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市委常委会关于张伟、王建国两位同志任职推荐的决议,如同一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江泉市政坛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平息,更为关键的一步已然紧锣密鼓地展开。这步棋,将决定江泉新政府班子拼图的最终落位,也关乎周海洋与秦风的政治布局能否顺利实现。按照组织程序,市委的推荐意见必须上报省委,由省委组织部进行考察、省委常委会最终审议批准。因此,赴省城向省委主要领导进行当面汇报,便成了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这次汇报,绝非简单的程序性走过场。它是一次面对面的政治交底,是对江泉市委识人用人眼光和原则的集中检验,更是周海洋和秦风作为江泉党政一把手,向省委展示新班子施政思路和用人导向的关键机会。汇报的成败,直接影响省委对江泉新班子战斗力的判断和信心。

常委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周海洋书记的办公室。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映照在深红色的地毯上,气氛严肃而专注。秦风应约前来,与周海洋进行赴省汇报前的最后一次磋商。

秘书早已将准备好的汇报材料放在茶几上,厚厚一摞,内容详实。周海洋没有急于翻看材料,而是端起茶杯,目光深邃地看向秦风:“秦风同志,省里这一关,我们必须过好,而且要过得漂亮。王力书记刚到任不久,对我们江泉的班子配备格外关注。这次汇报,既要讲清楚推荐理由,更要透过人选,传递出我们江泉新班子想要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决心和思路。”

秦风深以为然,点头道:“周书记,我明白。推荐张伟和王建国,不仅仅是填补职位空缺,更是我们落实‘绿色发展、民生优先’战略的组织保障。向省委汇报,关键是要把这一点讲透彻,让省委看到我们选人用人的战略考量和工作延续性。”

“没错。”周海洋的手指轻轻敲击沙发扶手,“汇报的重点,要放在人选与江泉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上。张伟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打破旧有发展模式、培育新动能至关重要;王建国的稳重扎实,对于稳住农业基本盘、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要让省委领导感觉到,这两个人选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最优的组合方案。”

两人就汇报的基调、重点、可能遇到的提问以及应答策略,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深入探讨。他们仔细推敲每一个措辞,预判省委领导可能关心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对张伟相对年轻可能带来的经验质疑,以及王建国年龄偏大可能带来的活力不足的看法,都准备了充分的解释和论证依据。力求做到逻辑严密、理由充分、实事求是。

下午,两辆黑色的轿车驶出江泉市委大院,直奔省城南州。周海洋和秦风同乘一车,车内气氛凝重,两人大多时间都在沉默思考,偶尔就某个汇报细节低声交换意见。他们都清楚,此行肩负着整个江泉市委的信任和重托。

抵达南州,入住省委招待所后,周海洋第一时间与省委办公厅取得了联系,确认了第二天上午向王力书记汇报的安排。一切都在高效而低调的氛围中进行。

当晚,周海洋和秦风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再次逐字逐句地审阅、打磨汇报提纲,反复模拟可能出现的问答场景,确保万无一失。灯光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和坚定。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周海洋和秦风准时出现在省委大楼王力书记办公室外的接待室。秘书陈默早已等候在此,见到二人,立刻迎上前,态度恭敬而不失分寸:“周书记,秦市长,书记正在里面等你们,请随我来。”

走进王力书记宽敞简朴的办公室,一股庄重严肃的气息扑面而来。王力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批阅文件,见到他们进来,便放下笔,脸上露出一丝温和而威严的笑容,起身从办公桌后绕出,与周海洋、秦风一一握手。

“海洋同志,秦风同志,辛苦了,坐。”王力示意他们在靠窗的沙发落座,陈默悄无声息地奉上热茶后,便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没有过多的寒暄,王力直接切入主题:“听说你们江泉的班子调整有了初步方案,今天来,主要是听听你们的具体考虑。尤其是对新提名人选,海洋同志,你先谈谈吧。”

周海洋身体微微前倾,神态恭敬而沉稳,开始汇报:“王书记,根据江泉工作实际和班子建设需要,经市委常委会充分酝酿、民主决策,我们郑重向省委推荐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同志作为市委常委、副市长人选,推荐市农委主任王建国同志作为副市长人选。”

他首先宏观阐述了此次人事调整的总体考虑,强调这是为了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政府领导经济工作和“三农”工作的专业力量,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民生优先的决策部署。接着,他重点介绍了张伟和王建国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推荐理由。

周海洋的汇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介绍张伟时,他着重强调其在高新区工作中展现出的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对新兴产业的深刻理解,指出其是推动江泉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攻坚力量;在介绍王建国时,则突出其丰富的农业农村工作经验、扎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深厚的农民情怀,认为其是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可靠人选。整个汇报,始终紧扣江泉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

周海洋汇报完毕后,王力书记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秦风:“秦风同志,你是市长,将来要直接领导政府班子,你对这两位同志怎么看?尤其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推动你的施政纲领落实?”

这个问题直接而关键,是对秦风用人眼光和领导能力的现场考核。秦风迎接着王力的目光,从容应答,语气诚恳而坚定:“王书记,我完全赞同周书记的意见和市委的推荐。从我主持市政府工作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张伟同志的优势在于‘破局’,他能为我们打破传统路径依赖、闯出绿色发展新路提供强劲动力;王建国同志的优势在于‘稳盘’,他能确保农业农村这条战略后院稳固有序,为整体改革创造稳定环境。两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将极大增强市政府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我将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同时注重搞好班子团结,确保形成‘1+1大于2’的效应。”

秦风的回答,既表达了对市委决定的坚决拥护,又展现了作为市长对班子建设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工作的清晰规划。

王力书记认真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待二人汇报完毕,他沉吟片刻,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张伟同志开拓精神强,但处理复杂矛盾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如何?王建国同志经验丰富,但创新意识和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会不会有所欠缺?你们市委在考察中,对这些方面是如何把握的?”

周海洋和秦风对此早有准备,他们结合具体事例和数据,一一进行了坦诚而有力的回应,既承认人无完人,客观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不足,更着重强调了组织上将如何加强培养和提供支持,帮助其扬长避短。

听完解答,王力书记的脸上露出了较为满意的神色。他身体微微后靠,语气凝重而充满期望地说:“海洋同志,秦风同志,你们市委提出的这个人选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路是清晰的,理由也是充分的。省委原则上赞同你们的考虑。配齐配强班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干事创业。江泉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民生优先、绿色发展’这条路选对了,但走起来不容易,需要强有力的班子来支撑。”

他特别强调:“选人用人,导向至关重要。你们推荐张伟和王建国,体现了注重实绩、注重基层、注重匹配度的导向,这很好。下一步,省委组织部门会按程序进行严格考察。希望你们江泉新班子配备到位后,能够迅速形成合力,聚焦发展,心无旁骛地抓落实、求突破,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向省委和江泉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请王书记放心!”周海洋和秦风几乎同时起身,语气坚定地表态,“我们一定坚决贯彻省委的指示要求,全力配合组织考察,并以此次班子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奋力开创江泉各项工作新局面,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和重托!”

王力书记也站起身,与两人再次握手:“好!我相信你们。回去后,工作不能等,要抓紧推进。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省委报告。”

走出省委大楼,南州的阳光正好。周海洋和秦风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后的坚定与沉着。这次汇报,达到了预期效果,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初步认可,为最终的成功批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返程的车厢内,气氛轻松了许多。周海洋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片刻,说道:“省委这一关,我们算是过了重要一程。接下来,考察环节要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政府那边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雾江治理和民生实事,要加快推进,不能有丝毫松懈。”

“我明白,周书记。”秦风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中已然在规划着班子到位后的工作布局,“回去后,我立刻抓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