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 > 第445章 放弃是因为珍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茶房上完茶、小杆子出去守在门口,胡添翼才叹了口气开口:“要不是今天上午杨师兄派小意子来问我,我还蒙在鼓里不知道昨天的事。”他顿了顿,语气满是无力,“可就算知道了,我又能做什么呢?无非是一句干巴巴的道歉,连一点用都没有。我真不明白,那个无恶不作的小舅舅到底有什么好,外公和娘偏偏都护着他。”说到这里,云新阳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

胡添翼沉默了片刻,又继续说:“按说家丑不可外扬,可这丑事都摆到台面上了,也没什么好瞒的。再说这事就算我不说,云新阳你们或许不知道,但汪师兄、杨师兄想必也清楚。都说母子连心,可我一点都看不透我娘——若不是我长得有几分像她,我都要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在她心里,永远只有娘家人最亲。可她将来老了,生是儿子养,死是儿子葬,死后的牌位也是儿子供奉,难道儿子不该是她最亲近的人吗?可我和弟弟加起来,在她心里都比不上那个烂舅舅。我说这些,恐怕都没人信吧。”他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如隐形人一般闷坐在一边,一直没说话的徐越听了胡天意的一番诉苦突然插了一句:“我信。”

胡添翼猛地抬头看向他,眼里满是诧异:“你……你也有一个这样的娘?”

徐越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胡添翼苦笑一声:“我还以为世上只有我们兄弟这么倒霉,摊上一个这样的娘,没想到还有同病相怜的。”他又看向云新阳和吴鹏展,眼神诚恳:“我特别看重咱们之间这份不掺利益的友情,也珍惜在吴家书院和府学一起读书的快乐时光。原本还想着请你们一定要来参加我的婚礼,做我的伴郎,现在看来还是算了——不能为了我自己的心愿,给你们添麻烦。对了,我的婚期定在四月,正好卡在年中,明年上半年我可能不会去府学了。”

云新阳、吴鹏展和汪泽瀚都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平日里看着胡添翼总是乐呵呵的,一副没烦恼的样,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有些事能求人帮忙,有些事却只能自己扛。沉默了一会儿,云新阳和吴鹏展起身告辞。胡添翼没有起身相送,只是拱手致歉:“我知道一句‘对不起’很没用,但我还是想真心跟你说一声,云新阳,对不起,昨天让你受惊吓了。”

云新阳摆了摆手:“事情都过去了,别放在心上。我没那么脆弱,哪能这点事就吓着。”说完便下楼,和汪泽瀚拱手道别后翻身上马。

徐越依旧坐马车,云新阳和吴鹏展并排骑在前面,新昌和小扣子紧随其后,中间是徐越的马车。吴鹏展转头对着车里喊:“徐越,要不要把头伸出来看看?前后四人护卫你的马车,够威风吧!”

徐越笑着爬出车厢,坐在车辕上,难得开起玩笑:“我可没那财力,一掷万金雇你们‘江湖四雄’当护卫。”

“哦?徐大秀才付不起银子啊?那我们可要丢下你不管咯!”吴鹏展冲他眨了眨眼,语气俏皮。

老实的徐越赶紧摆手:“大不了出了城,让小余子赶快点!你们可别真丢下我。”

云新阳无奈地笑了:“表哥,我们什么时候丢下过你?”徐越想了想也是,又觉得车辕上太冷,随即缩回了车厢里。

日子过得飞快,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将烘房烧得暖融融的,父子几个围坐在烘房里守岁,按惯例这个时候的第一件事,该是当家人云老二报一年的收入账了。往年他都是空着手随口报数,今年却不一样——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账本子,递给了云新阳。

云新阳伸手接过账本子,逐笔念起上面的收入;云新晖则坐在一旁,噼里啪啦拨着算盘合计总账。等云新阳念完、云新晖报出总数,还没等云新阳继续报支出帐呢。云新晨当即咋舌:“我的乖乖!真没看出来,看着咱家平时又憨又淘的老四竟是最能挣钱的,老三紧随其后!这么算下来,我们一家子忙死忙活种药、种地的收入,不过是人家的零头!”

云新晖红着脸摆了摆手,实诚地说:“故事是我写的,但钱不是我一个人挣的。要是没有三哥帮我运营,当初那故事说不定十两银子就卖了,我还傻呵呵觉得自己能耐大,挣了大钱呢。说真的,我能有今天,全靠三哥管着我、鼓励我。”

云新阳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这么说,现在不记恨我总管着你了?”

云新晖拿掉三哥在自己头上作乱的手,嘟囔道:“我啥时候记恨过?”

“还说没有?”云新阳挑眉,“别当我不知道,你背地里叨叨过我好多回,说我就比你大三岁,比二哥还凶,管得比爹娘还宽,要不是打不过我,早跟我干一架把我撂倒了。”

“那不是小时候不懂事嘛!”云新晖梗着脖子辩解,“再说,你哪次管我,我不是乖乖听训,没反抗过?”

“那是因为我管得对,你每次去爹娘那儿告状都告不赢。”云新阳得意地说。

云新晨没心思听兄弟俩斗嘴,还在琢磨着年收入:“要是年年都能挣这么多,咱们家日子比大舅家还舒坦,说不定都能买得起奴仆了!”

“晖儿那本故事修改完了,顶多再出四五册,下半年就没这份收入了。”云新阳泼了盆冷水。

“写故事这么挣钱,咋不接着写?”云新晨立马提议,“要不晖儿别去收鸡蛋了,在家专门写故事得了!”

“写故事不能闭门造车,得有生活底子。”云新阳替云新晖解释,“晖儿之前的故事靠武师傅给素材,要想再写新的,得先出去跑、积累生活,慢慢酝酿才行。”

云新晨想了想也对——就算聊个八卦都得出门找,不然哪来的话题?于是点头:“这么说,以后收入还是得靠药材和庄稼?”

“至少目前是。”云新阳点头,“就算将来我能做官、晖儿能经商、二哥能行医,家里的药材种植也不能丢,还得扩大面积,当成咱们家的根基。”

“这个你放心,我肯定守好!”云新晨拍着胸脯保证,又转向云老二,“对了爹,我想着明年不如把那七八亩能引上水洞活水的旱地,改成水田种水稻——这样咱家就不用买米吃了,您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