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期限很快就到,徐景行依依不舍的将残卷归还藏经阁。

虽然时间短暂且经文残缺,但这次的机缘能带给他不少好处,且不说能磨砺他的根基使其变得更加牢不可破,也让他对自己未来道途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毕竟《大般涅盘经》他已记下,经中所蕴含的一丝涅盘真意也已在他心田种下,渐渐地,徐景行参悟这《大般涅盘经》经时,都会进入一种奇特的定境中。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寂灭的虚空当中,周边一切皆空,却又蕴含着孕育一切的生机,他那受损过的灵根,在这这片空间里生机的笼罩下,开始发生细微而深刻的变化。

原本灵根上那些经修复后留下的细微瑕疵,都被进一步抚平,虽他灵根本源的强度并未暴涨,但其质地,却随着徐景行的每一次参悟《大般涅盘经》得到锤炼,向着一种更坚韧不易被摧毁甚至带着一丝不朽属性的方向,缓慢蜕变。

就好像这部残经,在引导徐景行领悟重生到永恒的走向,与此同时,经文中有关于众生皆有佛性、见性成佛的义理,也与他那慧眼相结合,让他对自身本质对力量的根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慢慢的,徐景行明确,以及如今的修行之路,并非单纯的积累能量,得需要不断发现并彰显自己那本就自具足的佛性,当然,也可以用明了真我本性来解释他当下的领悟。

倒是这部残缺的《大涅盘经》残卷,徐景行知道,这经文与他缘分未尽,待他日后修为更高时,注定会再次参悟一番,甚至还有可能会主动外出寻找遗留在外的其他残卷。

参悟《大般涅盘经》虽短如白驹过隙,然此经卷中所蕴含的至高意境,已如一颗不朽的种子,深深植入了徐景行的心田与道基之中,每日,他都会抽空静静禅坐,去细细体悟、消化自己参悟这卷经书的所得。

这日,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周身气质,已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以往,徐景行的平静,大多源于他主神空间任务者历经风浪后的冷漠与掌控,是一种强大的意志对外界的自主隔离,而此刻,他的宁静却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散发,是真正意义上的如深潭映月,澄澈明净,并非他刻意表现,而是本就如此。

这是他修行了《大般涅盘经》经后的一种安详、圆融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他此刻较以往多了一丝慈悲,这并非是他对天地万物众生无由的怜悯,而是他对万物运转法则的一种理解与接纳。

当然,这也是他佛心初成的迹象,并非说徐景行此刻已成了最虔诚的佛徒,而是指他的心境修为,真正契合了佛门明心见性的一个门槛,让他对空性、涅盘有了更直接的体会,不再局限于经文字句的理解,而是真正的开始证得其中一丝三昧。

这种心境上的蜕变,直接反馈到了他的日常修行上,如今,修习起《楞严经》上所记载的观照法门,徐景行更容易进入深层次的定境当中,念头愈发稀少的同时观照也愈发清晰明了。

心猿意马从此再无踪影,定境中唯有灵台一点不灭明光,映照大千微妙,而他体内静如深潭的佛元,在那一丝涅盘真意的浸润下,也变得更加精纯,其性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温和蕴养,更增添了一分寂灭重生的韧性以及常住不坏的底蕴。

运转之时,无声无息,却沛然莫御,涤荡身心杂质的效果倍增。

然而变化最大的,还属徐景行体内那曾经破损严重的灵根,经涅盘真意洗礼后仿佛蕴含着寂灭后的生机,淡金色的火焰,也更加温润凝实,虽仍是以丝丝缕缕的状态萦绕在灵根之上,却仿佛如琉璃净火那般永恒不朽。

他那源于八宝琉璃珠串的慧眼,也在佛心初成的加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观察事物较以往更加透彻,理解佛法经义时,能直指最核心的本质,甚至能隐约感受到经文背后所蕴含的法则之力。

如此基础上,徐景行修行手中所掌握的任何功法、神通,效率都大幅的提升了不少,以至于他马上就能再次筑基。

虽然在佛门体系中,不强调筑基这个道门概念,但也有类似的境界划分,即打下无比坚实的根基,使佛元充盈圆满,身心调和统一,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开悟、证果做好准备。

徐景行这具身体,本就成功筑基过一次,因而他刚入净土宗内门正式修行没多久,便再次清晰的触摸到了这一门槛。

他体内的佛元已然蓄满,并且精纯无比,心境修为更是远超同侪,佛心初成不说,肉身经脉在佛元和涅盘意境的共同滋养下,坚韧通畅,那变异进阶的灵根更是为他提供了无穷的潜力。

一切条件都已具备,甚至可说是超额完成,他只需一个契机,便能水到渠成的再次完成筑基这个过程,将自身状态推升到一个新的水准上。

但即便如此,徐景行也说不好自己再次筑基的契机是什么,毕竟他已改道重修,从前的经验只能用来借鉴,不能让他依法进行,这个契机,有可能是一次深层次的入定,也有可能是一次对佛法的顿悟,更有可能是一场简单的自然突破。

徐景行已经能清晰的感受到体内那呼之欲出的圆满之感,越是这种关键时刻,他越是知道不能急切,因而他依旧按部就班的每日禅坐、诵经、修行,尽量将自己根基打磨得更加完美无瑕一些,而后静待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刻到来。

他知道,一旦自己再度成功完成这一步,他在净土宗在这方修仙世界,才算真正有了立身之本,也才真正具备了去探寻自己那位距今身份都还很神秘的师父的资格。

水满自溢,月圆则亏,徐景行心安意定,并不刻意去寻求突破,而是日复一日的沉浸在修行之中,打磨佛元,体悟涅盘真意,观照本心,故而他无尽接近圆满无暇,离渡劫,只差那最后的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