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零霸王花 > 第二百八十章 人间烟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是没想到,你还能推的动倒骑驴。”柴米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得直接累爬蛋了呢。”

宋秋水洋洋得意:“嘿,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宋秋水……”

宋秋水吹了半天,总结就是她很厉害。

柴米听着宋秋水吹牛,自己心情也好了很多,身体都不那么乏累了:“对对对,我们家秋水最厉害,牛逼。”

宋秋水神采奕奕的,虽然自己都累蒙圈了,但是听的柴米夸自己,她还是很受用的:“哎呀,一般般。一般般……不要总夸我,我容易骄傲。刚刚差点腿软,把车给扔了……后来琢磨我要挺不住,你这一车东西就废了,不得赔好多钱。为了小钱钱,我挺住了。”

“这次赚钱了,我给你买只大鹅吃。”柴米忽悠宋秋水:“我们那条街边子上那家,养的几只大鹅,看着就好吃。我给你安排大餐,咱们吃一顿铁锅炖大鹅。”

“那玩意好吃吗?我觉得还是排骨炖猪蹄子好吃。”

“好吃。炖的越久,越好吃。”

两个人又休息了一会儿,天都大亮了,估摸都有六点半了,于是二人不再休息,抓紧起身赶路。

又走了一段路,这才到了那家加油的地方,柴米花了钱把倒骑驴的油给加满了,两个人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这才骑着倒骑驴,继续走。

“哎呀,还是坐车舒服。这以后,你也买个像刘三那种小货车,有车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多爽。”

“赚钱了的。我昨天买个冰柜,我妈都磨叽我半宿了,再买个小货车,我妈能把我吃了。”

“唉,我就是没钱。我有钱,我给你添两万……”

柴米皱眉:“秋水啊,咱们不吹牛逼,能死不?你说的靠谱点。”

宋秋水嘿嘿一笑:“我能给你添二百。嘿嘿嘿……多了真没有了。”

“别添了,再添你家也得砸锅卖铁了。”

两个人说说笑笑,就进了工业区里边。

早晨人不多,里边几个厂子门口都是静悄悄的,没啥动静,也没几个人。

又往里边走了一段路,才零星看着几个卖早点的。

包子,油条,鸡蛋饼一类的。

顾客也不多。

直到了陈醋厂和紫砂厂附近,人才渐多。叫卖声此起彼伏的……全然没把厂子里边不让工人出来吃饭的规模当回事。

还有的工人说呢:“呵呵,老子特么的上晚班,早晨下班他们不敢管,又不是中午,厂子还能管的住我们?”

“嗯,食堂的吃的实在太难吃了。狗都不吃啊……”

“我看你平常没少吃……”

“你特么找茬是不是……”

随后几个人还打起来了……

柴米自然没功夫看他们打架,自己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把倒骑驴停好了,和宋秋水一起把摊子,就给支了起来。

由于第一次来这摆摊,周围的摊位都是有客人的,几乎都是厂子里边的工人,不过柴米这边却是空空荡荡的。

不过柴米倒也不急,这里比不得集市。

集市属于人来人往的那种,哪怕是卖的吃的,大家也不会用特殊的眼光去看待谁。只要价格合理,那便会有人买。

但是厂子附近,肯定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很多人吃一个摊位也许吃了很久,一年半载或者更久,他们会有自己熟悉的摊位,会吃自己想吃的东西。

就像饭馆一般,其实性质差不多的。

柴米就属于第一天开张,暂时没有顾客,也是正常的。

“给我来碗苞米碴子粥,这一宿夜班给我上的,脑瓜子嗡嗡的,都快找不到北了……再给我来一碗馄饨,热乎的吃……”

“给我来十个包子,要酸菜馅的。好几天没吃了,正好一会回家带给我闺女吃……”

“给我来一个煎饼,不要鸡蛋,不要果子,不要香菜,对了……不要酱……”

“这位同志,你意思就是买一根大葱?你特么找茬的吧……我这是卖煎饼的,不是卖大葱的……”

“顾客就是上帝……”

“去特么的,我信如来……”

都是一群糙人,说起话来,也是糙话。

这里的工人,普遍工资相对高一些,可以达到三十到五十这个范畴。一是由于是体力活,本身工资也不低,二是因为多数都是十二倒十二点班,上起来特别累。

在农村,能找到活就不错了,来这里的多数都是有点手艺的老师傅了,赚的多一些也正常。

当然了,这里也算是县里最富裕的地方了,比其他地方赚的多,也是正常的。

起码,要比农村多出来很多很多。

农村人,土里刨食,能养活自己就很艰难了,物价也低点离谱。消费力也很低……

同样的东西,如果在三家村,就会便宜一些。

但是进了县城,就会贵很多。

柴米来之前就过来走动过,这边的苗条都是三块五一碗了。而在赶集的时候,那边的苗条,只有一块五一碗。

还是同一个人卖的……

这特别像后世的某些高档餐厅,外边的馒头一块钱或者五毛钱一个,但是那个东贝的餐厅21块钱……

还是预制的馒头……

是一个道理。

同一个东西,会随着地方不同,而价格不同。

周围的人也发现了柴米这个新的摊子:“老板,多少钱一碗。”

“肉的六块钱,素的四块。”

周围的人一听,顿时感觉价格很实惠。毕竟啥馅没有的苗条,还三块五呢,这热气腾腾的饺子才六块,一点都不贵。

良心价。

这边工人赚的多一些,又是体力活,还要熬夜。人累的时候,就想着吃点好的。

特别是东北这边。

赚钱为了什么?

大部分赚钱自然是为了吃吃喝喝,人前显圣了。

而这群重体力活的汉子们,就为了赚点钱,吃点好的。

可能,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吧。

“给我来一碗。”一个工人大脑袋的说道:“有没有白酒?”

“有的,一块钱一杯,二两的杯。”柴米笑着说道。

“来一杯。”

大脑袋的工人拿着饺子和酒,就坐到旁边支起来的小桌子上吃了起来。

吃了第一口饺子……

好吃。

吃了第二口饺子……

妈妈的味道。

吃第三口饺子,大脑袋工人就着酒,那眼泪哗啦啦的就下来了……

嗷的一嗓子:“妈……”

这一嗓子太突然了,把周围吃饭的人都干蒙圈了,纷纷看向大脑袋的工人。

这大哥热泪盈眶的,咧着嘴就哭了起来:“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了,这和我妈包的饺子一样好吃......我想我妈了,可是我妈都走了十几年了......妈,你在那边过的好吗?”

他说着,竟然又要了一碗饺子,上边放着筷子,自己吃一碗,看着另外一碗,嗷嗷哭。

一面哭,一面说饺子好吃。

周围的人看这大脑袋大哥哭的这么真切,纷纷买一碗尝尝.......

结果......

不一会的功夫,就哭了一群人。

都想起了自己的老母亲......

宋秋水都懵逼了,一脸茫然的小声问柴米:“不是......姐们,你特么花多少钱请的托啊?这特么二十个人吃饭,十六个想妈的?一个个的,都说是妈妈的味道,这也......”

不仅离谱,还有点吓人啊。

“问题,你要请托,你告诉我啊,我让我爸爸也来哭几嗓子来......”

“拉倒吧你,你奶奶还在呢,你爸爸怎么想起妈妈的味道?”柴米白了一眼宋秋水。

“问题我奶奶都瘫吧好多年了,早就不会做饭了啊。哎呀,不对,你还真是请的托?”

柴米满脸的无语:“你看我是像请托的人吗?”

柴米真的没有请托,这群人吃着好吃,吃着吃着想起了妈妈的味道,她也没什么办法啊。

“那他们还真是没吃过什么好猪肉啊。”宋秋水撇撇嘴说道:“吃个饺子,我经常吃,我都没想起了我妈,他们可好......”

柴米倒是不太奇怪,她自己包的饺子确实好吃一些。

前世的时候,柴米在饭店打过工,包过饺子,所以她包的饺子皮特别薄。

人们都说饺子皮薄馅大的好吃,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擀饺子皮的时候,是很难把饺子皮弄的很薄很薄的。

这其实是个很技术的技术活。

现在这个时代,饭店没怎么普及呢,虽然有一些小的饭馆或者是饭店,但是多数都是公家的。

他们多数的主食还是馒头米饭,很少有卖饺子的。

就算是在这个工业区这边的摊子,卖饺子的也是独一份。

包饺子太费时间和精力,做别的饭食就会简单很多,没什么门槛。

这群工人,多数的时候还是吃食堂的,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就算是回家,恐怕也是很难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包饺子一类的,所以很多人确实很久没有吃到饺子了。

当然了,柴米确实包的饺子好吃。

“真是太好吃了,我特么以为那个人是托呢!”

“我一开始也以为那家伙是托,这饺子谁没吃过?还特么吃哭了,没想到是真的好吃到哭......哇哇哇哇.....我妈都死了三十多年了,我逢年过节就想我妈,我就知道我小时候,我妈包的饺子,那咬碎了给我吃......可是,我长大了,我妈却没了.....含辛茹苦给我养大了,给我娶媳妇,帮我媳妇哄孩子,之后......累的,人没了....哎.....”

说到情深之处,众人都是眼泪汪汪。

周围的摊子,正吃饭的人看见了,也都过来,结果你一碗我一碗的,不到十几分钟,柴米的饺子就卖光了。

“老板,来碗饺子。”

“大哥,这个真没有了。”柴米摊手表示自己的饺子是真没了。

“那不行,凭什么他们买到了,我买不到?要不你再给我包几个,我加钱.....”

“大哥,加钱也真的没有了,现在只有饺子汤了......”

“那给我来一碗饺子汤,我给你一块钱,咋样?”

“行。”

不一会的功夫,饺子汤都卖了......

柴米也是有点惊讶卖的这么快,其实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包的饺子虽然还不错的,但是不至于连汤都卖了......

其实这可能是和吃饭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这群工人,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厂子的食堂吃饭。大家对于食堂都不陌生,那就是大锅饭,好吃指定是谈不上的,也就是能吃。

甚至介于能不能吃的下去的地步。

这群人,确实没咋“吃过猪肉”……

所以,从清汤寡水的吃的,突然换成了好吃的饺子,多少有点激动,也是正常的。

而且一般来说,来这边摆摊的也都是二把刀子,真要是大饭店的大厨,也不可能出来摆摊不是?

所以,这群摊主,也多是一些鱼龙混杂的人,他们多数也就是在家做做饭,之后看可以赚点钱,便出来摆摊了。

做的好吃指定谈不上,也就是家常的味道。

要是做的好吃,谁会跑这来?他们指定会选个比较稳定的厨师的工作,会更好一些。

要知道这个时代,自由职业可是和铁饭碗的工作是没法比的。

铁饭碗的工作,说出去就会体面。

哪怕赚的少一些,但是生活足够体面。

就比如柴有福……

而身位底层的工人,多数就是养家糊口罢了。做着最累的体力活,吃的不太好吃的食堂,每天像头猪一样,有的吃就不错了。

所以,这边的吃的,哪怕不太好吃,也有人买。

毕竟,再难吃,能有食堂的难吃?

食堂那群厨子,天天土豆大白菜。

问题,他们连菜都懒得洗,干脆就直接随随便便的冲个水,随后就切吧切吧扔锅里了。

东北多数的时候,吃的是大锅菜。

就是萝卜白菜土豆豆角子,一炖。能有点油腥就不错了……

有肉都是过年了。

“今天没少赚……”宋秋水回去的时候贼开心。

来的时候,费劲巴拉的花了一个多小时推着倒骑驴来的。

结果,十来分钟又卖光了。

比赶集还特么快。

所以宋秋水特别开心:“柴米今天赚了多少?照着这个速度,我感觉你成富婆,指日可待啊。”

柴米嘿嘿一笑:“没少赚。具体我还没算呢,不过笼笼统统的差不多得二百出头了。哎呀……这个早知道赚钱这么好赚,我早点来做生意啊……我还傻乎乎的和我们家那几个废人吵架呢,有那个功夫搭理他们干啥呢,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