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是不知道,那些肥料原本我们留着也没啥用,还占地方。刚开始都送给附近的村民了。后来村里人因为争抢肥料大打出手。

龙哥就不送了,直接明码标价,五块钱一车厢,就是那种四轮拖拉机的大车厢,随便装,其实跟送没啥区别。

一听肥料要收费,村民倒是不干了,吵着嚷着说咱们城里人故意欺负人。咱们养猪赚大钱,连一点粪料都舍不得送人。

你是不知道,当时那场面,就跟欠他们似的,都抡起拳头了。要不是龙哥当机立断,一刀杵在地上,镇住了他们。

养猪场都得让他们抢了,自那以后,我对这附近的村民一点好感都没有。太贪心了。”

李香琴点头,对于乡下农民来说,肥料可是好东西,不要钱的肥料肯定争着抢着要。

“人都这样,免费的用着,突然收费,就会不习惯。”

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占便宜习惯了,突然沾不上,肯定要找麻烦的。自认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但凡让他们得手,便会得寸进尺。

“可不嘛,当初咱们也不懂,就觉得一点粪便而已,拉走了还省了咱们的事。没想到闹出那么大乱子。

现在明码标价,倒也安生了,有需要的就过来拉,不需要的也不来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到了夏天,蚊虫比较多。

这次扩建,废料区那边加了一道墙,希望可以阻挡一些气味和蚊虫。

朗迪说累了,端起茶缸喝口水,“大娘别客气,厂里的肥料您随便用,反正每天都有新的,天天堆着也是麻烦。”

李香琴倒是没跟他客气,她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个朗迪,就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

跟人打了招呼,李香琴借用厂里的板车,和刘顺一起运肥施肥。

一天下来,累得要死,才够一个大棚使用。

好在中午饭是她从店里带来的饺子,煤炉子升起火,放到锅里煎的焦黄喷香,剩余的油放点小青菜,弄个简单的鸡蛋汤,一顿饭就解决了。

李香琴给朗迪装了一碗饺子,半碗的鸡蛋汤,送到他办公室,

“哇,大娘,你过来干活,还有空包饺子?”

“是煮好带过来的,直接煎了下午饭,图的就是个省事。”李香琴轻笑一声,“你一个人守着办公室,平时都是怎么解决午饭的?”

朗迪一愣,不好意思的甩了下头发,

“我?有时候跟厂里的工人一起吃,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泡方便面。”

方便面方便携带,口味鲜香,他还是很喜欢的。就是东西紧俏,价格他还算能接受,就是不太好买。

一听方便面,李香琴眉头一跳,这年头的方便面可是奢侈品,一般家庭根本不会买。

这家伙穿的花里胡哨的,上班还吃方便面,果然不是个会过日子的。

连着干了两天半,终于把肥运完了。

整个大棚里,隔一段距离堆着一堆猪粪,倒也很壮观。

用了半下午的时间,两人把肥撒开。

又用了一天时间简单翻一遍,便把韭菜根种了下去。

“总算是弄好了,这两天给我累的,胳膊腿都是酸的。”

李香琴擦了把汗,坐在旁边大喘气。

“种菜也不是轻省活,回去我再给你找个帮手过来。”

“行,育苗阶段,用不到什么人,等到栽种打理,一个人确实紧张些。”

给他增加一个人手,刘顺倒是不拒绝,蔬菜大棚除了体力活,还得预防疾病啥的,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

每天来回跑,李香琴每次来都给他带了不少东西,一个人居住完全没问题。

回到家,李香琴直接躺在床上,休息了整整一天,才算是缓过来。

晚上去饺子馆帮忙时,李芳看着她眼底的疲惫,忍不住心疼,

“大姑,你眼底都青了,咋不多休息几天?”

“有吗,我睡饱了才来的。”李香琴摸了摸脸,忍不住笑起来,“到底是没干过农活,忙活两天就有点抵不住。”

“大姑已经很能干了,这阵子都没闲着,就是个铁人也得休整一下。”

李芳把她按在椅子上,

“一把年纪了,不能太拼,得顾及着身体。”

虽然她很佩服大姑这一身的干劲,但一直不得闲,身体要是累垮了,可怎么好?

“放心,我心里有谱,稳定住了,也就没我啥事了。”

李香琴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

“大棚那边开始育苗了,那些都得交给刘师傅,我就帮不上忙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凉,白菜萝卜开始大量上市,李香琴买了三口大缸放到饺子馆后门,刷洗干净,等着泽酸菜。

这三口缸要是装满,估摸着得有一千多斤的量。

作为冬储菜,萝卜白菜产量高,三分钱一斤,价格便宜,需求量大,都是一车皮一车皮的运送。

赶上给机械厂送菜时,李香琴特意跟司机师傅聊了下,直接预定了两千斤的白菜和一千斤的萝卜。

蔬菜送到时,李香琴还特意请了王二英和隔壁的赵大姐一起过来帮忙。

平时泽酸菜,邻居之间都相互帮忙,说说笑笑就把事干完了。

但李香琴弄得多,连洗再涮,也是累人的很,请人过来之前,就说好了,给人算工钱。

一天三块外加管两顿饭。

“帮个忙而已,要什么钱,你再跟我说这些,我就撂挑子不干了。”

王二英嗔她一眼,这人做生意上瘾了,咋啥都谈钱。

“我的好姐妹,你听我说,我要泽的酸菜多,都是体力活……况且,你得顾及点赵大姐,你忘了她的情况了?”

提起赵大姐,王二英不说话了,那人就是个傻的,为了给儿子打算,不到退休年龄就把工作顶给儿子。

现在一把年纪,连个退休工资都没有,天天看着儿子媳妇的脸色过日子,也是可怜。

“我天天忙的脚不沾地,也没注意她的情况。前天乍一看,老的都快认不出了。明明咱都是差不多的年纪。”

李香琴叹口气,对儿女尽到心就行了,不能太豁得出去。否则,到最后伤的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