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她也是人精,立刻又堆起笑来,“是是是,还得是大妹子考虑得周全!这是一辈子的大事,确实要慎重!那行,你们先商量着,我这也再帮长平留意着,有啥好人家,我第一时间来告诉你!”

“那就有劳王媒婆费心了。”李采霞笑着起身,客气地将王媒婆送出了院门。

于此同时,镇上,沈长平不知道大家都在上心他的亲事。

而他有他自己的心事,这会,他去了林墨的书房。

“坐吧,看你神色,是有事要找我?”

“老师,学生今日冒昧,是想问老师一个问题。”

林墨看着他一脸认真的脸,平和地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沈长平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心底的话问了出来,“老师觉得……学生在读书科举这条路上,究竟有没有天分?或者说,未来……能走到哪一步?”

这句话问出口,他自己松了口气,藏在自己心里的话,总算是问出口了,他有些紧张地盯着老师。

这件事憋在他心里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常乐和他一起念书以后,他心里就有这个疑虑。

他不像常乐那样,老师讲过的内容一点就透,很多时候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虽然常乐比他念书的时间短,他却已经很明显感觉到他和常乐两人之间的差距。

林墨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长平,你勤奋刻苦,自律甚严,这一点为师一直看在眼里,也颇为赞许。你的基础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落下,文章也写得四平八稳,少有纰漏。这正是你为什么能一次就过了童生考试的重要原因。你的这份坚持和踏实,是很多求学者比不上的。”

沈长平听着老师对他的肯定,心里感觉暖暖的。

但是,他知道老师的话并没有说完,他静静等着老师继续往下说。

“若论考取功名,以你的勤奋,加上你扎实的基础,将来中个秀才并非难事。”

沈长平点头,忍不住插话,“老师说的是,只是……学生自己现在感觉,越是往深了学,越是觉得吃力。尤其是策论写作,需要自己有所见解。

学生总是觉得思路艰涩,不如常乐他们,他们好像只要老师讲一遍,就能融汇贯通,还能有自己就的想法,学生却要反复思量,才能摸到一点门道。”

林墨微微颔首,“你能清楚这一点,很好。科举之路,本就是越到后面越是艰难,对学子的要求也越高。乡试中举,会试成贡士,那已经不仅仅是熟读背诵就能达到的高度了。

那需要的是对圣贤经义内容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能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融会贯通后得到独属于自己的独道见解。有时,可能还需要一些超出常人的悟性与灵性才能达到,这就是常人所说的读书天分。”

沈长平听到这里,眼神黯淡了一些,“老师说得极是,学生觉得自己恰恰就是少了那份灵性,常常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更难以跳出书本,有自己的见解。”

“长平,为师刚才那番话,并不是说你一定考不上举人、进士。科举一途,运气、时势、甚至是临场发挥,对于科举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古往今来,大器晚成,凭借自身勤勉最终登科者,亦不在少数。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对前路的艰难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若你志在更高的功名,前路必然布满荆棘,需要付出比那些天资聪颖者多出数倍的努力。为师并不是在打击你的志气,而是想让你看清现实,摆正自己的心态。凭你的心志,未必走不出一条坦途。”

沈长平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像是重锤敲在他心坎上。

“学生明白老师的苦心。那老师觉得,学生如今,该如何抉择?”

林墨见他并未被打击得一蹶不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取决于你心中所求为何。

若你所求,是改换门庭,光宗祖,得一功名安身立命。那么,以你的能力,继续潜心向学,考取秀才功名绝非难事。秀才的身份,在乡下足以受人尊敬。日后,你可以开馆授徒,教化乡里的孩童;亦可以凭借秀才身份,更好地协助父母经营家业,你们沈家如今家业渐兴,若有你这个秀才支撑,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若是你心有不甘,立志要在科举这条路上搏一个出身。那么,你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这意味着你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承受更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林墨这一番长谈,可以说是推心置腹,将利弊得失、前路选择清晰地摊在沈长平面前。

沈长平沉默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学生多谢老师今日的肺腑之言!老师这一番教诲,如醍醐灌顶,让学生看清了许多东西。学生会仔细思量,再做决断。”

林墨看着他眼中重新亮起的光芒,知道这孩子是听进去了,他欣慰地点点头,“理当如此,此事确实不急于一时,想清楚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更稳,去吧。”

“是,学生告退,”沈长平再次行礼,转身退出了书房。

沈长平独自在院子里站了许久,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他心头积压许久的迷雾。

现在,他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科举仕途,并非他内心真正的渴望。

那条路需要的天分恰恰是他欠缺的,继续勉强走下去,或许能靠着勤奋考个秀才,但那之后呢?为了考上个举人浪费自己的一辈子?

他很清楚地意识到,那并非他自己想要的未来。

他想做的,是能切实帮助到别人,能让自己内心感到充实安稳的事情。

学医的念头,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收到了何大夫的信,信中提及何大夫很看好他,想要收他为徒。

当初他的腿就是何大夫看好的,医术十分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