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豪绅夺地
在一处相对富庶的平原地区,他们遇到了一桩更为赤裸、也更令人心寒的“人祸”。
当地豪绅赵大官人看中了几户贫农祖传的几亩上好水田,勾结官府胥吏,伪造地契,诬陷贫农欠下巨额高利贷,欲将田地强行霸占。
贫农告状无门,被逼得家破人亡,其中一户老汉的儿子在反抗中被豪绅家丁活活打死,老汉悲愤之下,竟在自家田头自焚而亡!
怨气冲天,化为厉鬼,夜夜在赵家宅院和那几亩田地间哀嚎索命,弄得赵家鸡犬不宁,田地也荒芜了。
此事已非简单的愚昧或私怨,而是权钱勾结、鱼肉乡里、逼死人命的血案!
蓝忘机得知详情后,眼中寒芒如冰,避尘剑嗡鸣,凛冽的杀意几乎要破鞘而出。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主张以雷霆手段,诛杀首恶赵大官人及其帮凶,为冤魂昭雪,还百姓公道。
然而,魏无羡再次按住了他的手。
“蓝湛,杀一个赵大官人容易。但杀了他,田地就能回到苦主遗孀孤儿手中吗?
那些伪造的文书,那些被打通的关节,那些沆瀣一气的胥吏,就都不存在了吗?
赵家倒了,还会有李家、王家冒出来。死了一个厉鬼,难保不会因为新的不公,再催生新的怨魂。”
魏无羡的声音异常冷静,带着一种俯瞰世事的透彻,“此事的根子,不在一个恶霸,而在滋养这恶霸的土壤——那套可以被金钱和权势轻易扭曲的规则,和那些麻木助纣为虐的帮凶。”
魏无羡没有直接出手击杀赵大官人,也没有立刻去超度那悲愤的厉鬼。
他带着蓝忘机,如同最精明的猎手,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证据:伪造地契的经手人、放高利贷的账房、作伪证的里长、收受贿赂的胥吏…甚至,他利用神念,潜入赵府和县衙,找到了关键的账本和密信。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蓝忘机意想不到的事——他没有将证据交给当地官府(因为官府本身就不干净),而是巧妙地通过一些江湖渠道和行商之口,将赵大官人巧取豪夺、逼死人命、勾结官府的确凿罪证,散播到了州府乃至更上层一些素有清名的官员耳中,同时,也将赵府闹鬼、冤魂索命的“奇闻”广为传播,引起舆论关注。
很快,州府派下精干的巡察御史。在确凿的证据和汹汹的民意(魏无羡暗中引导)面前,赵大官人及其党羽被连根拔起,锒铛入狱,等待严惩。
那些被霸占的田地,经官府核实后,判还给了苦主的遗孀和族人。
魏无羡这才出手,以神音安抚了那充满怨恨的厉鬼老汉,告知他仇人伏法,田地已归,他的家人会得到照料。
老汉的怨魂在悲泣与释然中,接受了蓝忘机的往生符,消散于天地间。
此事耗时最久,过程也最是曲折。当尘埃落定,看着那些拿回田契、抱头痛哭的贫苦百姓,蓝忘机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和对世道规则的沉重思考。
他明白了魏无羡的苦心:斩妖除魔易,撼动盘根错节的人间规则难。
有时候,需要借力打力,需要耐心布局,需要洞悉规则并利用规则去修正规则。
他在笔记中沉重地写下:“豪绅夺地,非鬼祸,乃权钱之毒。
诛首恶易,清毒瘤难。需抽丝剥茧,寻其根,破其网,借势而为,以正律破邪法,方为长久之计。规则若腐,则恶土难清。”
魏无羡静静地看完,没有像往常一样点评或添注,只是轻轻握住了蓝忘机微凉的手,无声地传递着力量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