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万事诸宜,也是汉军旗秀女进宫的日子。
甄府里,到处喜气洋洋,甚至下人们都得到了赏银。
他们可是听说了大小姐成功入选了,不久之后便要进宫,成为皇上的嫔妃呢。
不止这些呢,听夫人院子里的丫鬟说大小姐还是众多秀女中唯一有封号的,大小姐福气真好。
几个下人围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如今府里的头等大事。
而甄远道自从知道他的女儿被封为莞常在时,心里便按捺不住了。
他一个人来到祠堂里,看着摆在供桌上的圣旨,嘴边便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甄远道,终于等到了今天!!
他谋划那么久的计划,终于要踏出第一步了。
他的女儿甄嬛可是自己手里的秘密底牌之一,他握了那么久的底牌终于要亮相了。
此次他女儿入宫之后肯定助他平步青云,官拜卿相。
他一想到这,便在祠堂里畅想他之后被百官奉承的画面。
虽然他甄远道多年奋斗才是小小四品官,但今后他的官运亨通,谁都要看他的眼色。
甄远道待在祠堂足足有一时辰,他思索一番决定要去自己女儿的院子一趟。
他刚踏出祠堂门槛的一瞬间,便恢复之前老实巴交的模样。
他慢悠悠往自己的女儿院子方向走去,他得为他之后的仕途加一道保障。
甄远道在敲门之前,把自己准备说的话过了一遍,甚至为了逼真,还换上一副忧思过重的表情。
他进去之后,先是假装对他的女儿说些煽情的话语,给自己后面说的话铺路。
之后他用一副对不起女儿的模样把浣碧的身世,同女儿简单讲了。
他脸上虽然是愧疚难当的神色,但心里却是计谋得逞的兴奋。
没错,浣碧也是他的底牌之一。
他手里握着的三张底牌,一张是甄嬛,一张是浣碧,而最后一张他选择性遗忘。
不过有前面两张底牌的存在,他还不至于动用第三张底牌。
浣碧虽然是他外室女,可是她母亲是何绵绵啊。
他对浣碧的母亲何绵绵感情是有的,但不是所谓的爱情,而是对棋子的利用之情。
何绵绵身份不是表面罪臣之女那般简单,她还是先帝最受宠的舒妃好友。
为了他之后的计划,他成亲之后选择与何绵绵私通,生下了浣碧。
先帝的皇子虽然多,但后面最为出众便是四皇子胤禛与十七皇子允礼这两位。
四皇子胤禛有年羹尧以及隆科多两位朝中重臣支持,一时间里炙手可热。
而十七皇子允礼虽然年纪小,但却是先帝最疼爱的皇子,也可以说是子凭母贵,也有不少朝臣支持
他同其他大臣一样,在两位皇子身上押宝,试图谋得一个从龙之功。
不过他没有选择其中一位皇子,而是两个皇子都押宝。
然而他没有投靠任何一皇子的麾下,选择反其道而行,他瞄准了新皇的后宫。
无论是谁当下一任皇帝,后宫中必然有他甄远道的女儿,到时候比从龙之功还要稳妥。
不过他还是把大头压在四皇子,费尽心思培养甄嬛这个女儿。
则浣碧在他有意的操作下,进了甄府,成为甄嬛的贴身丫鬟,也是下人口中的二小姐。
到时候若是四皇子胤禛登基,他便把甄嬛送进宫。
而若是十七皇子允礼登基,他便把浣碧认祖归宗,让其成为甄家二小姐入宫。
甄嬛听到父亲的坦白心有不悦,但看见父亲脸上难掩的愧色,还是决定将浣碧带入宫,还承诺在以后替她找个好人家。
甄远道听到甄嬛的保证,在心底松了一口气,但脸上还是那副没脸见人的模样。
他之前说的那些嘱咐的话,不就是暗示甄嬛入宫后要一鸣惊人吗。
甄嬛这个女儿他最为清楚,他亲手培养长大的,肯定会吸引皇帝的注意。
那晚甄远道与甄嬛的谈话,没有第三人知晓,成了两人之间不可言说的秘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九月十五的当天万里无云,艳阳高照。
甄远道看着自己的女儿上了马车,那马车往紫禁城方向驶去,心中感慨万千。
希望甄嬛与浣碧两人都争气些,他在家就坐等官职晋升好了。
他站在甄府门口望着那已经没有马车踪影的路口,久久未离去。
耳边传来路人以及下人对他的称赞,他就心满意足转身回到甄府。
甄远道哼着曲来到书房,他发现书案上有一只小小的瓷瓶,上面写着美颜丸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