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习习,天地渐暖。
少女立在祠堂院里的高台处,第一回以这般视角,正式面朝大伙。
她的声音清如泉水,亮而干脆。
谷场下方的众人,在她到来的瞬间,万物一寂。
“村长说的对,这次进山,除了野猪,老天爷还赏了咱们另一份厚礼。”
宋小麦嘴角微扬,落地有声:“是一片,成片,连绵的山薯!”
她的话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滔天巨浪。
村民倒吸一口冷气,无数目光骤然发出狂喜的光芒!
山薯!竟然真的有山薯!
“老天爷开眼啊!”
“有了山薯,咱们大伙不又能再赚一笔了!”
“小麦丫头,你们没看错吧,真的是山薯吗!”
看着村民目中升腾起的火热,感受到众人几乎快要燃起的渴望,宋小麦微微抬手,压下躁动不安的喧哗。
“没错,就是山薯!”
“而且是比之咱们后山挖出的那些,品相还要好的山薯!”
她话头微顿,一一扫过众人:“想必再没有谁,比咱们村,更明白此物价值了吧?”
“明白明白!”
“那哪有不晓得的!”
人群里一激动的满脸通红的汉子,猛地挤到前面,高声喊道:“小麦丫头,是不是需要大伙跟着你一起进山,把那成片的山薯窝子,全给它挖回来!”
“俺王武第一个报名!”
“对对!挖出来,俺也报名!”
王武的话立刻点燃村民的热情,群情激昂,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报起自己的名儿,仿佛晚上一点,就要被别人夺走进山的机会一般。
“王叔。”宋小麦笑道:“山薯自然是要挖的。”
“但,后山深处的凶险,若咱们就这般一窝疯的冲进去,再遇上什么兽群怎么办?”
“这回是野猪群,下回会不会就成了狼群?”
“到时候,咱还能如这次一样幸运吗?”
她的话如一盆冷水,将众人浇了个透心凉。
野猪群就够吓人了...要是那眼冒绿光的狼...
天老爷...不敢想...真不敢想...到时不知谁吃谁了!
村民愣在原地,一时无言。
进山有危险,不进就得不到山薯,难不成...还能让这妮子带着原来一帮人,将山里的薯全挖回来,再分给大伙不成?
...人家肯给,他们也没那脸皮要啊!
望着众人游移不定的面色,宋小麦却没急着解释,反问道:“如何挖薯暂且不提,且问大伙一句,若将山薯全挖了回来,然后呢?”
然后?
还能有啥然后,自是卖掉啊!
宋小麦道:“如今山薯的价格可不比从前,大伙冒着生命危险挖来的东西,就为了赚那几十上百个铜钱,这笔买卖,当真划算吗?”
这...
村民怔愣,一时语塞。
“小麦丫头,那你说,这事该咋办!”有人急声喊出:“深山,咱一般人进不去!就算侥幸进去了,挖来的山薯除了贱卖,还能有啥出路?”
宋小麦笑道:“这,便是接下来,我要跟大家细说之事,关乎咱们另一桩“共福”大业。”
“大伙想必都知道了,前些日子我家招工清理后山屋基之事。”
“现在不妨告诉大家,那地方,咱是准备用来建一座作坊的...”
“一座既属于我家,更属于咱们全村人的作坊!”
她抬手指向群山处:“而这作坊要做的大事...就是为了咱们即将挖回来的山薯!”
“如今山薯卖价不美,咱们挖回来后,不直接贱卖。我们要把它们,送进咱们的作坊里,洗净!晒干!磨成雪白细腻的山薯粉!”
“这粉...”宋小麦目光灼灼,望着村民眼中重新升腾起的火焰:“耐存耐放,不仅能当救命粮食,更是城里药铺、点心铺、大户人家厨房里争着要的好东西!”
“且最重要的,一斤山薯粉的价格,能顶的上现在市价好几十斤的山薯!”
“三斤薯出一斤粉,一斤薯现在市价五十文,一斤粉,却可卖得——四两银!”
啥!...四两银!!!
谷场瞬间轰然。
吃过山薯第一笔红利的村民,瞬间将心底算盘敲的震天响...最后得出结论,若将这山薯做成粉再卖,岂不跟他们当初第一次150文一两价格出售的山薯相差无几了!
而这薯粉...瞧着上方丫头的模样,却不是人人都会的...
如此说来,岂不是打算做成村子里独一份的买卖,到那时,可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夺走了生意!
这这...
“小麦丫头,你的意思是...老汉我咋还是没懂呢...”
“是说以后大家挖来的山薯,都可以放到你家作坊里制成粉再卖么?”
“那这制粉又做价几何?”
张有富的亲爷老张头挤出人群,浑浊的双目此刻闪烁不停,问出了大伙心中疑惑。
宋小麦微微一笑,朝对方摇摇头:“张爷爷,我先才不是说了么,这作坊,并非我一家拥有。”
说罢,她不再给众人太多消化震惊的时间,直接将当日对宋兴旺提出的“四股”抛了出来。
这一边,正好牵着马车来到自家老爷和夫子陈青山跟前的白英,本想提醒二人天色不早,该折返时,却见自家老爷前所未有的神情一肃,示意禁声。
二人目光怔怔,皆落在祠堂方向的丫头身上。
听得那方丫头脆生生的讲:“这第一股,代表的是咱们宋家村,如当初山薯得来的收益一般,归公中所有。”
“今后咱们可将此收益用于修桥补路,接济孤寡,或者...”宋小麦目光落在陈青山处:“开办学堂!”
“又或者...”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黄大夫:“请医问药。”
“做那些一家一户办不了,但对全村大有益处的大事!”
“第二股...”
宋小麦微微一顿,原本打算将此股平摊到村中每一户人家的,但是,她忽然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村中人多,各家各户情况不同。
有人勤快肯干,就有人松散惫懒。
若是平摊,岂不是勤快人吃亏,懒散人白得?
如此下去,必定会生出矛盾,难以长久。
思及此,她目中一定,再次开口:“这一股我欲将其分成一百份!”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