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姐,你这是干啥。”

“她们围着我,说明她们喜欢跟我在一起。”

“小孩子,想吃就吃呗,咱又不是吃不起。”

“就她们两个小孩子,敞开了吃又能吃多少。”

王东升说话的时候,从碗里拿出几块肉,分别递给王成海,王晓雅,孙婷和孙静。

孙婷,孙静刚被老娘呵斥,也不敢伸手去拿。

“拿着,这是舅舅给你们的。”

“有舅舅在,你妈不敢打你们。”

王东升说完,强行把卤肉塞到两个外甥女嘴里,抬头对着七姐说道:“七姐,你也尝一块。”

“四姐,五姐,你们要不要吃?”

看到四姐,五姐从里屋走出来,王东升又对着两人问道。

“我们等吃饭的时候再吃。”

“升子,你不用管我们。”

四姐,五姐连连摆手。

“行,那就等吃饭的时候,一起吃,这是从明明家拿过来的。”

“他准备弄卤肉,拿到市里去卖。”

“让我们尝尝味道如何。”

王东升也没有跟两个姐姐客气,端着碗,进入厨房。

跟媳妇儿说了一句,让她中午拌一拌,随口询问道:“媳妇儿,爹娘,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今个儿凉快,估计要在地里干到中午才会回来。”

许秀琴正在和面,头也不抬的说道。

“行,那我跟七姐,五姐,去打一些棒子面回来。”

王东升下午还要去老丈人家,估计得吃了晚饭,才会回来,趁着现在还不到吃饭的点,去打一些回来,下午也就不用着急忙慌的去忙活这些。

从厨房出来,王东升叫着两个姐姐,帮忙抬了几百斤棒子,放在三轮车上,拉着去村里专门磨棒子面的作坊。

看到前面还有几个人排队,就跟作坊的师傅聊了起来。

“吴叔,这机器,多少钱?咱个人现在能买吗?”

王东升掏出一根大前门,递给负责磨棒子的师傅,笑着问道。

现在他们这里磨棒子的机器,都是大队的。

几乎每天都要排队。

王东升以后想要养更多的猪,最好还是自己买一个机器比较合适。

“个人可以买,需要工业券,还得大队批条。”

“小型的机器,四百多块,中型的机器八百块。”

“升子,你家确实可以买一个。”

吴师傅接过烟,老老实实的说道。

“嗯,我们家磨面确实比较多。”

听到小型的机器只要四百多,王东升立即就来了兴趣。

又跟吴师傅打听了打听情况,心中有了谱,准备明天去市里的时候,问问冯卫东,或是于正明主任。

抽了两根烟,等了小半个小时。

塞了半包烟,吴师傅给插了个队,先让王东升磨棒子。

大队这个集体电磨坊的机器比较大,效率也高。

七八百斤棒子,只用了一个来小时,就完成了。

他磨的是喂猪的棒子,不用去壳,磨得那么精细,速度要快一些。

如果是人吃的棒子面,花费的时间就多了。

磨一百斤,就得小半个小时。

现在的机器,不像以后那么好使,再加上电压也不是那么稳定。

导致现在磨棒子的速度,完全没办法跟以后相比。

这要是放在以后,磨一千斤棒子,最多也就半个来小时。

“升子,你确实该买一个机器。”

“咱们大队这个机器,一直排队,有的时候坏了,还要修好久。”

“我们几个跟爹,经常过来等半天,耽误事。”

四姐王来娣开口说道。

“还得买一个跟大队这个机器差不多的机器才行。”

“这些猪越来越大,吃的也越来越多。”

“今天打的这些棒子面,只够吃四五天。”

五姐王招娣跟着说道。

“磨棒子面,花销也不少,一百斤,就要一块五。”

“自己磨,最多就是多出点电费,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机器钱赚回来。”

“而且平时咱们也可以给别人磨棒子赚钱。”

四姐王来娣继续说道。

“嗯,之前咱没跟我说。”

“早说,早就买回来了。”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各种事情,也没有注意这方面。”

“明天去市里,我就问问,看看能不能尽快把机器买回来。”

王东升是真没想过,现在磨棒子都这么麻烦。

“你最好去找大队书记一趟。”

“把情况了解清楚,看看能不能专门给拉一条电线过来。”

五姐王招娣提醒道。

“这事儿,不用担心。”

“只要给钱,专门拉条电线,肯定没问题。”

三人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家。

爹娘,也从地里回来,看到他们把棒子面弄回来,随口问了问。

得知王东升想要买磨棒子的机器,王父王母是举双手支持。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家里又弄了卤肉,王父王母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有的时候,炒菜没有肉,都会感到意外。

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会出现失落的情绪。

这就是所谓的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吃惯了细粮,谁也不愿意去吃粗粮。

现在都不用王东升说,老娘做饭的时候,都很少在弄窝窝头,棒子面饼子。

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王东升就拿着两条烟,两瓶好酒,两罐麦乳精,还有前几天从市里带回来的的确良布,放在三轮车上。

又把三个孩子抱到三轮车斗里,骑着三轮车,带着媳妇儿,往老丈人家走。

骑三轮车比骑自行车,速度要慢了很多。

王东升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到老丈人家的村子。

村里人,看到他们过来,立即就去通知老丈人。

现在通讯不方便,还处于通讯基本靠吼的时候。

南桥村大队的电话,都是今年分地的时候,才安装上。

在他们镇里,大部分村子,都是没有电话的。

即便是想要提前通知,都做不到。

老丈人,丈母娘得知女儿,女婿回来,连忙出来迎接。

这待遇,可要比之前好太多了。

以前王东升来老丈人家的时候,别说出门迎接,能给个好脸色,就不错了。

“东升,秀琴,你们怎么大中午的过来,也不知道等凉快点再过来?”

“下午是还要去市里吗?”

“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成江,成海,小雅都带过来了。”

“……”

老丈人,丈母娘小跑到他们三轮车旁边,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