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 第230章 老两口为了儿子吵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老两口为了儿子吵架

“我说错了,三个给你按照四毛算。”

“说一毛三,是为了方便计算,不是火烧一毛三。”

“你要是只要一个的话,素火烧一毛五一个。”

卖火烧的摊贩,连忙纠正道。

“噗嗤。”

王东升没忍住笑了出来。

他刚刚还在想,这老板是故意如此,还是算错了。

现在发现,老板比他想的还要多。

“我没什么文化,让两位同志见笑了。”

卖火烧的摊贩,被王东升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说清楚就行。”

“大家都没文化。”

李来富给了卖火烧的商贩四毛钱,拿着三个火烧皮,带着王东升回到停拖拉机的地方,把三个火烧皮递给了拖拉机司机。

然后等拖拉机司机吃完,立即返回。

途中,王东升把自己想要先建一个小型养猪场,想要批一块地的事情,跟李来富说了说。

“升子,你不能直接以盖养猪场的名义批地。”

“这样操作,会非常麻烦,到最后,你可能还要挂靠在大队名下。”

“最好以盖房的名义,给你批一块地。”

“操作起来也简单,至于批了地,你是用来盖房,还是用来盖猪圈,没人会管。”

李来富提议道。

“还是书记想得周到,那就以盖房的名义,批一块地,麻烦书记了。”

王东升只想着盖养猪场,倒是没想这么多。

听到大队书记这么说,才反应过来,盖养猪场跟盖房,还真不一样。

以现在的情况,真要盖养猪场,要么挂靠在大队,要么找其他国营养猪场挂靠,后期麻烦得很。

完全不如以盖房的名义批地来得方便。

“升子,回去后,你看好哪块地,就直接跟我说。”

李来富见王东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多说。

“行,我回去先看看在什么地方盖房合适。”

两人聊着天,晒着太阳,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也没有了继续聊下去的欲望。

颠颠簸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是赶回了村子。

王东升拒绝了让拖拉机送到他家门口的好意。

到了村子,没等拖拉机停稳,就直接跳了下来。

大中午坐拖拉机,实在是太难受了,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跟大队书记打了个招呼,王东升溜达着往回走。

大中午的,村子里也没什么人出来,王东升不由加快了脚步。

到家的时候,他已经是满头大汗。

王成海,王晓雅,孙婷,孙静几个孩子,看到他回来,立即就围了上来。

见他买了驴肉火烧,几个孩子瞬间欢呼雀跃起来,立即就要吃。

“你们不是刚刚吃饱饭吗?火烧留着晚上再吃。”

王母看到几个孩子围着王东升要驴肉火烧,呵斥道。

“奶,我还能吃,刚刚只是吃了个七分饱。”

“姥姥,我也能吃,我要吃驴肉火烧。”

“爹,我也要吃。”

“舅舅,我都闻到驴肉火烧的香味了。”

“好好好,给你们吃,都不要急。”

王东升带着几个孩子,拿着驴肉火烧回到厨房。

给王成海,王晓雅,孙婷,孙静一人分了半个驴肉火烧。

然后,又分别给二姐,宏伟,七姐,老爹老娘,媳妇儿拿了一个驴肉火烧。

“升子,你不吃吗?”

王桂萍询问道。

“二姐,不用管我,我已经吃了两个驴肉火烧。”

“你们要是不够的话,这里还有。”

王东升把剩下的火烧,全部拿到桌子上,对着大家伙说道。

“都已经吃过饭,吃一个尝尝就行。”

“剩下的,你们留着晚上吃。”

“我们想吃,随时可以去买,不用节省,咱家现在又不是吃不起。”

“敞开了吃就行。”

王东升大气的说道。

二姐,七姐,老爹老娘,正是因为知道他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才没有拒绝,也没有说他浪费。

王父王母,慢慢也已经习惯王东升买这买那。

最近这段时间,家里吃棒子面都少了。

平时都是直接用白面蒸馒头,或是蒸米饭。

前段时间,王东升往家里带了不少大米和白面回来,足够他们吃很长一段时间。

“升子,事情办得咋样了?”

王父问道。

“办好了,从煤炭公司弄到了指标,四十五块钱一吨煤,一个季度有一百吨的指标。”

“计划内的煤,指标可能也会增加一些。”

“今天也是巧合,碰到了于正明于主任的亲弟弟于正阳,他就是咱们县计划经济委员会的主任。”

王东升见大家都对这事儿好奇,就详细的把情况说了一遍。

“那你不是要欠下于正阳主任的人情。”

王母说道。

“已经找补回来了。”

“大队书记已经同意给咱家批一亩地。”

“今年大队养猪场不再养猪,等市里的政策落实下来,就会把咱们大队的养猪场承包给咱们。”

“我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王东升一脸得意的说道。

“这还差不多,总不能让大队占便宜,又不给咱好处。”

王母见儿子这么说,也满意了。

“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哪怕升子没有说这事儿,让大队书记欠着人情,对咱们也没有任何的坏处。”

“以后咱们肯定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队书记帮忙。”

王父来到厨房门口,点燃一根烟,咂吧了一口,吐出一个烟圈后说道。

“你头发倒是不长,也没见你有什么见识。”

“要不是升子这几个月赚了些钱,我们还天天跟着你吃糠咽菜呢。”

“自己屁本事没有……”

“我是没本事,我儿子有本事就行。”

“现在出去,谁不说我有个好儿子。”

“这就不是之前天天骂升子混蛋玩意,败家玩意的时候了。”

“好儿子,也是我生的,他几个姐姐管的好。”

“让你管儿子,指不定早就被打傻了。”

“你还好意思说,他之前不正干,还不是因为你们惯的。”

“他能有出息,都是因为我管得严,拿棍子打出来的。”

老两口,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

看到老两口越说越来气,越说越离谱,王东升,王桂萍,王爱娣三姐弟,连忙劝说。

“你们也真是,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了这点小事,还能吵起来。”

“咱们日子越过越好,都是大家的功劳。”

“我是你们的儿子,有出息,你们脸上都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