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偌大天牢之中,萧断鸿垂眸盘坐。

忽然,走廊里传来一阵井然有序的脚步声,阴影顺着墙壁由远至近,最终停在他的囚室外。

铁门被打开。

青蓝蟒袍掠过门槛,来人在萧断鸿对面坐下。

“萧老师。”

听到这个称呼,萧断鸿终于睁开满是红血丝的眼,目光直直停在对面那人的脸上。

半晌后,他从胸腔发出一声震动。

笑声牵动内伤,萧断鸿俯身呕出一口鲜血:“你也是来劝老夫的吗,苏琦?或者应该称呼你为——”

“怀曦殿下。”

怀曦缄默半晌,最终长叹一声。

这世间的事就是这样造化弄人。

当年她本意是回到天庭,借由自己的身份寻找迦婴,却不想后面的事如此不受掌控。

等她发现不对之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六洲灵气是天庭的根基,亦是帝族最大的秘密,任何得知此事的人都难逃一死,五十万年来从没例外。

苏琦是迦婴的至交好友。

苏琦可以为了迦婴勇闯极北之地,不畏生死。

——可怀曦不行。

怀曦是天庭的十帝子,天庭是她的根、她的底,她的一切都来自天庭,自然要将天庭放在第一位。

这场围剿她选择不出场。

已是她能为那段友谊,给出的最后交代。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怀曦将一切心绪都隐藏在心间,抬眼直视萧断鸿:“在镇天神塔没有消息之前,只能先委屈萧老师了。”

此言,显然是想带走萧断鸿。

虽然只是换个环境更好的地方囚禁,但这已经是她目前能做到的极致,毕竟怀曦在天庭的根基实在浅薄。

身为帝之幼子,本就没什么话语权。

天赋又差,在一众兄姐中更是没分量,能在此风口浪尖上护住萧断鸿,已是她眼下能做到的极致。

萧断鸿目光悲戚:“自清的魂灯灭了。”

怀曦袖中的手动了动。

迦婴、谢自清、何菱都出自萧断鸿门下,而她只是无极学院的普通学子,充其量只是个同院罢了。

但感情,从不以身份论深浅。

“谢学长.......”

怀曦顿了顿道:“他目前很好,您不用担忧他。”

萧断鸿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

“那就好、那就好。”

他涩然一笑,起身深深一躬:“老夫拜谢殿下。”

怀曦孤身走出天牢。

阳光一如既往的暖,她的心却空落落的。

“殿下,”随从躬身道,“虽然萧圣儒谢绝了您的提议,但臣方才已经嘱咐过狱守,您不用太担心他的处境。”

怀曦抬头望天,久久不言。

须臾,风中传来一道怅然的声音:“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一个月后,人魔大战才彻底平息。

七洲驰援,魔军溃败。

人族损失虽极其惨痛,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总算落下了帷幕。

天帝已是强弩之末。

弥留之际,天帝召来天工阁众匠,以自身道躯为引,筑成新的镇天之基,暂且替代失踪的镇天神塔,

中天灵海暂时被镇压。

“昊儿,天庭的重担就交给你了。”

祂俯瞰跪伏身前的大帝子,声音微弱却字字凝重:“你一定要寻回镇天神塔 。”

“朕的力量撑不了太久。”

“若镇天神塔久久不归,届时便需你接续这镇天之责。”

意思便是:

从此往后这镇压中州灵海的责任,会落到每一任天帝身上,只要镇天神塔寻不回来,每一任天帝都要以寿命镇压中天灵海。

说罢,天帝抬手按住大帝子的肩,周身灵力顺着掌心涌去,将毕生修为尽数渡入其体内。

大帝子痛哭流涕,深深跪拜下去。

“儿臣接旨。”

“儿臣会带着您的遗志,寻回镇天神塔,守好中天灵海,护好七洲万千生灵!”

中州的天是这样蓝、风景是这样怡人。

天帝望着这方天地,眼底最后漾起一丝眷恋,目光缓缓扫过远山与宫阙,神识彻底消散在风里。

帝陨,天降甘霖。

天地灵气骤然暴涨的瞬间,七洲人族心头皆颤,跟着便放声痛哭!

一鲸落,万物生!

“天帝以身护我人族,这般舍己的大义,人族永世不敢忘啊!”

“该死的盗天大魔、该死的沈家、该死的魔域!”

“必须载入史册!让后世子孙都记着!”

“我看谁还为沈佳音说话?九黎那群不辨黑白的山中野人,看看自己都干了什么吧!”

天帝的死,再次为帝族凝聚了天下人心。

原本因动荡有些松散的势力,因这份共同的悲痛与愤恨重新靠拢,在大义面前,主动站到了帝族这边。

次日,大帝子怀昊登基。

新帝冕旒加身,神色沉毅。

先以雷霆手段平定五域异动、整合松散势力,稳住天庭动荡的局面,随后便颁布了登基以来的第一道帝诏。

【今以帝诏,布告七洲:

人魔鏖战月余,终得平息。

然天地重创,中天倾危,先帝弥留之际,舍不朽道躯,化镇天之基,暂代神塔镇守中天,护佑万灵。

先帝临殁,以毕生修为传于大帝子怀昊,授以重托,令继天帝之位,承镇天之责,续未竟之业。

先帝以命守苍生,其志永耀千秋。

即日起,大帝子怀昊践祚登基,继天帝位,统御七洲。

朕必承先帝遗志。

寻回镇天神塔,永镇中天,守此山河无恙。

望天下共鉴,诸修同念,勿忘牺牲,共护人间。

——帝诏】

这场足以倾覆天下的动荡,随着新帝那道帝诏的颁布,这才彻底尘埃落地。

风波过去以后。

儒道,前所未有的昌盛起来。

这场动荡里的悲与愤、义与勇,让儒修们文思泉涌。

他们奋笔疾书。

一边痛批盗天大魔的祸世、沈家的背逆、魔域的残暴,一边极力赞扬天帝舍身护世的大公无私。

各种文章、诗词传扬天下。

与此同时,天下天骄并起。

天骄们如雨后春笋般,在七洲各地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曾搅得天地不宁的盗天大魔,其名字慢慢成了说书人口中的过往。

而那场让人心悸的动荡。

在沧海桑田中,也终是沉淀为,史书里的一页记载。

新的时代。

正随着那些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