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板账不能这么算。”
“我们国家电力不稳,很少有厂子有自主发电的能力,停电是家常便饭。”
“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生产线出问题,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等等。”
“我所说的录音机一个月不超过一万五,收音机不超过两万,完全合理。”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自然是希望生产的产品越多越好,毕竟,生产的产品多,我们也能多赚钱。”
“至于损耗率,也不是这么算,刚安装上生产线,经过了检验,生产的时候,损耗率自然会低,但到了后期,随着生产线老化,损耗率就会上升。”
“你不能一概而论。”
王东升见对方可以正常的谈合作,开始据理力争。
双方谈了两个小时,终于是初步达成了合作。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沈耀祖提议先吃饭,然后再继续谈。
中午吃完饭,王东升又给郑永红打了电话,把谈判的情况说了一遍。
商量了商量关于外汇结算的具体情况后,下午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在晚上的时候,签下了合同。
生产线,将会在厂房盖好后,拉到保州市安装。
原材料和成品,都由沈耀华负责运输。
收音机损耗率,最终为十六,录音机损耗率为二十二。
损耗率低于规定的要求,低于的部分生产一台收音机加工费增加一块钱,生产一台录音机,加工费增加两块钱。
超出损耗率,所造成的损失由王东升他们承担。
每个月生产的录音机数量为一万八,收音机为两万五。
如遇到特殊情况,可根据情况减少每个月的生产量。
除此之外,两条收音机生产线,两条录音机生产线,分别生产八十万台录音机,收音机后,生产线归王东升他们的名爵电子厂所有。
代工费,最终为录音机两块,收音机一块五。
后续继续合作,代加工的费用根据市场行情重新谈判。
外汇结算,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沈耀华负责解决外汇结算问题,保证王东升他们的电子厂可以拿到结算的百分之五十外汇。
最后便是工人培训,以及技术人员等问题。
前期沈耀华这边会安排香江的技术人员前来培训,安排生产线的维修人员,定期对生产线进行维护保养,时间为一年。
王东升这边可以安排人进行学习。
一年后,生产线的维护保养,由王东升他们自己负责。
把这些事情谈成,签好合同,双方又在羊城宾馆庆祝了一番。
回到住处,花花,大祥都显得十分兴奋。
他们没想到这次来羊城,还能有这种意外之喜。
跟沈耀华的耀华公司签订合同,他们只要把厂房盖好,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赚钱。
虽然因为是代加工,赚的钱并不多,却也不用担心原材料,以及产品销售的问题。
按照他们签订的合同,他们每个月都能有三四万的毛利润。
除去机器损耗,工人工资,以及各种其他开销,纯利润,最起码也能有两万多块钱。
“王厂长,收音机,录音机的损耗真有这么大吗?”
“那生产出来的不合格收音机,录音机,咱们修理修理,是不是也能拿出去卖?”
花花下午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回来后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了出来。
“那得看具体情况,咱们也不能为了赚钱,坑老百姓。”
“具体损耗有没有这么高,还要看生产时候的情况。”
“不管有没有,咱们的损耗都是这么高。”
“多余出来的录音机,收音机,咱们也可以拿出去自己卖。”
都是自己人,王东升也没有藏着掖着。
实际上,这种事情,他们在跟沈耀华合作的时候,都心知肚明。
当初谈低于部分增加代工费,也只不过是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还是王厂长想得周到。”
“低于损耗率的部分,就给加一两块钱的加工费,超出就要赔偿配件的损失,本身就不公平。”
“这个沈耀华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光想着占便宜。”
大祥也跟着说道。
“今天晚上,都没有怎么喝酒,如此大喜事,必须得好好喝一顿。”
“大左,老六赶紧去准备酒菜,咱们要好好喝一顿。”
花花指挥着大左和吴老六,意气风发的说道。
谈好生产线合作的第二天,王东升去银行查看的时候,就收到了郑永红的汇款。
等待润丰经理消息的时候,王东升跟大祥又从这边购买了一片电视和收音机。
第四天,得到了张前进的消息,王东升又带着花花,大祥去跟润丰公司的经理,谈电子表配件的事情。
润丰公司的经理是个中年男子,香江人,祖籍闽省,非常健谈。
原本对王东升说的价格是寸步不让。
直到王东升提出第一次拿货,要一万五千基础款电子表配件,五千高端款电子表配件,才答应了这个价格。
由于他们要货比较多,而且对方也是从正规渠道弄过来。
这些配件,还需要等一个星期。
王东升几人已经把羊城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自然是不想继续留在这里,便安排陈建设,花花,大左,老六两人负责接收电子表配件。
然后,花花,老六再跟着运输车,一起回保州。
花花回去也没有什么事情,便答应了下来。
王东升跟大祥,在跟润丰经理谈好合作的第二天,便坐火车返回保州。
历经三十多个小时,到了保州,还没出站,就看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冯卫东,郑永红和明明。
“你们怎么过来了?”
看到这三人,王东升还有些惊讶。
“这不是迎接我们的王厂长吗。”
“你们这次可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过来迎接你们,都对不起你们的付出。”
“走走走,明明已经准备好了大餐,就等你们回来。”
郑永红开玩笑的说道。
自从得知王东升成功签订合同,他就无比的激动。
当他把这事儿,告诉他老爹,更是得到了他老爹的称赞。
所以,才会在得知王东升上火车的时间后,特意打听火车到站的时间,过来迎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