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记者和摄像一通采访照相,把采访的内容记都在笔记本上,交给张建国,

“张副主任,您看看,还有遗漏的地方吗?”

张建国接过采访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眼神晦暗,到底因为老妈的警告,没敢扯上饺子馆。

妈现在脾气不好,他就算是亲儿子,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

“行,按照这个标准,回去赶紧赶出一篇通稿,明日的早报就让大家看到。”

“好,我这就回去起稿。”

梁记者接过笔记本,离开之前,看了眼饺子馆,犹豫了下,到底还是没忍住,

“主任,您不是一直在找创业典型吗,您家老太太刚好符合标准,咱为何不一鼓作气把您家老太太也一起采访了?

跟高考状元一起出一篇报道,肯定能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对您和家里人来说,也能提高些知名度。”

“这个提议我赞同,一会我再给你们拍个合影照,一起刊发上,保证能出名。”

张建国叹口气,当他不愿意吗?

但老妈太执拗,一个不高兴就跑去单位砸他的饭碗,拼不起啊?

“唉,这阵子找创业典型,我脑子都快炸了。但我家老太太为人低调,她不愿意出名,就想安安分分的做点小生意。

怎么劝都不听,我也是没办法。就今天采访小妹,她都再三警告,不准提起她和饺子馆。

老太太别的都好,就是脾气倔,决定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我这当儿子的出面也没用,惹急了连我都揍。”

梁记者点头,原来如此。

“您母亲真是厉害,连着供养出两个大学生,还能如此坦然,深藏功与名,真是令人敬佩。”

摄像握着相机,也是一脸的佩服。

“怪不得您家人才辈出,原来是有个掌舵的灯塔啊。”

张建国干笑一声,看着饺子馆门口排队的人群,催促两人回去赶稿子。

采访结束,老五回到饺子馆,拉一把椅子坐下,帮着一起包饺子。

“妈,你放心,大哥没打饺子馆的主意。”

李香琴看着老五嘚瑟的眼神,眉梢一挑,“你气他了?”

“哪有,是他主动过来采访我,又不让我畅所欲言,还得按照他写的说,没意思的很。”

老五撇了撇嘴,反正她也没想扬名,只想给妈证明,她一点都不比大哥差,就算是女孩子,照样可以光耀门楣。

目的已达到,剩余的爱谁谁。

采访还搞内幕?

李香琴看她一眼,还是这丫头语气太狂,没法刊登?

反正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随他们便吧。

今儿,又是忙碌的一天,收了摊,打扫,洗涮完毕,几人累的指尖都不想动。

虽然收入可观,但劳动强度太高也坚持不住。

“桂兰,辛苦你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苏桂兰是吴老太的大儿媳妇,没有正式工作,一直给被服厂打临时工,一个月二十五块钱的工资。

听说她想雇一个服务员,工资开到四十块一个月,立马就占了名额,说是让她儿媳妇过来试试。

苏桂兰三十多岁,干活利索,人也勤快,主要是性格挺好。

李香琴就观察了一天,就让人留下了。

她只需每天上午十点上班,下午两点半下班。之后四点半上班,晚上八点半下班即可。其余的时间,还是由她和芳芳打理。

期间,玲子和老四几人闲了,也过来帮忙。

好在店不大,她们几个还算忙得过来。

想赚钱,肯定要辛苦些的。目前这阶段,不适合她做甩手掌柜。

第二天一早,李香琴出门采买的路上,特意买了一份报纸。

果不其然,老五以最醒目的标题出现在A版上。

十年苦读今朝现,金榜题名笑开颜!

——我市张建丽同学以六百三十分的高考成绩被京大录取,亦是全国高考状元。迄今为止,最高高考分诞生。

标题下面,是老五托着下巴的照片,嘴角带笑,看着倒是像个乖巧文静的闺女。

但李香琴还是从她眼神中,看到了掩藏的一丝狂妄。

关于这点,她还真喷不了一点,这或许就是学霸的傲气吧?

这段时期,高考满分六百四十分,她就敢考六百三。

前天领导已经说了,京大在他们市投档线才五三十分,老五整整高出投档线一百分,妥妥的遥遥领先。

这种分数拉锯,拍马都追不上。

李香琴从头看到尾,通篇文章都是在表扬老五如何刻苦读书,如何废寝忘食,如何在老师的辛苦培养下,一飞冲天……

结尾,是为教育局背书,总结了中心思想。

李香琴看了一遍,抽抽嘴角,这马屁拍的,很张建国。

报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信息来源,针对普通民众来说,了解身边的信息,国家的政策,大部分都得通过报纸阅读。

就算是菜市场这么混乱的地方,一份报纸相互传阅,也阻挡不住众人的阅读热情。

她骑着三轮车,从菜市场到自由市场,已经听到很多人在议论了。

“咱们市今年真是长脸,竟然出了个女状元。”

“可不咋的,听说这闺女还是咱们区重点高中的学生。回头我得督促家里的孩子,刻苦读书,就算不考京大,也争取上个大学风光一把。”

“哈哈……那你得多督促,人家这闺女可是考了六百三呢,差十分就满分了,这种人就是天才。普通人就算一头扎进书堆里,也不一定能考上。”

“……”

一路采买回来,李香琴的脑子里全是老五高考的话题。刚把菜送到饺子馆,老六骑着车一路风驰电掣,

“妈,社区大妈过来通知,领导等会要来送牌匾了。”

李香琴一愣,这么快?

“大姑,你只管去忙,店里交给我。”李芳擦了把手,赶紧催促李香琴离开。

现在,啥事都没有表妹的事情重要。

老六骑着载着李香琴回到家,玲子和老五已经把家里收拾干净了。

一听说领导要来送牌匾,整个院子又被邻居们清扫一遍,干净整洁,争取给领导一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