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张杨金钱的支持下,很快,附近村子的河道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可能是张杨这一举动,确实极大的改善了环境,引起了很多本村长大,但是,在外发展的老板们的共鸣,都想着为自己从小生活到大的家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居然,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的有人出资十万到一百万元不等,三个月时间便有近一千五百万的款项到了梦想河道基金会的账上。

这让张杨也是没想到。

没想到,他这原本只是想要回馈一下曾经让他发家的大河,居然,还引发了这么多人的捐款。

这一点,还真是张杨没想到的。

不过,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这个梦想河道基金会的事情。

因为,体育场的改造,已经开始动工,预计三个月后,就可以全部完工。

同时,县领导也已经开始询问他当初承诺的不低于一亿的投资什么时候能够落实?

张杨听到了这个事情,也是一拍脑袋。

这段时间先是忙着和范崇古出海寻宝,接着,我又是出手黄金和古董,然后,又忙着梦想河道基金会的事情,还真把这个事情忘的死死地。

想了一下,张杨也表示三天之内,就可以有结果。

当初和县政府承诺过。

只要县政府支持他举办镇超足球联赛,他就给县里拉来一笔不低于一亿元的投资。

这个事情,当初因为没想好投资什么行业?也就被他搁置了。

现在,县领导提了,那自然要解决了。

在和县领导的电话挂断后,张杨便联系了李杰承。

李杰承也是秒接通。

“老张,有什么事情啊?”手机里面传来了李杰承的声音。

张杨也是没有多加隐瞒,将事情告知了李杰承。

“有没有兴趣对我们县里投资点钱,做点生意?”

“做什么?”李杰承倒是没有拒绝。

他和张杨也是生意合作的。

在米国,俩人有一个投资上亿美元的度假村正在建设当中。

张杨沉思了起来,思考什么行业合适?

想了一会,也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便直接说道:

“你先来我家一趟吧!我们面谈。”

“好,明天到。”李杰承这边也是直接同意。

俩人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好朋友,去见一面,就算不聊生意,见面聊聊天也是不错啊!

第二天,李杰承刚下飞机,便拨通了张杨的电话,让张杨来接他。

张杨也是开车去接到了李杰承。

在车上,李杰承好奇的问道:

“怎么突然想到要我在你们县里投资啊?”

张杨也是没隐瞒,将自己和县里承诺要拉来不低于一亿的投资,借此让县政府支持他开展镇超足球联赛的活动比赛这个事情都告知了李杰承。

这个事情不地道,毕竟,这事情和李杰承的关系不大。

举办镇超,完全是他张杨的个人利益和个人想法。

但是,确实以李杰承来投资为代价,所以,说这话的时候,张杨还是多少感觉到不好意思的。

不过,李杰承倒也不在意这个事情。

他家本来就是做投资生意的。

而且,他也懂张杨,知道张杨不会坑他的。

如果,当下不适合他投资,也不会为了答应县政府的承诺哄骗他来投资。

能打电话给他,肯定是当下县城的环境适合投资。

想到这里,李杰承开口道:

“带我在县里到处转一转吧!”

“好。”张杨也是直接答应下来。

接着,俩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在车上闲聊,只字不提投资的事情,就好像朋友间闲聊一般。

张杨开车带着李杰承,俩人好像旅游似的,在县城里面闲逛了起来。

现在,因为张杨举办村超的成功,再加上农家乐和度假村的影响,还有为了支持镇超的举行,县里已经开始修整县里所有的旅游景点,以及道路,也变相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来了很多外地的游客。

其中,就有很多的游客专门来到这里赶海。

本来,张杨也是有心想要做一个海边景点的。

可奈何他们县城靠近的海域是黄海。

这看那都是黄黄的,好像淤泥混在水里的模样,实在是不美观,和人家那种蓝天碧水的大海根本没法比,张杨也只能放弃打造海滩景点的想法。

不过,这样的大海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说他们这边的黄海,物产就很丰富,赶海的话,只要你不怕累不怕脏,随随便便都能捡到很多海货,不像那些蓝海,赶海都需要开发商来投放海货,才能够赶海。

逛了一天下来,张杨也感觉饿了,便带着李杰承找了一家饭店吃饭。

在饭桌上,李杰承开口说道:

“确实有不少来旅游的外来人口,但是,人数还达不到投资的标准。”

李杰承这话说的非常的直接,但是,也非常的公道。

他和张杨都是一样的人。

公是公,私是私。

私下里面,他和张杨是最要好的兄弟。

但是,公事那就要公事公办,绝对不能掺和私人感情。

目前现场人流量,确实达不到投资的标准。

不论是投资实体行业,还是旅游行业,亦或者是高新产业,都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