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舅那“迁院夺权”的奏折,如同一道惊雷,在京城朝堂之上,炸开了锅。
皇帝那看似中立的“再议”二字,更是让整个京城的政治空气,都变得无比紧张。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围绕着“皇家格物院”控制权的、顶级的政治风暴,已经来临。
张府之内,灯火通明。
一场关系着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紧急会议,正在连夜召开。
在座的,不仅有张大山和在京的所有子女,更有工部尚书刘庸这位最核心的盟友。
“欺人太甚。”
石头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上,脸上满是怒火。
“他吴家,这是要明抢了。”
“爹,此事,绝不能退。”
“这格物院,是咱们张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所有技术的源头。”
“一旦被他们夺了去,那咱们,就等于被人家,抽走了脊梁骨。”
花儿和丫丫,也都是一脸的忧色。
刘庸尚书,更是捻着胡须,长吁短叹。
“石头说得对,此事,绝不能退。”
“可……如今吴国舅,是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此阳谋。”
“咱们若是强硬回绝,便正中了他的下怀,落下了‘心怀叵测,私藏重器’的口实。”
“届时,他在朝堂上,再联络那些保守派的御史,一同攻讦。”
“怕是……连圣上,都难以再公然地,偏袒我们了。”
这,是一个死局。
退,是自断根基,任人宰割。
进,是公然抗旨,授人以柄。
整个书房,都陷入了一片凝重的、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
就在这时。
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小山,缓缓地,开口了。
“爹,刘大人,各位兄姐。”
“我以为,此事,咱们不仅不该拒绝。”
“反而,应该……欣然同意。”
“什么?”
他这句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连张大山,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小山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地图前,眼中,闪烁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深邃的、如同狐狸般的智慧光芒。
“吴国舅用的是‘阳谋’,咱们,也得用‘阳谋’来对付他。”
“他的目的,是想夺取咱们已经成熟的‘蒸汽船’技术。”
“那咱们,就干脆,给他一个更大、更诱人、也更让他无法拒绝的……新目标。”
他看着家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咱们,同意在京城,设立‘格物院分院’。”
“也同意,由吴国舅,来担任这分院的‘副监正’。”
“但是,”他的话锋,猛然一转,“咱们要向圣上提议。”
“这京城分院,将不再重复研究已经初见成效的‘龙舟计划’。”
“它将负责一个全新的、难度更高、功劳也更惊天的‘皇家项目’。”
“——‘陆地蛟龙’计划。”
“陆地蛟龙?”众人更是不解。
“对。”小山点头,“就是我爹之前提过的,那个不靠牛马,只靠蒸汽之力,便能在陆地上,拉动万斤重物的……‘铁甲车’。”
“咱们要告诉圣上,此物若成,则我大宁陆军之运输,可一日千里,军力将再次飞跃。”
“如此宏大的功劳,摆在面前,那吴国舅,他接,还是不接?”
石头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他一定会接。”
“没错。”小山笑道,“以吴国舅那贪功冒进的性子,他一定会,欣喜若狂地,接下这个项目的主导权。”
“可然后呢?”
“然后,”小山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他便会发现,他接下的,不是一个功劳,而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这‘陆地蛟龙’,其技术之复杂,远超蒸汽船。”
“它需要全新的、更耐磨的‘铁轨’之钢。”
“需要更强大的、能提供巨大扭矩的‘陆用型’蒸汽机。”
“更需要一整套,我们张家尚未完全吃透的‘铁路营造’之法。”
“这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哪里?”
“都在咱们青石村的本部。”
“到时候,这京城分院,名义上,归他吴国舅管。”
“可实际上,他需要的所有核心部件,所有关键技术,都必须,从咱们青石村,调拨。”
“咱们,给他什么,他才能造什么。”
“咱们,什么时候给,他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他不懂技术,急于求成,在督造过程中,必定会胡乱指挥,外行领导内行。”
“到时候,项目若是出了差错,甚至……出了人命。”
“那这监管不力、好大喜功之罪,该由谁来承担?”
“而我爹,作为格物院的‘总督造’,则拥有对所有技术方案的……最终审核权。”
“他若是敢乱来,我爹,便可一票否决。”
“如此一来,这分院,便如同一个风筝,看似飞得再高,那根线,却始终,牢牢地,攥在咱们自己的手里。”
“而他吴国舅,则从一个在暗处使坏的敌人,变成了一个在明面上,替咱们干活、替咱们试错、也最终,会替咱们背锅的……冤大头。”
这番话,说得是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文弱的、书生气的张小山。
第一次发现,他那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沉的、足以让任何政敌都为之胆寒的……权谋之术。
第二日,早朝。
就在满朝文武,都以为张家会据理力争,与吴国舅一系,展开激烈辩论时。
张小山,却主动出列,上奏。
“启奏陛下,臣,附议吴国舅之提议。”
“为保国之重器万全,臣以为,确应在京城,设立皇家格物院分院。”
他这番话,让吴国舅等人,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只是,臣以为,京城分院,不应再重复已有的‘龙舟’项目。”
“臣斗胆,为分院,也为吴国舅大人,请领一个全新的、更能彰显我大宁雄心的皇家项目。”
“——‘陆地蛟龙’研发计划。”
他将那套关于“蒸汽铁车”的、充满了无穷诱惑力的宏大蓝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呈献给了皇帝。
当皇帝,在听完这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构想后。
当吴国舅,在看到这个唾手可得的、比“龙舟计划”还要大上十倍的泼天功劳后。
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场看似要将张家逼入绝境的巨大危机。
就在小山这手“将计就计、移花接木”的绝妙阳谋之下。
被消弭于无形。
不仅如此,一个为他们最大的政敌,量身定做的、完美的陷阱。
也已经,被悄然地,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