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寒冷好像比地方来得更浓些。杨澜生站在天安门城楼前,望着广场上飘扬的红旗,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中医诊疗心得》。书的边角已经被翻得起了毛,却比任何勋章都让他踏实——这是他来京参加中医抗疫经验交流会的底气。
一间多媒体会议室里早已坐满了人。前排的国家领导目光温和,听着专家们的汇报,时不时点头记录。杨澜生坐在靠后的位置,手里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方舱医院中医介入时机”“中药汤剂配送标准化”……忽然,前排传来一阵低低的交谈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领导正皱着眉活动右手腕,眉头拧成个疙瘩。旁边的秘书轻声说:“书记,要不先去休息室歇歇?明天的手术都安排好了。”
“没事,听完这场再说。”那位领导摆了摆手,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疼。他想拿起笔记录,手腕刚一用力,就“嘶”了一声,水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桌面上。
从脸的侧面,杨澜生认出他来——会议资料里有介绍,是申城市委书记周明远,以雷厉风行的作风着称,申城的疫情比较严重,这次特意来京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周明远捡起水笔,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时会议主持人宣布休息十分钟,然后一声报告开始。
周明远看了看专家席,目光最终落在杨澜生身上,冲秘书示意了一下,秘书就过去请杨澜生过去,他客气地请杨澜生在身边坐下,笑了笑,声音柔和地说道:“杨医生,我昨晚锻炼不小心扭了右手腕,字都写不了了,第一医疗中心的专家说韧带撕裂,得手术修复,康复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昨晚看了你的书,里面说治疗多是中药加针灸按摩,讲究综合疗法。我这手腕扭伤,你有办法没?”
本来就很安静的会议室,他的声音虽然柔和,但中气十足,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的人都听到了,顿时就安静下来。其他国家领导也饶有兴致地看向了杨澜生,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究,因为,大领导在他的书上留言签字是谁都知道和事情,有这样的机会,那当然想看看中医有什么样的效果了。
在众人的目光中,杨澜生没有看秘书递上的检查报告,而是仔细地检查了一下他的手腕,摸了一直他的右肩,从容地笑了笑:“中医讲‘筋伤则痛,气阻则僵’,腕关节扭伤多是经络气血阻滞所致。周书记要是信得过我,我一针就能治好。”
“一针?”旁边的专家们都露出惊讶的神色。第一医疗中心的骨科权威就坐在不远处,闻言微微皱眉:“腕关节结构复杂,韧带撕裂可不是小事,针灸最多能缓解疼痛,哪能一针治好?”
周明远却来了兴致,他放下手腕,眼里闪着探究的光:“哦?那我倒要试试。”
国家领导直接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笑着点头:“也好,让我们见识见识中医的神奇。”
杨澜生示意周明远在椅子上坐好,挺直身体,然后帮他活动了一下脖子和双肩,然后对旁边的秘书说:“麻烦您帮个忙,扶着周书记的右手臂,成直角举在胸前,掌心朝后。”秘书连忙照做,只是双手都有些发颤,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杨澜生就拍了拍他的肩头,让他镇定些,他就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
见姿势摆好了,“大家看好了。”杨澜生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腕关节扭伤多涉及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专治急性筋伤;间使穴属三焦经,能疏通经络之气。两穴相透,可瞬间打通阻滞的气血。”
他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根三寸毫针,针身细长,在灯光下泛着银光。先用酒精棉仔细消毒了自己的左右手指,再消毒周明远右手腕的养老穴——位于尺骨茎突桡侧凹陷中,像个藏在骨头缝里的精灵。
“进针时可能有点痛,忍一下。”杨澜生的指尖轻轻按在穴位上,找准位置后,手腕微沉,针尖快速刺入皮肤。众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毫针已经没入近一寸,然后就开始左右捻转着针柄。
“有感觉吗?”他轻声问。
“有点酸……”周明远刚说完,杨澜生就继续捻转着。他的动作快速而轻柔,像在跳一支精密的舞蹈,拇指与食指捏住针尾,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半圈,力度由轻到重,又由重转轻。
“现在呢?”
“麻!还有点胀!”周明远的声音里带着惊讶,那股酸胀感顺着前臂往上窜,像有股暖流在筋络里游走。
杨澜生眼里闪过一丝笃定,慢慢地将针起出至皮肤,然后手腕猛地一沉,针尖斜向腕背透刺,直指背面下两寸外的间使穴。这一下快如闪电,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停了手,微笑着问道:“现在有什么感觉?”
“麻,整个手腕都发麻。”
“好了。”杨澜生道。话音未落,他手指轻提针尾,毫针瞬间退出,只留下一个细小的针孔,连血珠都没冒出来。“周书记,试试活动一下手腕。”
周明远半信半疑地抬起右手,用左手托住肘部,先是轻轻转动手腕,随即试着握拳、伸展——原本钻心的疼痛竟然消失了!他又拿起桌上的水笔,流畅地在纸上写下“不忘初心”四个大字,笔画有力,丝毫看不出受伤的痕迹。
“好了!真的好了!”周明远又惊又喜,反复活动着手腕,眼里的难以置信渐渐变成赞叹,“太神奇了!不用做手术了!”
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国家领导笑着鼓掌:“杨医生这手绝技,真是名副其实的‘妙手回春’!看来中医不仅能治大病,对付这种急症也毫不含糊。”
刚才质疑的骨科专家走过来,仔细检查了周明远的手腕,又翻看杨澜生的包,拿起那根三寸毫针,感慨道:“以前总觉得针灸是‘慢功夫’,今天才算开了眼界。这‘养老透间使’的针法,古籍里有记载,却很少有人能运用得如此精准,杨医生的功底不一般啊!”
周明远紧紧握住杨澜生的手,力道之大,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杨医生,我得好好谢谢你!不仅免了我一刀之苦,更让我亲眼见识了中医的厉害。回去我就召开会议,在申城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让更多人受益。”
旁边的秘书连忙拿出手机:“杨医生,我得跟您留个联系方式,以后有机会一定请您去申城指导。”
杨澜生笑着摆手:“都是分内事。周书记平时注意别过度用力,三天内别碰冷水,就没事了。”国家领导看了看表,微笑着道:“时间到,咱们继续开会吧。”
回到座位时,管芳悄悄握了一下他的手,眼里闪着光。杨澜生低头翻开笔记本,刚才的插曲并没有扰乱他的思路,继续记录着专家们的发言。只是在笔记本的角落,他轻轻画了个小小的针孔,旁边写着:“医者,不分贵贱,不论急慢,唯求实效。”
交流会结束后,国家领导特意留下杨澜生,语重心长地说:“杨医生,今天这一针,不仅治好了周书记的手腕,更让大家看到了中医的潜力。你们总结的疫情后遗症诊疗经验,要尽快在全国推广;像这样的针灸绝技,也要好好传承下去,不能失传。”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做好。”杨澜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夕阳正染红天际。周明远特意派车送他回住处,车里,秘书还在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场景:“杨医生,您没看见,刚才好多领导都在打听您的书,说回去一定好好研究。”
杨澜生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方舱医院的灯光,想起县医院诊室里的药香,想起和管芳熬夜整理病案的夜晚,想起了成书过程中身边专家和师长们的专注,想起了岳父的那鼓励的眼神,想起了林琳在视频中那含情脉脉的笑容。这一切,都化作了刚才那根毫针,精准而有力地刺入病痛的根源。
或许,中医的传承从来都不只是厚重的典籍,更是这一针一线的实践,是这手到病除的笃定,是这不分高低贵贱的医者仁心。
杨澜生不知道的是,那本没有署名作者的书,在飘向祖国各地和全世界的同时,他的名字也进入了亿万人的记忆。
车窗外的华灯初上,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杨澜生知道,京城的这一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病痛等着去攻克,还有更多的经验等着去总结,但只要守住这份初心,握着这根毫针,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
他轻轻抚摸着怀里的书,封面上的烫金字在暮色里闪着柔和的光。这光,和他心里的光,和千千万万中医人心里的光,汇聚在一起,终将照亮更广阔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