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将军不敢骑白马 > 第203章 秘密会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崎引着三人穿过喧闹的街市,来到一处门面不甚起眼、却颇显清静的酒楼前。

他显然是这里的熟客,刚迈过门槛,柜台后的掌柜便亲自迎了上来。

不等他开口寒暄,杨崎已摆了摆手,语气熟稔地吩咐道:“老位置。”

“一直为您留着呢!”掌柜连忙躬身引路,“新进了些上好的龙井,给您沏一壶?”

“嗯,”杨崎脚步未停,径直踏上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又似想起什么,回头自然地说道:“再加一份蜂蜜南瓜糕。”

话毕,他自然地将头一扭,看向陈杨舟,“你应该喜欢吃些甜的吧?”

陈杨舟微微一怔,随即唇角轻扬,颔首应道:“嗯,喜欢的。”

沈尽与谢执烽听到两人这番对话,不由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光中读出了同样的诧异。

雅间设在二楼廊道最里处,安静隐蔽。

支摘窗被推开,恰好能望见院内几株晚开的绣球花,在夏末的风里依然团簇如云。

走进雅间后,陈杨舟几乎是下意识地顿住脚步。

她目光细致地扫过梁柱、屏风与帘幕,连角落阴影处都未放过,谨慎地检查是否可能藏人。

——实在是被“蝴蝶客栈”搅得心神不宁,她总觉得会有耳目会潜伏在四周。

杨崎并不打扰,直至她神色稍缓,才低声解释道:“此处仍是杨府私产,内外都是自己人,大可放心。”

陈杨舟听罢,心中一松。

正在此时,门外一阵轻响。

“谁?”杨崎扬声问道。

“是小人,为您送茶来了。”门外响起小二恭敬的应答。

“进。”

小二应声推门而入,手托黑漆茶盘,上面是一套素雅的青瓷茶具。

他步伐轻稳,将茶盘小心置于桌案中央,并未多看一眼席间众人,只微微躬身道:“您慢用。”

陈杨舟执起青瓷茶壶,姿态自然地为大家斟茶,随口问道:“许久未见苏将军了,他近来可好?”

杨崎接过茶盏,唇角微扬:“他眼下正忙着整顿京畿防务,怕是没机会见面了。”

陈杨舟轻轻点头。

苏将军于她有知遇之恩,若能见上一面自然极好,若是见不上,倒也罢了。

时局如此,许多事早已不由人愿。

小二识趣后退,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门重新合上,窗外可见两名亲兵肃立的身影守在廊下,气氛一时肃静。

见闲人已退,杨崎神色一正,开门见山道:“陛下近况如何?东西可递上去了?”

沈尽与谢执烽闻言皆是一怔,彼此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什么东西?

陈杨舟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放在桌上,“此番入宫,并未得见陛下。是太后代为接见的。”

这话一出,原本安静坐在一旁的三人,脸色瞬间皆变。

“怎会如此?”杨崎身体前倾,声音压低却难掩其中的急迫,“这不是陛下亲自下旨传召你的吗?怎么会避而不见?”

“太后声称陛下龙体欠安,一切事宜暂由她代为处置。”陈杨舟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

“可还说了哪些?”谢执烽追问道。

陈杨舟深吸一口气,整理自己的思绪,随后缓缓开口,将殿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三人。

“你是说,太后同意派兵助你?”杨崎眼睛一亮,紧接着追问。

“不错,”陈杨舟点了点头,“说是和程阁老的预想一样,但很奇怪,昨日去内阁的时候,程阁老没有说过这个事。”

“怕是昨日你没有同内阁说起准备埋伏拓跋哲一事,程清风才未在当场说起此事?”沈尽沉吟片刻,推测道。

“多半如此。”

陈杨舟口中应着,但心中的疑虑却并未完全消散。

太后突然代见、迁都之议再起、陛下龙体欠安不见内臣、还有程清风……

她隐隐觉得,这几个线索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陈杨舟沉默片刻,再开口时声音更轻,却如石子投入静水:“自出宫后,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你们说,陛下会不会已凶多吉少?”

杨崎脸色一沉,缓缓点头:“不是没有可能。陛下自登基以来勤于政务,从未称病这么久,更不至于连内臣都一律不见。这不合常理!”

“太后和陛下的关系如何?”陈杨舟轻声问道。

“陛下与先太子皆由太后抚养长大,感情深厚,情同母子。陛下曾不止一次公开感念太后恩德,太后也时常亲手熬制羹汤,送至御书房……表面看来,母子之间确无嫌隙。”

杨崎说着,话音戛然而止,猛地看向陈杨舟,“你是在怀疑……?”

“我只是觉得,与太后一番对谈下来,处处合情合理,却总觉有一丝说不出的异样。”陈杨舟迎上他的目光,声音压低,“我甚至在怀疑……太后会不会如同前朝的吕后一般……”

说着,她指尖轻轻在颈间一划,动作很轻,意思却极其分明。

“绝无可能!”杨崎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驳,但话音未落,他自己却猛地顿住了。

这深宫朝堂,何来什么绝对之事?若真是如此,许多蹊跷之处反倒有了解释——为何突然急于迁都?为何偏偏此时传召舟儿进京?

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足以令无数人迷失心性、骨肉相残。哪怕不登大宝,幼帝登基垂帘听政,也是无上权力。

这样的事,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想到此处,一股寒意无声地攀上杨崎的脊背。

“不管可不可能,此事暂且到此为止吧。”陈杨舟轻轻呼出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当务之急,是拓跋哲那边的事。”

“嗯,此事交给我来办,我会设法寻个稳妥的机会,看能否接触到陛下。”杨崎沉稳地点点头。

陈杨舟抬眼看他,目光中流露出信任:“好,一切小心为上。”

“放心。”杨崎应道。

沈尽与谢执烽静听二人对话,心中骇浪翻涌,只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弥漫开来——

这一夜之间,二人之间为何突然如此信任默契?甚至连这等大逆不道的猜测都毫不避讳?

他们自然不知,昨夜陈杨舟已与杨府相认。只不过此事关系甚大,为免节外生枝,双方都心照不宣地并未声张。

“昨日托您查的事,可有进展了?”陈杨舟望向杨崎问道。

杨崎神色一凛,当即从袖中取出一卷细致封好的纸笺,推向桌案中央。

“我已连夜派人多方查探。此人自断腿之后便极少露面,行踪极为隐蔽,几乎不留痕迹。这些……只是早年间零星散落的记载,内容不算多,却也未必全无价值。”

他抬眼看向陈杨舟,语气郑重:“后续若再探得什么消息,我定遣快马第一时间送至你手中。”

“有劳小杨将军费心。”陈杨舟郑重接过。

谢执烽见状,也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声音平稳却清晰:“我这边也有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