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期间,赵一清有过悲愤,“你不是一直坚持吗?”

“是坚持......”

气息渐渐微弱,“就是每天坚持来这边买一杯奶茶。”

赵一清:......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是会笑的。

她怎么会有这种闺蜜!

“咳咳!”

某人极力想为自己证明,“而且我瘦了哎!”

“瘦了多少?”

“500......”

赵一清眉心一跳,心中突然升起股不好的预感。

“克!”

刚提着的心就落了下来。

“你那叫瘦?那叫去了个厕所!”

宁寒露很想反驳,就是话到嘴边,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谁让自家好友说的话太真太强。

她根本无法反抗。

再次看见火锅里的玉米和香菇,大家齐刷刷意识到,玉米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还有香菇。

嬴政看着农家的人拿过来的菌菇。

“陛下,这便是我们培育出来的香菇,只是......在民间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

“为何!”

“香菇的生长需要温暖的环境,可到了炎热的夏季,每天又要喷凉水以此来降温。

但,温暖的环境可以靠火炕来解决。

喷水更好解决。

主要原因是,咱们菌种太少。”

“可有办法来提高菌种!”

“下官正在研究,仍需要一些时日。”

“无妨。”

嬴政摆手,“赏百金,另......目前香菇重量几斤。”

“回禀陛下,三个香菇房总量共一百斤。”

他看向一旁的宦官,“取十份,各两斤,分送至王翦、尉缭......”

“唯。”

各朝也都迎来了粮食的大丰收。

瞧着金灿灿的玉米,赵匡胤心情大好,甚至亲自下地采摘玉米。

而到了晚上,君臣之间更是享用了一次玉米宴。

玉米粥。

玉米饼。

玉米炖排骨。

奶油玉米。

......

大家体验的感觉下来,第一反应便是饱腹。

赵普更是不禁想,若是在全国推广,将会有多少百姓填饱肚子。

思及此,他用可惜的眼神看着面前的玉米棒子。

就算知道今日吃的玉米全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歪瓜裂枣。

根本不适合留种。

可他就是可惜。

一棒子上,最少能有五十株玉米。

刘彻第一回吃上红薯粉。

谁让在现代好吃的太多,赵一清根本没机会带大家去尝试酸辣粉!

就算每次吃到辣椒时都会被呛住。

可他还是会继续。

实在是当饭菜中多了辣椒后,简直判若两菜。

辣就辣。

反正慢慢的就习惯啦。

不过,刘彻想到此次考试的猪和鸡,就一阵懊恼。

他当时怎么就没报名参赛呢!

能长肉的猪和鸡。

晚一步,步步晚。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知道。

大家嘴上不说,可谁不是私下里偷偷较劲。

比着谁得到的东西多。

谁的种类齐全。

刘彻也想到了大明正在研究的火车。

哼!

不就比他晚生了一千多年,科技水平高了不止几倍吗?

他才不承认自己嫉妒。

只是心底馋不馋,就只有自己知晓。

可就在下一秒,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秦朝官员们发来的感谢陛下赏赐的香菇后。

刘彻真的没忍住站了起来。

他在未央宫里来回踱步。

直到种植香菇的人一头大汗地跑来。

“咱们大汉的香菇还没长成?”

来人连额前上的汗都不敢擦,头埋的更低了,“回禀陛下,香菇已经发芽,长成可能还需一段时日。”

“行吧行吧!”

刘彻摆摆手,嫌弃地让这人退出去。

真是,秦朝比他们还落后一百年。

都种出来。

他们大汉竟然才发芽。

真是......还是向始皇取取经吧!

他相信始皇肯定会帮他的。

很好,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中午的餐食是各式各样的香菇菜肴,只是尚未用餐,嬴政就被刷屏的询问给打扰到。

他看向一旁的宦官。

对方答,“陛下,这些人都是来向您取经的。”

“我?取经?”

话连在一起,似乎有些读不懂。

“您赏赐的香菇到了诸位大人的家中后,大人们纷纷在天幕前夸耀。”

宦官的声音带着愉悦,“咱们大秦还是第一个种出香菇的呢!”

嬴政听到后。

嘴角不由得上扬。

他也轻声开口,“那就去把治粟内史给朕叫过来,让他好好给大家讲解一下种植技巧。”

“唯。”

刷着喷涌不断地弹幕,嬴政心情极好。

尤其是吃掉新鲜的香菇后。

心情那就更好了。

朱元璋这边也是心情复杂,没想到居然被秦朝人给赶超。

不过,他目前最关注的莫过于那些白胖胖的猪,还有能长肉的鸡。

“父皇,您放心,儿臣已经安排妥当。只是......”

“咋了,标儿。”

“五十头猪里只有十头是母猪。”

“啥!”

朱元璋一屁股站了起来。

表情急切,“标儿,你确定?”

“儿臣已让猪匠反复检查过。”

人生最是经不起大起大落,谁家好人五十头猪里只有十头母猪啊!

你就说要那剩下的四十头有何用。

在他的预算中,最多也就十头公猪。

可事到如此,还能说些什么。

只能把不甘压抑在心中。

“那鸡呢!”

“母鸡很多,数百头不止。”

“那就好,那就好。”

说着说着,连饭都有些不香。

“父皇,我们要提醒下其他人吗?”

朱元璋有气无力地摆摆手,“你提醒吧!”

他是没力气。

也没心情。

其余人听到消息后,心中一片茫然。

是啊!

猪分公母。

所以,他们有多少母猪来着!

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傻眼。

又有叹息。

哎呦歪!

这种挑猪的事情,这群老爷们怎么会选吗?

就应该喊他们去。

哪只小猪长相好,哪只小猪品种佳,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哎!

也都怪他们,当时被肉给冲花了眼。

忘记提醒大家看是公是母了。

赵一清知道这个消息时。

也是一脸的茫然。

所以,大家都没想到猪分公母的吗?

话到嘴边,不知该如何安慰。

“那什么,母猪一头能生十几个,养几年,就多了。”

大家也只能选择这句话。

默默安慰。

只是所有人都牢牢地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