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旗-12导弹逼近到1公里范围内的时候,李干做动作了。

他猛地压机头开始俯冲。

从打开加力到现在,他就没有打算关闭加力。

两台涡扇-10b一直以军用推力工作着,推动着没有任何载重的歼-35更快地加速。

从大仰角爬升瞬间转变为几乎垂直的俯冲,两枚红旗-12导弹果然立即跟着转向,瞬间的过载在弹体附近形成了超音速的涡流,看上去像是被一团白雾包裹着。

而如此大过载的机动,让李干整个人的身体被惯性死死地压在座椅上,他的脸部因为巨大过载而出现变形。

在那个瞬间,最大过载超过了9个G。

李干竭力控制着不让自己进入黑视状态,同时也听到了机身结构出现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这是他判断过载超过9个G的原因。

因为此时他已经没有办法看清楚屏显上的信息了,只能目视外面,通过与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飞行状态。

01号歼-35在俯冲过程中轻松突破了音速,但地高也在迅速下降。

眼看着距离山谷底部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李干双眼迸发出了血色。

他的头部没有办法扭转了,只能猜测身后的两枚红旗-12的状态。

能不能逃出生天,在此一举!

李干猛然拉杆,把机头拉起来。

01号歼-35顿时从俯冲姿态转为平飞,继而机头迅速上仰转为大仰角爬升,其路线轨迹是一个V字。

这一次的过载更大!

机身结构疯狂地“嘎吱”响着,姿态的转变,使得战机的航速从超音速在极短的时间内降低,在V字的底部时,战机的姿态几乎是停止的!

在那个瞬间,01号歼-35两台涡扇-10b喷射出来的尾焰,已经喷射到了山谷底部的草地上!

也是在这个瞬间,红旗-12失的了。

在强悍的推力之下,01号歼-35从相对静止的状态开始加力大仰角爬升,在惯性的作用下,飞机的机腹朝前方山体逼近,眼看就要撞山。

李干已经在黑视的边缘了,他知道自己能够抗住9个G的过载,再多一些也不会出现当前这种状态。

因此,他敢肯定此时的过载已经突破了10个G!

机腹距离山体仅有几米的时候,机腹擦着树丛飞过,开始迅猛地垂直爬升。

两枚红旗-12导弹失去了目标,一头扎在了谷底爆炸。

01号歼-35快速爬升,迅速脱离山谷朝西飞去。

此时,陆军防空部队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打的可能是自己人的飞机。

但是,值班的官兵没有错,他们是根据战备规定做出的反应。

李干脱离娜拉山谷后,让飞机保持西南方向平飞,立即呼叫塔台,“塔台,我刚刚在娜拉山谷西端L弯遭到防空火力攻击,请核实一下,那里是否有部队驻扎!”

塔台上的指挥员闻言,人都傻了。

这他妈的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竟然让李干遇到了,要是李干给自己人打下来,那可就是世界笑话了。

基地塔台立即核实。

很快,塔台指挥员呼叫李干,“洞幺,已经核实,该处有陆军边防的防空部队驻扎,是防守娜拉山谷的部队。请报告你的情况!”

李干松了口气,是自己人就好,他立即扫了眼自检系统,等到最后结果出来,李干说,“飞机状态正常,燃油消耗多出三成,足够返航。”

塔台指挥员立即道,“洞幺,返航!”

李干却请示道,“塔台,我从娜拉山谷返航,从西到东再飞一次,请通知陆军防空部队放开通道。”

塔体指挥员无奈,当即道,“明白,洞幺,注意安全。”

没办法,李干的职务太高了。

别人开飞机要接受塔台指挥,李干则是反过来指挥塔台。

陆军防空部队那边很快得到了通报,他们都吓傻了,真的是自己的飞机,他们差点把自己的飞机给揍了下来。

得知那架飞机要原路返航,他们连忙把所有对空火力给锁了起来,没有命令,保险都不能开。

不过,雷达是一直在工作的,要持续跟踪友机的飞行轨迹。

可是,他们等了足足一个小时,雷达也没有任何发现。

直到上级通知,友机已经飞越娜拉山谷,恢复防空警备,他们才知道,那架飞机竟然已经飞过去了!

为什么雷达没有任何发现?

这个时候,所有官兵都知道了,那架飞机是隐身战机,他们普遍认为是歼-20,因为歼-20的名气太大了。

李干目视到了基地。

他呼叫塔台,“塔台,做好拦阻着陆准备。”

塔台指挥员都愣住了,按照计划,今天的试飞是弹射起飞常规滑行着陆。

李干说,“躲避红旗-12导弹的时候,我做了两个大过载机动,机身结构有异响。常规着陆无法测出包线,必须要进行拦阻着陆。”

塔台指挥员当即明白了,“收到,拦阻着陆准备!”

地勤人员迅速做好了拦阻着陆的准备。

有人会觉得奇怪,李干这是吃饱了撑的吗,放着安全保险的常规着陆不用,非要拦阻着陆,就为了凸显他的飞行技术高超?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说飞行员的工作是避免出错,那么试飞员的工作就是主动去找错,干的就是掉脑袋的活。

歼-35是舰载战斗机,在具备四代机的性能基础上,还要承受拦阻着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飞机的寿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动机寿命,另一种是机体寿命。

前者可以通过更换发动机来解决,但是后者就不行了,那就是得报废。

美国F-14的机体寿命是20年,按照美国海军的出动频率,平均每一架F-14每一年要进行380个小时左右的飞行,以平均2个小时一个起降来计算,每年就是190个起降。

换言之,机身结构的强度,要达到满足寿命期间3800次拦阻着舰的冲击。

事实上,能承受3000次拦阻着舰冲击已经合格的。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数据,根据使用强度的不同,飞机的寿命和机体结构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歼-35,李干提出的要求是,机体结构强度要达到3200次拦阻着陆冲击。

在经过了两次超大过载机动后,再进行拦阻着舰,能够充分地测试歼-35的机体结构强度。

李干精准地挂住了第二道拦阻索,01号歼-35在两秒钟之内,在短短的100米之内完全停下。

机身结构的“嘎吱”声直到飞机完全停下了,还在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