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爷明眼看得出慕卿是完全上了心的。
否则不会连小姑娘置办产业这种小事都要插手。
这倒是让他想起了张家姑娘一事。
当时这侄儿来找他,给的理由可是府上丫鬟看见张倩谊和红玉见面,顺藤摸瓜下才查到张倩谊的阴谋的。
没想到其实是若姐儿找了他,而他竟也插手了。
想来他这侄儿那时就已经瞧上若姐儿了吧。
二老爷哼道:“我竟是不知若姐儿还是个丫鬟。”
慕卿便也想起那次在二伯面前胡诌的理由。
他先是讪讪,但很快又正了脸色:“我与表妹从未有逾越的举止,当初她寻我帮忙,不过是碍于小辈不好管长辈房中事,她又担心二伯母会吃亏,只好求了我帮忙。”
至于为什么不去找崔氏,反倒寻了他,慕卿没解释,二老爷也没追问。
年轻人的事,他一个做伯父的管那么多做什么。
他摆摆手:“得了,不用解释了,你好不容易有了心仪的姑娘,我还能棒打鸳鸯不成。”
别说他不是慕卿的亲爹,便是亲爹,只要两个孩子是真心相爱的,他也不会阻拦。
只是有些事他也要先说清楚。
“若姐儿是个好姑娘,倘若你是真心喜爱她,便要守住自己的心,莫要因为一时的新鲜而害了她。”
“侄儿明白,侄儿可以向您保证,此生唯有她一人。”
他是慕家未来的掌权人,能为了若姐儿作出这一番承诺,的确很有诚意的。
虽然这番话不免有让他传给爱妻的意思在内。
不过二老爷还是应了:“放心,铺子的事我帮你处理。”
然而,都没等二老爷出马,顾若娇就自己决定买下一个铺子了。
原来是那日孙三立带顾若娇看铺子的时候,正好其中一个铺子附近有个米铺在墙上贴了出售的字样。
那米铺不大,地段也不算居中,胜在周围都是住户。
当时顾若娇也就瞧了眼而已。
但回到府里后,却总是想起那米铺。
所以隔天便又出门了。
米铺的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
家中富裕,并不缺米铺这点的小买卖。
只是小时候挨过饿,所以一直守着米铺不走。
然而一个多月前老伴过世了,孩子担心他一个人在皇城里住不安全,过来劝了几次才终于松口搬走。
自古民以食为天。
如今太平盛世,买个米铺或许赚不了什么大钱,但小钱是一定能赚到的。
顾若娇同他聊了两盏茶的时间,就决定买下了。
老爷子大概也挺喜欢顾若娇的,自己主动砍了二十两,最后以二百三十两的价格成交。
之后便是要去县衙买正契,正式订立文劵,一式四份,分别由老爷子、顾若娇、县衙和商税院各一份以作保留。
之后便要缴纳契税,再由官府印契,这铺子才算是真正到顾若娇手里。
因着没有走国公府的路子,所以花了五天才终于办好。
而慕卿是在官府印契的时候才知晓小姑娘已经买好铺子了。
慕卿:“……”
殷勤没献上,男人阴雨连绵了几天。
随身伺候的抱砚和墨书简直叫苦连天,都开始祈祷世子早日抱得美人归,也好叫他们不要再受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