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的某一天,刘秀琴刚刚参加完一场治安培训会议,身心俱疲的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酒店房间,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床上,闭上双眼,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就在她的意识逐渐模糊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涌现出许多往事,这些记忆如同电影一般在她眼前不断放映。
“爸,妈,你们对我真好。”刘秀琴回忆起曾经和养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孩子,你就放心好了,以后我们就是你的父母,你就是我们的女儿。”养父母慈祥的面容浮现在她的眼前,他们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谢谢你们这一年来对我的照顾。”刘秀琴记得当时自己是多么的开心,和养父母一起围坐在饭桌前,享受着家庭的温馨。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刘秀琴的思绪被拉回到了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秀琴,明天爸妈打算带你去申城,爸妈打算去那边打工,多挣些钱好供你上学。”养父母的话语虽然温柔,但其中的无奈和决心却让刘秀琴感到一丝不安。
来到申城后,刘秀琴的养父母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渐渐安定下来。一家三口还特意去了申城静北的一家寺庙里烧香祈福,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够平平安安。
然而,就在烧香结束后,顽皮的刘秀琴却不小心走丢了。
她在寺庙里四处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爸爸妈妈的身影,恐惧和无助涌上心头,她忍不住在一旁哭泣起来。
“小姐姐,小姐姐,你怎么了?”就在刘秀琴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小男孩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朵。
“我迷路了,和我爸妈走散了,呜呜!”刘秀琴哭着向小男孩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小姐姐别慌,我带你出去吧。”小男孩安慰道,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给了刘秀琴一丝希望。
“谢谢你,小弟弟!”刘秀琴感激地说道。
“不用客气!”小男孩微笑着拉起刘秀琴的手,带着她走出了寺庙。
“秀琴,你去哪儿了,吓死爸妈了,谢谢你小朋友。”养父母对小男孩表示感谢。
“原来你叫秀琴,我以后叫你秀琴姐吧,我叫孙大钢。”孙大钢伸出小手。
“我叫吴秀琴,很高兴认识你。”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刘秀琴常去寺庙里找孙大钢玩,她又认识了许三多和吴浩。
“大钢,她是谁。”许三多看见刘秀琴忙问道。
“她是我刚认识的小姐姐,浩子,你应该和我一样叫她秀琴姐,三多她比你小快叫秀琴妹妹。”孙大钢高兴的向他的两位好兄弟介绍。
“你怎么知道我比她大。”许三多问道。
“废话你86年的,我87年的,浩子88年的,我说的应该是没问题呀。”孙大钢有些好奇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秀琴妹妹好。”许三多笑着打了招呼。
“错了,大钢,你们三个都是我弟弟,我85年的,三多,快改口叫秀琴姐。”刘秀琴笑呵呵的说道。
从那之后,刘秀琴就和孙大钢他们成了好朋友,几人时常一起在寺庙附近玩耍。
之后刘秀琴还和他们三人在一个学校一起上学。虽然不是一个班,但在同一所学校,四人常常一起步行上学和放学,中午一起吃饭。
只不过一起玩耍的时间因刘秀琴要学习三个男孩要习武变的越来越少,不过在同一校园成长生活这样的日子从1992年年底一直到1995年年底。
“我要回去了,各位,我会想你们的。”吴浩依依不舍的和大家告别。
“浩子,你小子真幸运,你父母是老板离开大申城回老家滨海享福喽!”许三多半开玩笑的说道。
“三多兄,你打算去哪里?”孙大钢急忙问道。
“有可能去当兵吧,我听说有招收少年兵的部门,我想去试试。”许三多语气坚定的说道。
“那我也去,三多,一起如何。”孙大钢也是认真的说道。
“我是没问题,就担心万一你姐和你爷爷不放你去。”许三多有些担忧的表示。
“放心,没问题,我是去当兵又不是干别的他们保证会同意。”孙大钢自信的说道。
“对了,秀琴姐,你呢,这一年多你都很少理我们了一直忙着学习,把自己关起来,除了和我们一起上学放学,都不和我们玩了,你有什么打算吗?”孙大钢想了想问道。
“还说我跟,你们几个臭小子不也一直在练功吗?也没时间和我玩呀!”刘秀琴拍了拍孙大钢然后继续说道:“我要去京城上大学了,去学医。”
“不是吧,秀琴姐,你这一年多时间把自己关起来学习其实把高中的课程也学完了,大牛逼了。”孙大钢惊掉下巴感到太难以置信了。
“好了,你们别说我了,你们三个臭小子也不差,才学功夫一年多把你们大师兄耍的团团转,人家可是人小习武都快打不过你们了。”刘秀琴也夸他们三人。
“好了,好了,大家别说了,快要分别了,咱们四人来一张合影吧。”这时吴浩提议道,其他三人纷纷点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