说法。
“我明白了,不过你们可能找错人了,要是真想找工作,直接去找夏夏更方便,她知道什么需要人手,需要多少人手,我都是听她的呀。”
周辉连忙道:“叔,我们不是一定要找山庄的工作。是这样的,我们几个吧,还没毕业,还差一年毕业,但是我已经和夏夏说了,要是毕业了她还需要人,我们就来这里工作,可现在暑假嘛,我们总不好占一个正式工的位置,干几个月就走,就想找一个暑假兼职工,多少挣一点,等开学继续去读书。”
杨国峰似懂非懂,“噢噢,那我能帮你们找什么工作呢?”
“我听人说,咱们县里要全面修路,看样子是要搞发展了,我想既然要修路,那肯定工地需要人呐,叔你要不帮我们问一下,能不能给我们四个弄进去工地呢?”
主要是现在工地入口都没开放,周辉他们几个就是想去找活都找不到门。
杨国峰明白了,“你们几个大学生,就干这个啊?”
“放心吧叔,我们就是这个专业的,刚好还能锻炼锻炼自己。”
“行,既然你们有这个心,又是小芜的粉丝,这个忙我必须帮,你们几个住哪?留个联系方式给我,等我今天去县里问问,问清楚了就给你们回复。”
这也不算是什么难事,杨国峰还是能帮上的,他也没藏着掖着,干脆答应下来。
周辉喜笑颜开,赶紧道:“我们就住在村里,租的杨四爷家的房子,在那住着,这是我的微信……”
杨四爷家里都快成民宿了。
周辉他们本来是想在村里租房,就在论坛上发帖问有没有知道怎么租房,还是直接上门问呢。
幸好发帖问了一下,才知道村里有些人家只有孤儿寡母的,不太适合租房给男性,杨书桦回复他们,得知他们是四个男大学生,干脆让他们来自己家住,一人一个月一百块钱,单间没有,两人一间房,会做饭就包吃,不会做饭就算了,水电全免。
还能蹭杨书桦的5G网。
就这些条件,在加上一个月只要一百块的房租,简直吊打一些城市租房。
周辉他们干脆租了两个月的。
杨四爷家还住着一个病人,齐炜,他来村子都好几个月了,天天喝中药,跟着夏芜的爷爷打拳养生,现在身体状况恢复的不错,至少从表面上看,只能看出他脸色有点不好,其他的都挺好。
齐炜不能吃太重口的食物,所以他吃饭都是自己做,杨四爷和杨书桦去山上水井小院吃饭,家里就齐炜自己做饭自己吃,有时候他闲着没事,还跟着杨老爷子学中医,跟着他一起去别的村给人看病,和杨弘文一起充当左右护法。
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不在家。
周辉几人玩了一个多星期,该体验的都体验的,村里又不像城里,没那么多可体验的收费项目,就是空气好,生活节奏慢。
这样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很舒适,可对于一些爱玩闹热闹的年轻人来说,时间一久就有点过于单调了。
周辉他们又不想天天窝在屋子里玩手机,那跟在学校不是没什么区别吗?
于是他们就想到找个兼职干干。
和他们同一天来的简漫雪和黄莹已经找到兼职了,就是和村里员工一起做馒头,摘菜这些小活。
都是些轻便活,有她们干得快些,没她们老人们也能慢点干。
也就是说本来不需要多出两个岗位的,但是夏芜还是收下她们,给她们开工资。
周辉他们不好意思这样,怕给夏芜增加太多负担,就想着去别处找点事情干。
然后就听杨书桦说县里要修路了,这可是个大工程,没有个半年估计没法修好。
也是杨书桦给他们提醒,让他们去找杨国峰,给自己谋个差事。
杨国峰忙完村子里的事,骑上电瓶车就往县里跑,找了半天,正好遇到工程队的在县里办事,于是就主动上前问,工程队还缺不缺人,要是缺人手的话,他这边有四个小辈,大学生,土木专业的,专业对口,要是能给找个暑假工就好了。
工程队老板欣然同意,他们接到这个活之后,听到很多小道消息。
有人给县里捐钱,起码捐上千万,这钱必须用在修路和镇里实用性建设上,这么多钱,按理说到账后多少会被有些人偷偷伸手拦进自己口袋一些,可这回愣是没有一个人敢伸手。
原因也很简单,听说东华镇这小破地方吧,来了一根定海神针,大人物,多大的人物他们具体也不知道。
工程队招标都是按照流程招得,郑鹏要是没那金刚钻,也不敢揽这瓷器活。
接下来半年他都会在东华镇待着,跟这里的人打好关系总没有错。
上面给的任务是尽快修好镇上的路,越快越好,还要同时保证质量,郑鹏招标完成后,加班加点就要开始干,他手底下有十几个工队,人手还不一定够,人手不够反正也是要招人的,卖杨国峰个面子,送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杨国峰轻松就要到了兼职工岗位,跟郑鹏交换了联系方式,就被镇上领导给带到一边。
领导看杨国峰是心生喜欢啊,喜笑颜开地透漏一些情况,镇里这次得到的不仅是修路机会,还有好几个投资机会,要是能趁着这波东风起来,东华镇肯定要摆脱贫困县中的贫困镇称号了,说不定整个镇子都能起死回生。
他得到的消息要比郑鹏多,知道捐款人是点名道姓,说捐给杨沟村的,杨沟村这两年有什么变化,镇上的领导因为杨国峰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些大人物他们硬凑也凑不上去,还不如和杨国峰交好。
总而言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杨沟村那边的路先修。
而且镇上已经在和县里沟通了,打算整合东海镇十三个村子,找到村庄特色,努力发展其他村庄,到时候把整个东华镇作为一个整体,大力跟上现代化发展,推动经济建设。
这些大饼把杨国峰的心口撑得满满的,让他心里火热火热的。
要是东华镇真能发展起来,村子里的人肯定都会回来的。
杨国峰骑着电动车回去的路上,感觉心里美滋滋的,就连炽热的太阳都浇不灭他心里的快乐。
回去的路上,杨国峰还遇见了杨明远的新老师,闫玲玲,专门停下来和闫玲玲打招呼。
闫玲玲来镇上集市买菜,和刚开始认识她相比,她现在已经很自然地融入到镇子上略显落后的生活,杨国峰没少听村里的小孩夸奖闫玲玲,说她是个负责人的,很好的老式。
对孩子们非常关心。
要知道小学里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老人家带大的孩子,多少在生活上不是很仔细,闫玲玲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还会帮一些孩子剪手指甲,监督他们洗澡,还会时不时做家访。
孩子们知道谁是真正对他们好的,能感知出来,而闫玲玲确实是这些年来最负责的老师。
闫玲玲看见杨国峰,也非常高兴:“杨书记,来办事吗?”
杨国峰笑着点头,“办点小事,闫老师放假没回家吗?”
闫玲玲不是东华镇的人,应该是市里面的。
按理说放暑假她应该回自己家了呀,毕竟村里的日子还挺苦的。
闫玲玲买了一些肉,好像还有附近村民自己酿的米酒,她说自己已经回过家了,待了几天,这才刚来。
“夏天热,很多小孩都要下河玩水,虽然放假前给他们开会已经说过,不过我还是担心,就想着趁着暑假做做家访,刚好还能监督他们写作业。”
杨国峰心想,闫玲玲果然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啊。
他就喜欢这样年轻有理想的人,当即更加热情了,“你啥时候到我们村家访?要不先来我们村里吧,那群皮孩子一放开就跟猴子一样,成天就往水边跑,暑假作业估计都抛在脑后了。”
闫玲玲一听,果然答应下来。
“那我明日就去杨沟村做家访吧。”
杨明远那孩子确实调皮,不过也很懂事。
杨国峰给村里小孩美美揽了好事,和闫玲玲道别后,赶紧回村通知。
“什么!?闫老师要来家访?”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国峰当众宣布这件大喜事。
本来在美美吃饭的小孩子们,一听到这消息两眼一黑,哀声遍野。
“为什么要家访啊?我好害怕!我作业都没写完!”
“我不想老师家访啊!”
毫无疑问,学生和老师就像是老鼠和猫一样的天生敌对关系,一听到老师要来,哪怕是在暑假,也不耽误孩子们提心吊胆,饭都吃不香了。
很快这些孩子就被长辈拧耳朵了,“就该让你们老师多来来,也管管你们,成天谁都管不住了!早晚要上天!”
村里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在给夏芜干活。
村里老人们也都会来给夏芜干活。
在她这里吃饭就顺理成章了。
老人们都来了,小孩子也来很正常。
每天差不多有一百多人在水井小院吃饭。
光靠王月霞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夏芜又找了两个帮她准备这么多人的饭。
每天固定是两菜一汤,必定会有肉。
剩菜就给村里的猫狗吃。
时间一久,村里的老人容光焕发,村里的小孩健康皮实,村里的猫狗毛皮油光水亮的。
夏芜今天也在水井小院吃,天太热了,刘桂珍懒得做饭,一家人就到小院里吃。
也不是所有小孩都不高兴,起码初中生就不会有这些焦虑,他们反而站在长辈身边,教训小学的弟弟妹妹们,让他们端正态度。
夏梦这个不是这里学生的准高中生,就更不会有什么烦恼了。
考虑到闫玲玲要来家访,肯定要在这里吃饭,夏芜又找到借口可以吃鸡了,专家说,一百八十天的鸡最好吃,她在山上养的鸡刚好处于最好吃的阶段,当然要趁好吃赶紧吃。
夏芜也不是只知道吃,等鸡吃的差不多了,她还会继续补充鸡群,保证数量。
不然吃完了冬天吃什么呢。
一听到家访那天要吃鸡肉,孩子们又高兴了。
王月霞琢磨着新菜品,问大家要不要吃黄焖鸡,得到了村里人的一致赞同。
于是就决定吃黄焖鸡了。
夏芜问季云舟:“明天再给爷爷送两只鸡?”
季云舟摇头,“我先打电话问一下,上次爷爷说想来村里看看。”
王老爷子不想在白楼吃小锅饭,他也想来存库吃大锅饭,感受一下季老爷子口中的盛状。
听说王老爷子自打中风偏瘫之后,就很少出门,夏芜听他要来村里看看,很是高兴,又问季云舟王老爷子还喜欢吃什么,明天烧给他吃。
季云舟问出来了,王老爷子喜欢吃红烧肉,要那种老式红烧肉,很大一块,涂上蜂蜜先炸后烧。
夏芜想了想,怕王月霞做出来的不够好,她赶紧找出张大厨头的联系方式,问他明天有没有时间,来村里烧个饭。
镇上中学放暑假,张大厨头赋闲在家,他和儿子分家,老子和儿子分着干不同的事,张大厨头只干学校窗口,他儿子给人做宴席。
暑假忙,张大厨头偶尔会帮他儿子干点,但但多数时间,他都在家里听听戏,伺候伺候院子里种的瓜果蔬菜。
接到夏芜电话的时候,电视机里正放着《锁麟囊》选段:“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张大厨头一只手拎着水壶给多肉浇水,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接通电话。
夏芜说明来意,山上的土鸡可以吃了,土豆也熟了,员工们想吃黄焖鸡,这么多人,起码要杀十几只鸡,刚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想吃老式红烧肉,她就想到张大厨头了。
张大厨头咋舌,直呼夏芜对员工真舍得。
夏芜养的那一百多只鸡,张大厨头老早就相中了,不止他,马学庆这个老厨子早就看中了。
结果呢?夏芜根本不舍得多往外面卖!
要卖的话,山上正宗散养土鸡,起码也要两三百一只,十几只就是两三千……
夏芜居然就这么轻易要做给员工吃。
张大厨头心里滴血,他对夏芜说:“工钱我就不要你的了,你送我两只鸡怎么样?”
一顿饭六百块钱,但考虑到是要给一百多人做饭,夏芜答应了。
“行!”
张大厨头高兴呀,挂断电话也不浇水了,回屋找自己那些厨具去。
突然,他想到什么,拿出手机又给马学庆发条消息。
“杨沟村是不是又要办什么喜事啊?请我去烧顿饭,说是要做黄焖鸡和红烧肉,答应完事给我两只鸡,她答应给你什么了?”
张大厨头心机的很,明知道夏芜不会舍近求远让马学庆来烧饭,还非要这么明知故问。
实则就是炫耀。
不出所料,马学庆收到消息后,眼珠子都快羡慕掉了。
“这家伙烧菜技术不如我,也就比我强点,离得近,要是我在那边,人家怎么可能选他不选我,还叫他得意上了!”
马学庆一个上午都气呼呼的,越想越不是滋味,那可是正宗散养走地鸡啊!
香喷喷的!
“四儿,给我买票!”
夏芜还不知道自己一个电话又叫来一骨碌串子,她把朴爷也从山上叫下来,这会儿一老一少加上季云舟,正在鸡群会动的地方选鸡呢。
“那个好,肉多,绝对好吃!”
朴爷这双眼就像是猴子的火眼金睛,挑鸡没的说,要他说啊,夏芜养的这些鸡都不用挑,个个都好!
人比人气死人,朴爷每年都养鸡,最多一次投放两千多只鸡苗,不过他就一个人,又要放蜂子又要看鸡,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照料不周,鸡的死亡率也很高。
两千多只鸡苗,养一年下来,就六七十只。
不过能从那么恶劣的山上环境活下来的鸡,个个都是鸡王,吃起来没的说。
有人想要花几千块钱买朴爷养的鸡当做斗鸡,他不愿意。
他养的那些鸡太好看了,能在锅里贡献生命,但不能去跟同类争生斗死。
山上养的鸡没剪羽毛,会飞,一但发现要被捉,扑腾着翅膀就飞到树上去了。
捉鸡就成了困难事。
幸好朴爷是其中强手,凭借他的本事,夏芜顺利捉到明日要吃的鸡。
季老爷子来了,朴爷跟季老爷子是朋友,就算是社恐也得见一面朋友不是。
朴爷答应明天来山下吃饭,不过他吃完饭就得回去。
夏芜没有为难社恐老头,答应就是。
第二天一大早,捉回来的鸡被宰杀褪毛,正弄着呢,张大厨头背着厨具就来了,二话不说就蹲那开始帮着褪毛剖肚。
“鸡杂好啊,这些鸡杂还有鸡脚,我凑一凑还能再炒个菜!”
这会儿才七八点,可想张大厨头有多积极。
他算是王月霞半个做菜师傅,教会王月霞好多道菜,师傅来了,王月霞就退居二线打下手,检查备菜,干得热火朝天。
结果张大厨头来不到半小时,马学庆前后脚也来了。
王月霞惊讶极了:“马老,你怎么也来了?”
要知道马学庆离桐市可不近啊,这么大早赶过来,起码昨天就出发了。
张大厨头也很意外:“东家还真请你了啊?”
马学庆很想硬气地说是,可他确实没被邀请。
揉揉鼻子对王月霞道:“正巧,我打算来这边玩几天呢,怎么就碰到这老家伙也在这儿了?”
王月霞不明所以,高兴地道:“那你今天可真来巧了,中午烧好菜呢!”
她知道马学庆喜欢吃。
张大厨头看破不说破,好笑地看着马学庆。
这老东西!
为了口吃的是真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