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后,忙碌而略显沉闷。窗外,初冬的薄雾笼罩着城市,天空是均匀的灰白色。副市长办公室里,秦风刚结束一场关于文旅项目资金协调的会议,正揉着微微发胀的太阳穴,准备审阅下一份文件。案头的工作日志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期雾江生态文化长廊的推进事项、与各方的沟通要点,以及一些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就在这时,桌上那部用于私人联系的手机响起了舒缓的铃声。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号码,区号显示为华清大学所在区域。秦风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有所预感——算算时间,也确实该来了。

他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语气平和:“喂,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温和且语速适中的女声:“您好,请问是秦风副市长吗?”

“我是,您哪位?”秦风应道。

“秦副市长您好,冒昧打扰。我叫李慕雪,是华清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建明教授课题组的助理。”对方的自我介绍简洁明了,带着校园里特有的书卷气和礼貌,“受林教授委托,给您打这个电话。”

“林教授?”秦风的声音立刻带上了敬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惭愧。林建明教授是他攻读在职mpA时的导师,学术造诣深厚,为人严谨而亲切,对他这位工作繁忙的学生一直颇为关照,时常提醒他学业不可荒废。“李助理您好!林老师最近身体还好吗?劳烦您代我问候。”他首先关切地问道,这是学生对师长应有的礼貌。

“林教授身体很好,谢谢您关心。”李慕雪的语气也显得更亲切了些,“教授主要是关心您的学业进度。他注意到您上一阶段的课程已经完成,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您个人的学习计划,现在是时候集中精力推进学位论文工作了。教授希望您能近期抽空回学校一趟,当面讨论一下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初步研究框架。年底前最好能确定下来,以便后续开展研究和撰写。”

原来是为了论文的事。秦风顿时心生惭愧,更有一种“该来的总算来了”的感觉。这段时间沉浸于江泉的繁杂政务,尤其是文旅项目和雾江治理的千头万绪之中,确实将学业进度稍稍搁置了。导师的提醒来得正是时候,既是督促,也是关怀。

他连忙诚恳地回应:“哎呀!真是抱歉!李助理,非常感谢您的提醒,也请您务必代我向林教授表达我最诚挚的歉意!这段时间基层工作确实繁杂,节奏很快,一不小心就把论文的事给耽搁了,实在不应该!给老师和您添麻烦了!”他的道歉发自内心,语气中充满了对疏忽学业的懊恼和对导师关怀的感激。

“您太客气了,秦副市长。林教授非常理解您工作繁忙,但他也常常叮嘱我们,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论文选题若能扎根于您的实际工作,往往更能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李慕雪的话语得体而充满善意,很好地传达了导师的意图,“所以教授特别希望您能回来一趟,结合您当下的实践,好好聊聊选题方向,他也好为您把握一下学术规范和研究深度。”

“是是是,林老师说得对!实践出真知,我确实在工作和调研中有很多感触和困惑,迫切需要老师的指点。”秦风连声应道,这话半是客套,半是真实想法。处理江泉的实际问题,确实让他对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产生了不少疑问。“请您和林老师放心,我立刻开始梳理手头的工作和思路,尽快协调出时间,回学校当面向老师汇报请教,绝不耽误论文进度。”

“好的。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和一些初步的沟通要点,我稍后通过学校的官方邮箱发给您。请注意查收。”李慕雪办事十分周到,流程清晰。

“太好了,非常感谢!我一定仔细阅读,认真准备。”秦风感激道。

通话在友好、高效且完全符合正常学术程序的气氛中结束。放下电话,秦风不禁深吸一口气,靠在了椅背上。导师的督促像一剂清醒剂,让他从日常繁忙却可能陷入事务主义的政务中暂时抽离,意识到学术研究这份同样重要的责任,以及“学生”这个身份带来的反思和提升的机会。

他立刻在电子日程表上醒目地标注了“论文选题研讨”的待办事项,并设置了提前提醒。然后,他拿起手机,给导师林建明教授编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言辞恳切:

“林老师,刚才李慕雪助理来电,传达了您的关心和指导。学生深感惭愧,近期忙于基层事务,疏于学业汇报,论文进度滞后,劳您挂念,实在不该。您的提醒非常及时,学生定当谨记,尽快妥善安排工作,回校当面聆听您的教诲。您布置的思考题,我会认真准备。恳请您保重身体。学生秦风敬上。”

短信发出后,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似乎又多了一分——既要处理好政务,也要完成好学业——但方向却更加清晰。这两者本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将工作中的实践反思升华为学术研究,既能完成学业,或许也能为实际工作带来更深的洞察和更系统的思路。

窗外,天色依旧灰蒙,但秦风的心绪却渐渐明朗起来。一次正常的师门联络,一次常规的学业督促,却意外地成为他梳理江泉工作、寻求理论提升的一个契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带去华清,向导师求教了。这不再是一项负担,而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沉淀与充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