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长达二十七天的激烈战斗,第三次战役终于宣告结束,北韩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自开战以来最为显着的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东亚自由军的第7师团和第10装甲师团遭到了彻底的歼灭,而负责掩护大撤退侧翼的两个南韩步兵师不幸成为了第13师团的牺牲品。

尽管如此,快速突进抱川山地区的第3师团却成功逃脱,使得他们得以幸免于难。

北韩军队的前线部队已经推进至水原、横城郡、江陵一线,整个汉城地区完全陷入了包围之中,成为了突出部,被北韩军队从三面合围。

沃克将军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联军在水原、横城郡、江陵一线建立起防线后,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余力去支援汉城地区了。

面对这种局面,迈克尔将军别无选择,只能依靠海军力量向汉城地区运送必需的物资。

水原的整个东部地区已经被北韩军队所控制,而联军则牢牢守住了水原城,这里是汉城地区的大后方,支撑着汉城七八百万军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

水原成为了唯一的补给通道。

在战争爆发之前,汉城地区拥有1000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占全国人口的58%!

战争爆发后,南韩政府开始向南方地区迁移人口,尽管如此,目前仍然有六百多万人口留在汉城地区。

北韩方面坚信,一旦攻占了汉城,战争就等于胜利了一半,这一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汉城是整个南韩最精华的地区,集中了南韩一半以上的人口。

然而,也正因为汉城地区人口众多,攻占这里绝非易事。

目前,联军在汉城地区部署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其中以南韩军队为主力,誓死保卫这一地区。

南韩方面不愿意放弃汉城,因为那是他们的首都,是经济的命脉所在,而将数百万人口撤退到南部地区也是不现实的。

南韩中部地区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只能撤退到南部沿海地区,这将极大地增加那边的社会压力。

如果没有了人口,失去的领土也容易被北韩军队彻底占领。

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政治角度考虑,汉城都是绝对不能丢失的战略要地。这一次的半岛战争与上一次的半岛战争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了。

双方都清楚,接下来的战役一定是围绕汉城的攻防战。

北韩部队虽然攻到了水原东部,但部队已经非常疲惫,伤亡也十分惨重。

李干原本计划一鼓作气向西攻击至西海岸,占领整个水原,彻底切断汉城地区的退路,但北韩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他也明白,北韩军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6月5日,在海参崴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内,李干、陆近山、云龙、何卫东四人坐在小花园里,享受着海参崴宜人的天气,适合进行室外活动。

赵大刚手里拿着一份电文,大步走过来,“阿干,战损报告出来了。”

他笑着坐下来,将战损报告递给了李干。

何卫东给赵大刚倒了一杯茶,说道,“阿干要调到太平洋战区舰队担任总司令,明天就要出发了。”

赵大刚听后一愣,“这么急?”

李干回答说,“李司令员已经催促了好几次,我必须得过去了。”

他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战损报告,对里面的数字已经大致心中有数——双方的阵亡人数几乎相同,都在3万多人。

这样算下来,在这三次战役中,北韩军队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而联军那边则略少,大约有6万人。

这个阵亡数字是令人震惊的。

相比之下,在九日战争中,东大军队仅仅阵亡了三百多人,苏军虽然被歼灭的部队较多,但阵亡人数也没有超过5万人。

这与双方的装备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苏军虽然无法与东大军队抗衡,但他们毕竟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防御能力较强,医疗救治体系也相对完善,因此受伤的士兵较多,阵亡比例相对较低。

如果没有韩彩云部的有力支援,北韩军队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而联军的大部分伤亡,实际上是由韩彩云部造成的。

可以说,韩彩云部是第三次战役中的绝对骨干力量,是战役胜利的关键。

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

李干将战损报告递给云龙,让他们传阅。

他说道,“我离开后,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一职将由老云担任。”

众人对此早有预料。

除了李干,云龙是最有资格也是最有经验的将领。

李干继续说,“一旦北韩陆军、空军的新式部队形成战斗力,就是我们发起战略大反攻的时刻。我们的原则是,重点打击东亚自由军,目标是他们派多少人来,就尽量消灭多少人,尽可能多地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削弱他们的战争能力。”

“明白,你放心。”云龙重重地点头。

从内心深处来说,南北韩是否能够统一,李干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能否更多地消耗掉小日本的力量,小日本在半岛中损失越惨重,对东大来说就越有利。

小日本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损失。

这是代理人战争的本质。

尽管李干离开了联合作战司令部,但云龙等人依然执行着李干定下来的作战原则。

各种作战规则已经建立完善,继任者只需在这些规则内执行,就不会给美国出兵参战提供借口。

然而,这时李干严肃地说,“我有一个预判要提前告诉你们。战争发展到后期,一旦联军被压缩到釜山一带,美军参战的可能性极大。”

“因此,海上作战迫在眉睫,海军要提前做好准备,这也是李司令员如此急切地让我过去就任的原因。”

陆近山接着说,“美军在日本的部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他们之前增派的三个航母战斗群,一直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动,对峙时有发生。”

众人凝重地点了点头。

云龙心里非常清楚,他接下来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东亚自由军最大的打击。

经过大半天的讨论,次日一大早,李干便乘坐飞机前往了啤酒海军基地,战区舰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当天上午,李干登上了刚刚从中东地区返回并完成重新补给的10号航母,这条航母将成为他的旗舰。

在已经服役的三艘001型航母中,10号舰的成熟度是最高的。

在上一次回港修整的时候,该舰进行了中期改装,最显着的变化是换上了歼-35舰载隐身战斗机。

其次,该舰换装了新式电子战系统和近末端防空导弹系统,尽管排水量不及企业号,但其综合作战能力是无限接近企业号了的。

汽笛拉响。

10号航母缓缓驶离港口,向着太平洋深处进发。

李干站在航母的甲板上,迎着海风,心中对广阔的太平洋海域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接下来迎接他的将会更加艰巨的海上作战,要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对抗,但他也相信,人民海军这支新生的强大的海军力量,一定能够让美国人知道,太平洋并不是他们说了算。

李干移步到战术情报指挥中心内,仔细研究着海图和作战计划。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活动日益频繁,编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与此同时,云龙正式接任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员一职。

他根据李干定下的作战原则,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加强了对东亚自由军的侦察和监视。他们知道,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敌人的动向和情报,才能在战斗中占据主动。

几个小时后,10号航母和十几艘护航舰艇汇合,组成了东大海军太平洋战区第一舰队,继续向东进发。

两天后,侦察无人机报告,发现美国海军企业号航母战斗群,距离不到五百公里。

两支舰队相对而行,彼此心里竟然有默契,主力舰队在相距200多公里的位置就停了下来,很快就形成一种微妙的对峙态势。

双方的战机频繁起飞,试探着对方的底线,模拟着最佳的攻击方式。

李干心里很清楚,这种对峙非常危险,稍有擦枪走火就会引发一次大规模海战。

夜幕逐渐降临,李干派出了一条驱逐舰前出抵近企业号航母战斗群,近距离侦察。

舷号为117的052b型驱逐舰悄然靠近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所在的海域。

该舰舰长张宁是新一代驱逐舰舰长,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的一片漆黑。

“方位175,距离80链,多目标接触!”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像利刃,劈开舰桥内压抑的空气。

张宁猛地从海图桌前抬头,心脏在胸腔里狠撞了一下。

“被动声呐!识别特征!”张宁的命令脱口而出,声音竟比预想中更稳。

一阵死寂般的等待,只有雷达屏幕上的光点冷酷地闪烁、靠近。

声呐兵终于回报,带着紧绷的干涩:“目标……螺旋桨空泡噪声特征不明!高速接近中!”

是潜艇!

张宁立即在指挥频道里向10号舰报告:“前卫舰报告,发现不明潜艇高速编队抵近,即刻转入一级战斗部署!航向035,反潜部署!请求开火允许!”

李干迅速回复,“前卫舰可自由采取必要措施!”

“是!”

张宁扭头下令,“一级战斗部署!反潜部署!”

刺耳的警报瞬间撕裂了夜的寂静,舰桥内红光急促旋转,像泼洒开的血。117号舰这艘钢铁巨兽猛地一震,轮机发出低沉咆哮,开始剧烈转向。

张宁死死抓住冰冷的扶手,透过舷窗望去,墨色的海面被舰艏犁开惨白的巨大V形伤痕。

引擎轰鸣着,在翻涌的浪涛中破浪而出,迅速组成两道冰冷的钢铁屏障。冰冷的钢铁气息混杂着海水的咸腥,一股脑涌入鼻腔。

“航向035!反潜部署!”舵手复诵着命令,声音绷紧如弦。

“主动声呐开启!反潜火控系统预热!准备实施反潜攻击!”张宁继续下令,始终注意着东边的天空。

他目光紧锁着主控台上那幅巨大的综合态势图。

还没有发现企业号航母战斗群的水面舰艇,却先发现了不明的水下高速目标。

他猜测,要么是洛杉矶级,要么就是海狼级。

这两型核动力潜艇经常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护卫舰艇随编队喜行动。

张宁的眉头瞬间拧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主控台的边缘。他迅速调出潜艇声纹数据库,将实时采集的声呐信号与库中数据进行比对。

声纹曲线在屏幕上疯狂跳动,每一次起伏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报告舰长,目标速度超过30节,深度约200米,声纹特征与洛杉矶级吻合度78%,与海狼级吻合度65%。”声呐兵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张宁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脑海中快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如果是洛杉矶级,以117号舰的反潜能力,胜算较大,但若是海狼级,这场较量将会异常艰难。

他深吸一口气,果断下令:“继续跟踪,同时通知反潜直升机起飞,扩大搜索范围。通知各舱室,做好多向反潜作战准备!”

命令下达后,舰内各处迅速响应,反潜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声很快从机库方向传来,紧接着便是一阵强烈的震动,那是直升机离舰升空时产生的冲击。

张宁的目光依旧紧紧锁在主控台的屏幕上,声纹比对还在持续,各项数据不断跳动更新。

他心里清楚,在这片黑漆马虎的海域,与这样强大的对手遭遇,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报告舰长,反潜直升机已起飞,正在向目标区域搜索前进。”通讯兵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张宁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舰桥内的其他操作员,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与专注,但手上的动作却沉稳有序。

“各岗位密切关注目标动态,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他再次强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反潜直升机传回的消息却并不乐观。

“舰长,直升机在目标区域未发现潜艇踪迹,但声呐显示目标仍在高速移动,且方向有所改变。”声呐兵的声音打破了舰桥内短暂的平静。

大概率是更难探测的海狼级了。

张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当前的局势图。

“通知直升机扩大搜索半径,同时调整航向,保持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不能让它脱离我们的监控范围。”他果断地做出新的部署。

随着舰艇的转向,海浪的拍打声似乎也变得更加猛烈,舰身微微摇晃,但张宁却稳如泰山地站在主控台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他知道,一场激烈的反潜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