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拯救dc电影的竟然会是苏。”
迪士尼办公室,坐在主位上的乔治·约翰逊摇了摇头:“真是可惜,dc差一点就要完蛋了。”
“呵呵,其实现在也和完蛋差不多了。”
迪士尼漫威项目的负责人艾伦·霍克笑着说道:“除非dc的导演是苏浩,否则华纳根本就不敢再开展新的dc电影了。但是我们都知道,苏浩只有一个。”
“不,艾伦。那可是华纳,我们不能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艾伦·霍克听后,先是一愣,然后放声大笑:“哈哈哈~是的,吉米,你说的没错。华纳那帮家伙说不定会越挫越勇。”
笑完后,艾伦·霍克分析道:“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dc电影真正的精华是黑暗严肃深沉,《蝙蝠侠:侠影之谜》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一般来说,擅长黑暗严肃深沉电影的,绝大部分都是艺术片导演,会很少有商业片导演擅长这种风格。”
“所以,dc电影的导演非常的难找。”
艾伦·霍克耸了耸肩:“也是dc命不该绝,竟然让他们遇到了风格多变的苏,而他,正好也擅长这种风格。”
“那你们说,dc能影响到我们漫威吗?”
“不可能的,乔治。”
艾伦·霍克摇了摇头:“dc的风格,注定不可能和我们漫威电影相媲美。别看现在他们和苏合作的正浓,按照华纳那不一般的脑回路,指不定在那一天就和苏闹掰了。”
一说到这,会议室内又响起了欢快的笑声。
乔治·约翰逊乐呵呵的抿了一口咖啡,说到:“好了,不说dc了。漫威收购的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艾伦·霍克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很麻烦。单单收购漫威漫画很容易,但是他们现在的版权实在是太乱了。”
漫威漫画公司创建于1939年,于1961年正式定名为marvel,旧译为“惊奇漫画”,后来中文名改为了漫威,曾用名“时代漫画”、亚特拉斯漫画。
漫威与dc并列为米国两大漫画巨头。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漫威和dc在1980年因为受到低迷市场环境的影响,两家公司都走上了卖版权的道路。
1985年,漫威将蜘蛛侠的版权卖给了加农炮影业,后来加农炮影业的主席跳槽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顺带的将,将蜘蛛侠的版权也带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
再后来,二十世纪福克斯又将蜘蛛侠的版权卖给了哥伦比亚公司。
比较有意思的是,漫威卖版权从来不是只卖一个,而是好几个角色捆绑起来一起销售,所以哥伦比亚得到的不仅是蜘蛛侠,还有毒液、章鱼博士、秃鹫、神秘客……
嗯,也是当初这些公司的常规操作了,没钱就卖版权……
除此之外,绿巨人和钢铁侠的版权在1990年被环球影业买走,x战警系列在1994年打包卖给了二十世纪福克斯。
更离谱的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不仅拥有全部x战警系列的版权,还拥有“变种人”这个专属词汇的版权。
当乔治·约翰逊知道这些信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无语了。
好家伙,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纵观整个好莱坞,像漫威这种骚操作也没谁了。
嗯,华纳算一个。
漫威的骚操作还没有结束。
1986年,神奇四侠的版权卖给了康斯坦丁影业,然后在1999年的时候,康斯坦丁影业又将神奇四侠的版权卖给了二十世纪福克斯。
1996年,钢铁侠的版权又从环球影业手中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到了1999年,钢铁侠又双叒叕被卖给了新线影业。
是的,早年的钢铁侠就是这么的没有牌面!
别看后来钢铁侠是整个漫威宇宙的扛把子,在这个时候,钢铁侠不过就是一个二线漫画角色。
排在他前面的,则是绿巨人,蜘蛛侠,神奇四侠等角色。
说到这,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在整个漫威漫画中,知名角色的版权与好莱坞各大公司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各种倒卖,转让的行为层出不穷。
至于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完全就是因为漫威的纵容。
漫威角色的每一次版权交易,漫威总公司都可以从中获得其中10%的版权费。
也正是这个原因,漫威恨不得旗下的所有角色版权,每年都要转手个十几次……
乔治·约翰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现在拿回来多少版权了。”
“80%。”
艾伦·霍克说道:“现在就剩下神奇四侠和x战警的版权没有拿回来了。”
“嗯……二十世纪福克斯实在是不放。”
“行吧,那就先这样。神奇四侠和x战警的版权你先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谈着,争取把版权拿回来。”
乔治·约翰逊点了点头,说道:“艾伦,如果我们现在准备漫威的电影,那先以那个角色入手为好?”
“蜘蛛侠!”
艾伦·霍克毫不犹豫的说道:“蜘蛛侠整个漫威宇宙中最出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角色。如果我们要改编,蜘蛛侠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选择。”
“嗯,我知道了。”
乔治·约翰逊点了点头,犹豫了片刻后,说道:“你们说,我们能不能找苏来拍漫威……”
“嗯?”
听到乔治·约翰逊这句话,艾伦·霍克陷入了深思。
“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
另一边,华纳会议室内,苏浩还在与华纳和dc的高层沟通《黑暗骑士》相关事项。
“苏,在你的预想中,《蝙蝠侠:黑暗骑士》的预算是多少。”
“1.8亿米刀。”
苏浩如实的说道:“其实也用不了这么多,第一部里的很多道具可以拿到第二部里直接用。”
“那倒没必要这么节省,全都用新的就行。”
唔……
也是,不花钱造新的,你让史密斯专员怎么工作啊。
巴里·米勒同周围的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笑道:“那就按照1.8亿米刀的预算来吧。苏,你尽快将《黑暗骑士》的相关策划准备好,,我们争取在2009年下半年开拍。”
“oJbK!”
………………………………
《蝙蝠侠:侠影之谜》到了第四周,单日票房不可避免开始了下滑。
但即使是这样,电影仍以单周1.2亿米刀的成绩,荣登当周的票房冠军。
至此,《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北美总票房已经来到了10.4亿米刀,全球总票房则是14.5亿米刀。
10月30日当天下午,《名利场》约了苏浩一个专访,采访结束,紧接着又是《好莱坞时报》的转发那个,然后是《洛杉矶时报》……
在接下来的五天,苏浩一共约见了十几家媒体。
没有别的原因,好莱坞颁奖季马上就要来了。
对于本届奥斯卡,苏浩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首先,《蝙蝠侠:侠影之谜》的成分不是很讨喜。
即使是他拍的再有内核,再有深度,也改不了它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商业漫改电影。
众所周知,在好莱坞是有鄙视链的。
最顶端,当然是老白男最喜欢的,上个世纪的黑白默片。
其次是各种政治正确,平权,种族歧视等敏感问题的电影。
最后才是商业电影。
至于漫改电影,那就是是商业电影中的最底层。
想让《蝙蝠侠:侠影之谜》获得奥斯卡奖项?
连门都不要想!
至于第二部《黑暗骑士》,苏浩到时候倒是可以搏一个奥斯卡的提名,至于获奖,那也是不可能得事情。
想要拿奖,还是得《盗梦空间》这种级别的电影、
虽然不为了奥斯卡,但是为了影片的曝光,苏浩还是非常尽力的参加各种采访与活动。
11月20日,《蝙蝠侠:侠影之谜》北米下映,北米票房停留在11.8亿米刀的这个数字上。
毫无疑问的影史第二!
【苏浩封神!《侠影之谜》狂揽11.8亿米金,登顶北美影史亚军!】
【埃利奥特·肖蝙蝠侠引爆票房核弹!《侠影之谜》11.8亿改写超英电影天花板!】
【超级英雄电影里程碑!《侠影之谜》11.8亿证明:严肃深度也能狂赚!】
【华纳笑疯!《侠影之谜》单片11.8亿米金,创下好莱坞漫改电影最高盈利神话!】
【全球沸腾!《蝙蝠侠:侠影之谜》北米11.8亿领跑,全球票房剑指何方?】
【11.8亿美金!《侠影之谜》距《泰坦尼克》仅一步之遥,苏浩能否再续神话?!】
………………………………
结束了《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工作后,苏浩手上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
《蝙蝠侠:黑暗骑士》项目还在筹备之中,等他把剧本写好,预算、项目策划书都搞定后,电影大概会在2009年年末,或者2010年年初的时间开始拍摄。
拍摄加后期的时间,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蝙蝠侠:黑暗骑士》大概会在2011年的春节档上映。
嗯,还早。
又在米国待了一周,充分的享受了下资本主义的纸金迷醉后,11月30日,苏浩乘飞机返回到忠诚的鲁城。
刚到家,他就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苏导,恭喜你的电影大卖,全球15亿,实在是太厉害了。”
“谢谢您的夸奖,张秘书。”
简单的寒暄之后,电话那头表明了来意。
“苏导,老板想要见你。”
老板想见我?干什么?
还没等苏浩问出口,电话那头继续说道:“上次你准备的那份材料,给了老板很大的灵感。老板这次找你,就是想和你讨论一下材料里的部分内容。”
昂,懂了。
那份材料里面苏浩准备了不少新鲜的名词。
除了电影重工业以外,还有经济内循环。
这个名词是2020年5月14日,在最高会议上才提出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双循环”、“产业链补短板”、“数据要素化”……
总之,这是一份谁看谁迷糊的报告。
“oK,没有问题!我什么时候去?”
“倒是不急,您刚回国,先在家里好好好休息一下,过几天我们会出车去您家里接您。”
“oK!”
挂上电话后,苏浩又把之前准备的那些资料拿出来复习了一遍,然后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四天后,北平来接苏浩的车到了。
……………………………………
一个装饰非常古朴的小院。
“小苏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老人挥了挥手,示意苏浩坐下:“真是辛苦你了,你这刚回国没几天,还要被我这个老头喊过来陪我聊天。”
苏浩笑道:“不辛苦不辛苦,这几天我在家已经休息好了。”
“《蝙蝠侠:侠影之谜》全球票房马上16亿了吧,真是厉害。”
老人点上一根烟,说道:“能和我说说这个项目吗?”
“当然可以。”
于是,苏浩便把整个项目的从开始筹备,到组建拍摄,再到最后的上映遇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非常详细的说了一遍。
老人坐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
在听到《超人》和《蝙蝠侠:侠影之谜》上映后的不同遭遇,老人两眼一亮,笑着说道:“看来,这好莱坞资本家的眼光也不是很好嘛。搞了半天,还是需要我们华国的导演才能把他们引以为傲的dc给拍出来。”
两人又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后,老人把之前苏浩准备的材料拿出来,摆到桌子上。
“你的这份材料,不仅我看完了,我还拿给智库的人看了,评价非常的高!”
“小苏,说说看,这份材料你是怎么想的。”
苏浩清了清嗓子,说道:“站在12月份,回看整个2008年,全球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米国次贷市场的崩溃、过度的金融杠杆和不当的金融监管,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严重动荡。”
“全球所有的外向型经济模式都在此次危机中遭到了重创。”
“就比如说在电影行业里面,因为全球产业链断裂,好莱坞特效外包工作停滞,导致我国电影行业遭到了重创,这从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电影业‘手工小作坊’式生产的脆弱性。”
“所以,基于此次金融危机,我们要开始探索经济内生增长的路径。”
“而电影重工业,就是我想到的一个方法。”
“电影重工业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高投资、高技术、工业化生产的电影类型……”
“如此一来,此电影模式就可以作为文化输出的核心载体与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引擎,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路,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与内需扩张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