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可没有那么大气场。”

“主要还是于主任慧眼识珠,一眼就认出了我,才让我能一直演下去。”

王东升跟于正阳客套了几句,见大队书记,一个劲的给自己使眼色,只能继续回归正题。

“县里的物资,都是统一分配。”

“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会酌情考虑。”

“现在不只是你们村子缺煤,各个公社,各个大队都缺煤。”

“我们还要为过冬考虑。”

“煤炭公司,也需要按照计划开采煤炭。”

“除了计划内的之外,计划外的煤炭,我们管不到。”

“具体的情况,你们可以去找煤炭公司的主任赵昌盛商谈。”

说起正事,于正阳也变得正式起来。

“于主任……”

李来富一听就急了,这是让他们自己去找煤炭公司谈议价煤。

要是买议价煤,哪里用这么麻烦来找于正阳,他们直接去找煤炭公司主任,就能解决这事儿。

王东升连忙拉住大队书记,给大队书记使了个眼色,笑着对于正阳说道:“多谢于主任出谋划策。”

“等于主任回市里,叫上正明大哥,咱们好好喝一顿。”

“到时候,再好好听于主任的教诲。”

“我们就不打扰于主任忙工作了。”

“好,下次回市里,咱们再好好聊聊。”

“也别说什么教诲,我可是听大哥说你对咱们国家各个政策十分了解。”

“连冯叔都夸你思想觉悟的高。”

“我都没有被冯叔夸过。”

于正阳起身,把王东升和李来富送到了门口。

“冯叔是看我年轻,才夸我,可当不得真。”

“于主任,你先忙,不用管我们。”

从于正阳办公室出来,走出计划经济委员会大院,李来富立即开口说道:“升子,你咋不跟于主任再争取争取呢。”

“我看于主任跟你说话,挺客气的。”

“多争取争取,肯定能弄到一些煤炭指标。”

“书记,于主任已经答应咱们了,会多给咱们煤炭指标。”

“但是,给咱们的指标,不会太多,需要通盘考虑,不管如何,咱们都要买议价煤。”

“而且于主任已经给了咱们指示,现在去找煤炭公司主任,可以用低价拿到议价煤。”

王东升解释道。

他是真想不通,李来富是怎么当上大队书记的,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升子,这次带着你,算是带对了。”

“我都没有注意这些。”

“那咱们现在去煤炭公司?”

李来富仔细回忆了刚刚王东升跟于正阳的对话,恍然大悟。

他并不是真听不出于正阳话外的意思,只是他的心思没有放在这方面,这才会忽略了这些细节。

“对,咱们现在就去煤炭公司。”

王东升见大队书记反应过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回到拖拉机,马不停蹄的赶往煤炭公司。

到了地方,王东升直接报出于正阳主任的大名。

轻轻松松就进入到了煤炭公司,见到了煤炭公司的主任赵昌盛。

双方简单客套了一番,便进入正题。

“议价煤,咱们这里确实还有不少指标。”

“价格,要比指标内的煤炭高一些,一吨四十五块钱,可以给你们一百吨。”

赵昌盛听完王东升的需求,稍微思索了片刻,看在于正阳的面子上,给出了一个十分优惠的价格。

“一个月一百吨,倒是也够用了。”

“多谢赵主任体谅我们这些农民的不容易。”

不等李来富说话,王东升连忙说道。

“不是一个月一百吨,是一季度一百吨。”

“超过这个数量,就不能以这个价格卖给你们了。”

“我们得先保证完成计划内的任务。”

“计划外的煤炭,全都是工人们加班加点弄出来的,总得给这些工人一些补贴。”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煤炭工人,到底有多辛苦。”

赵昌盛本来是想说一年一百吨,见王东升说一个月一百吨,看在于正阳的面子上,也不好这么开口,只能退一步,把一年一百吨,改成了三个月一百吨。

“赵主任,不知道超过一百吨,一吨煤需要多少钱?”

王东升早就看出赵昌盛说的不是一个月给他们一百吨,他是故意这么说,好给自己留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

现在赵昌盛主动给他改成三个月一百吨,倒是能够接受,也就没有继续讨价还价。

四十五块钱的议价煤,跟指标内的煤,相差不到一倍,价格也完全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即便以他们现在的价格,往外卖砖,除去成本,人工,都还能赚不少钱。

“五十一吨。”

“每个月数量不能超过五十吨。”

“我们也要全县统筹考虑,不能只顾着你们一个大队。”

赵昌盛跟于正阳有很大的不同,他是煤炭公司的负责人,做事风格也更偏向于商人。

所以在跟王东升谈的时候,也没有绕那么多弯子。

“感谢赵主任……”

王东升又是一番彩虹屁,然后给大队书记使了个眼色,把中华烟和茶叶拿出来,不动声色的放在了赵昌盛身边。

赵昌盛看到两人拿出来的东西后,明显变得更加热情了一些。

正事谈完,拿到条子,王东升又跟赵昌盛客套了几句,这才带着大队书记,从赵昌盛的办公室离开。

“升子,三个月一百吨煤,加上每个季度指标内的煤,差不多就够了,为啥还要多的议价煤指标?”

拿着条子,坐在拖拉机上,李来富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他这次是真没看明白王东升这么做的原因。

“有没有是一回事,用不用又是一回事。”

“咱们得为过冬考虑。”

“去年咱们过冬的煤,总共就那么点,根本就不够用。”

“现在多要点,过冬的时候,还可以用这些议价煤的指标,换无烟煤指标。”

“我和明明,花花,今年加起来也需要十五吨煤,用来煮猪食,给猪取暖。”

来都来了,王东升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归。

现在这个时候,他还能用煤块,等到了冬天,最好还是换成煤球,或是蜂窝煤。

“你这边五吨以内,就用指标内的煤吧。”

“这次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大明和李耀华,只能给他们议价煤了。”

“咱们大队煤的指标也不多……”

李来富恍然大悟,直接做主,给王东升批了五吨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