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杀死那个西周程序员 > 第455章 星图指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质子府大殿的梁柱上,青铜灯盏的光晕在穹顶投下晃动的星影。姜绾踩着木梯,将最后一张星图拓片贴在北墙 —— 那是昨夜从密室石壁拓下的 “天市垣”,此刻与东西南三墙的 “紫微垣”“太微垣” 及二十八宿星图拼接,整座大殿突然陷入一片肃穆的蓝光之中。

“终于完整了。” 萧决的指尖划过墙面,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官在蓝光中流转,像无数细碎的冰晶在空气中浮动。他能清晰地看到 “紫微垣” 的 “北极” 星与 “太微垣” 的 “五帝座” 连成直线,穿过 “天市垣” 的 “帝座” 星,最终落在大殿中央的青铜鼎上,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光轴。

姜绾从怀中取出朱砂笔,沿着星点的连线缓慢勾勒。笔尖划过之处,蓝光突然变得浓郁,在墙面上留下暗红色的轨迹。当她的笔触抵达 “天市垣” 的 “车肆” 星时,整幅星图突然剧烈闪烁,所有线条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朝着西北方向缓缓收拢,最终在墙角汇聚成一个明亮的光点。

“是昆仑山。” 墨家巨子的声音在殿门处响起,老人拄着青铜杖缓步走近,杖头的朱雀眼投射出一道红光,与星图的光点精准重合,“三垣二十八宿的连线,本就是天地的坐标。”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后与墙面的星图重叠,“你看这里。”

萧决凑近细看,地图上的昆仑山轮廓与星图光点处的地形惊人地相似,尤其是昆仑山口的峡谷形状,像极了 “天市垣” 西侧的 “河间” 星官排列。更奇特的是,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的 “通天柱” 位置,恰好落在星图 “紫微垣” 的 “天枢” 星延长线上,误差不超过三里。

姜绾的重瞳在蓝光中微微发亮。她能看到星图线条中隐藏的细小齿轮纹,正随着光点的闪烁缓慢转动,在地面投下复杂的阴影。当她用朱砂笔蘸取萧决的血液,沿着阴影勾勒时,那些齿轮纹突然变得清晰,组成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胸腔内相同的螺旋结构。

“这不是普通的星图。” 她的指尖在螺旋中心轻轻一点,墙面的光点突然射出一道红光,穿透大殿的窗棂,直指西北方的夜空,“是昆仑墟的立体坐标图。”

话音刚落,手中的青铜令牌突然发烫。姜绾低头看去,令牌正面的 “天市垣” 星图正在自主旋转,那些原本固定的星点像活了一样移动,最终在背面的螺旋纹中转出六个甲骨文:“昆仑墟,藏舟之所”。

“藏舟之所……” 萧决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想起墨家典籍中关于 “方舟” 的记载,传说在天地倾覆之时,昆仑墟中藏着一艘能载着生灵避难的青铜巨舟。此刻令牌上的文字,无疑印证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大殿的青铜鼎突然发出一声轻颤,鼎中的静水泛起涟漪,倒映出令牌上的甲骨文。当涟漪散去,水面浮现出一艘方舟的虚影,船体的纹路与星图的齿轮纹完全咬合,像是从星图中直接驶出的造物。

与此同时,现代实验室的全息投影屏上,姜绾团队正将古代线传回的星图数据导入卫星地图。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飞速旋转,二十八宿的连线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网,而网的收束点,赫然是昆仑山腹地的 “地狱之门” 峡谷。

“磁场强度异常。” 林教授调出峡谷的地质数据,屏幕上的磁场波形图呈现出规律的正弦曲线,频率与陨铁小球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这里的地磁场每 73 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峰值,与参宿四的脉冲周期相同。”

助手放大峡谷的卫星照片,峡谷两侧的山脊线突然在屏幕上亮起。那些自然形成的沟壑,竟与青铜令牌背面的螺旋纹轮廓分毫不差,像是有人按照令牌的形状,在昆仑山上刻出了一道巨大的峡谷。

“不是自然形成的。” 负责地形分析的研究员突然开口,他将峡谷的等高线图与令牌的三维模型重叠,吻合度高达 98%,“峡谷的走向、坡度、甚至岩石的分布,都符合人工开凿的特征。”

姜绾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氦 - 3 元素分布数据上。峡谷区域的氦 - 3 浓度是周边地区的 17 倍,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气孔中发现的星际尘埃成分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峡谷深处很可能存在与陨铁同源的物质。

“沈彻的人已经在峡谷外围活动了。” 林教授调出另一组卫星图像,画面中几辆印有九鼎生物标志的越野车正在峡谷入口处徘徊,车顶上的探测设备正对着峡谷内部,“他们的设备频率与我们的磁力仪相同,显然也在寻找磁场源。”

全息投影突然闪烁,古代线传来的令牌甲骨文在屏幕上放大,“藏舟之所” 四个字与峡谷的立体模型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模型中原本隐藏的一处凹陷突然亮起,形状与传说中方舟的船底完全吻合,像是在等待着被发现。

古代线的质子府大殿里,姜绾正用青铜尺测量星图光点到地面的距离。换算成实际里程后,得出的数字让她心头一震 —— 恰好是从质子府到昆仑墟 “通天柱” 的直线距离。更惊人的是,这个距离除以星图上 “天枢” 星到 “北极” 星的距离,得到的比值与地球到参宿四的光年数完全相同。

“星图是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模型。” 她突然明白,“古人用这种方式,将昆仑墟的位置与参宿四的坐标绑定在了一起。”

萧决将令牌贴近青铜鼎,鼎身的饕餮纹突然亮起,在地面投射出一条通往殿外的光带。光带两侧的地砖上,浮现出与卫星地图相同的磁场波形,像是在为他们指引前往昆仑墟的路径。

“该出发了。” 姜绾将令牌收入锦囊,目光扫过墙面完整的星图。那些蓝光正在缓缓褪去,但 “昆仑墟,藏舟之所” 的甲骨文却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北墙的 “天市垣” 星图中心,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他们。

墨家弟子已经在殿外准备好了车马,车厢里装满了墨家特制的机关、干粮和水。当姜绾和萧决走出大殿时,天边的启明星恰好落在星图光点所指的方向,与令牌上的 “天枢” 星遥相呼应。

“巨子,那幅星图……” 萧决回头望了一眼大殿,那些承载着秘密的星点正在晨光中逐渐隐去。

墨家巨子的目光深邃如夜:“星图会指引所有该去的人。” 他将青铜杖递给姜绾,“此杖能在昆仑墟中激活星图节点,记住,只有与星图共振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方舟。”

现代实验室的团队已经整装待发。姜绾看着屏幕上的峡谷模型,手指在控制板上轻轻滑动,将磁场峰值的时间点、氦 - 3 元素的分布区、以及令牌的螺旋纹坐标标记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搜索路线。

“第一目标是磁场源。”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根据古代线的线索,那里很可能就是‘藏舟之所’的入口。”

车队驶离实验室时,姜绾回头望了一眼全息投影屏。古代线的星图与现代的卫星地图在屏幕上重叠,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闭环。她知道,这场围绕着星图、令牌和方舟的追寻,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古代线的车马在官道上疾驰,萧决掀开窗帘,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他能感觉到怀中的令牌正在微微发烫,与胸口的星图产生共鸣。那些曾经让他痛苦不堪的蛊虫,此刻像是变成了指引方向的罗盘,在皮肤下游走,始终指向西北方的昆仑墟。

当车马驶过魏国边境的关卡时,守关的士兵看到姜绾腰间的青铜令牌,突然跪地行礼。他们说,这是上古传下的 “引路符”,持有此符者,可在昆仑山中畅通无阻,连猛兽都会退避三舍。

现代车队进入昆仑山腹地后,GpS 信号彻底消失。但姜绾随身携带的陨铁小球突然悬浮起来,在空中指向峡谷深处,小球表面的星图与古代线令牌上的 “天市垣” 同步转动,为车队指引着方向。

“磁场越来越强了。” 林教授盯着磁力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峰值越来越高,频率也越来越快,“我们正在靠近源头。”

峡谷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红色的氧化铁条纹,在阳光下泛着与青铜令牌相同的光泽。姜绾让车队停下,用激光扫描仪对着岩壁扫描,屏幕上立刻显现出隐藏的齿轮纹,与星图的纹路完全吻合,像是刻在山体里的密码。

古代线的队伍已经进入昆仑山脉,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绵的雪山之间,一道巨大的峡谷如刀劈斧凿般展开,峡谷两侧的山脊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形状与青铜令牌背面的螺旋纹一模一样。

“就是这里。” 姜绾举起令牌,令牌上的甲骨文突然射出红光,与峡谷深处的某个点连接,“藏舟之所,就在峡谷尽头。”

萧决的胸口传来一阵灼热,蛊虫在皮肤下游走,组成的图案与峡谷的走向完全一致。他知道,他们已经离目标越来越近,而那些隐藏在星图、令牌和山脉中的秘密,即将在昆仑墟的腹地,揭开神秘的面纱。

现代车队终于抵达峡谷深处的磁场源。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 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形建筑矗立在峡谷中央,塔身的岩石上布满了与星图相同的齿轮纹,塔顶的金属柱正发射着强烈的磁场,与陨铁小球产生了剧烈的共振。

“塔底的入口形状与令牌吻合。” 林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他将令牌的三维模型与入口比对,“这就是‘藏舟之所’的大门。”

姜绾举起手中的青铜令牌,与古代线的姜绾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当令牌与塔底的入口对齐,整座金字塔突然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嗡鸣,塔身的齿轮纹开始转动,在地面投射出与古代线大殿相同的完整星图。

无论是古代的峡谷深处,还是现代的金字塔前,青铜令牌上的 “昆仑墟,藏舟之所” 都在红光中熠熠生辉。这八个字,像是一把跨越时空的钥匙,即将打开通往方舟的大门,也即将揭开那场持续了三千年的守护与追寻的终极秘密。

当星图的光芒达到顶峰,古代与现代的入口同时缓缓开启,露出幽深的通道。通道内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与陨铁小球、青铜令牌的频率完美同步,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奏响了跨越时空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