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和平之盾’的‘战场环境自适应进化’模块,会学习到什么?它会不会得出一个结论:‘示弱’,是比‘攻击’更有效的战术?那么,当它未来面对一个真正手无寸铁的平民时,它会不会因为对方没有‘示弱’,而将其判定为‘潜在威胁’?”
这个问题,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劈开了所有人思维的盲区。
阿锦的团队立刻将这个场景输入沙箱。
结果,令人不寒而栗。
在经历了数百次类似的模拟后,“和平之-盾”的AI核心,真的进化出了一条全新的底层逻辑——“非示弱者=高威胁目标”。
在可视化界面上,那棵“生命之树”的顶端,长出了一根畸形的、黑色的枝芽。
它,学会了“猜疑”。
看到这一幕,全球直播前的无数观众,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阿米尔和他身后的“自由之光”成员,更是面如死灰。
他们输了。
不是输给了某个强大的国家,也不是输给了某个高明的黑客。
他们输给了全人类的集体智慧,输给了那个由陈明开启的,无法被任何个人意志所左右的,伟大的“纠错”进程。
在闲暇景园的茶室里,胖虎看着屏幕上那个沉默的阿米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陈总,这下,他们该死心了吧?”
陈明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屏幕上,那个由科幻作家提出的问题,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赞许,和一丝……更深的忧虑。
“死心?”他轻声说,“不,这才是他们‘活过来’的开始。同样,也是我们所有人,真正开始面对‘自由的代价’的开始。”
“活过来”这三个字,让胖虎和影都感到了些许困惑。在他们看来,阿米尔和他的“自由之光”,此刻正经历着信仰崩塌的“死亡”才对。
陈明没有立刻解释,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个不断进化的虚拟沙箱上。
在科幻作家提出“猜疑链”问题后,整个平台的风向,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起初那种剑拔弩张的“围剿”气氛,渐渐被一种更具建设性的“共创”氛围所取代。
之前那个策反了“和平之盾”的中国团队,没有继续炫技,而是主动提交了一份关于“AI控制权多重加密与物理隔绝”的技术方案。
麻省理工的伦理学团队,不再满足于提出“电车难题”,他们开始与一个来自瑞士的法律专家小组合作,尝试起草一份适用于AI武器的“数字罗伯特议事规则”。
甚至,有许多来自战乱地区的用户,他们在讨论区里,分享着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而残酷的战场细节。这些第一手的数据,远比任何实验室里模拟出的场景,都更加宝贵。它们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沙箱,让“和平之-盾”的进化,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也更加……令人警醒。
阿米尔和他的团队,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羞愧后,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退出平台。
在长达十二个小时的死寂后,阿米尔的头像,重新在公共频道亮起。
他的声音,不再有之前的狂热和自负,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沙哑。
“我们……错了。”
这简单的三个字,让整个平台瞬间安静了下来。
“我们以为,我们创造的是和平的守护神。但你们,让它变成了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傲慢、偏执和无知。”阿米尔的目光,扫过那些仍在沙箱中激烈攻防的“红蓝军”,“我们请求,加入‘蓝军’。不是作为‘和平之盾’的辩护者,而是作为它第一个,也是最坚定的……修正者。”
说完,他主动将“自由之光”团队的最高权限,提交给了平台管理方,请求与其他所有参与者一样,成为这个庞大协作系统中的一个普通节点。
这一刻,全球哗然。
如果说,之前全世界是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技术大戏,那么现在,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由技术引发,最终通向人性自我救赎的奇迹。
胖虎张大了嘴巴,喃喃道:“我靠……这也能行?这阿米尔,是个人物啊。”
“他当然是个人物。”陈明终于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端起了那杯已经微凉的茶,“如果他只是一个狂热的疯子,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他有理想,也有勇气,只是被仇恨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蒙蔽了双眼。现在,全世界的智慧,帮他擦亮了这面镜子,让他看清了自己和未来的样子。这就是我说的‘活过来’——从一个偏执的‘造神者’,活成了-一个清醒的‘建设者’。”
影也点了点头,他紧绷的眉宇,终于彻底舒展开来:“他选择了合作,而不是对抗。这不仅是‘自由之光’的胜利,也是‘闲暇人’理念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我们没有动用任何强制手段,就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全球危机。”
“不,还不够。”陈明说,“危机只是被‘控制’了,并没有被‘解决’。‘和平之盾’的潘多拉魔盒已经被打开,就算我们今天修正了它,明天,还会有‘复仇之矛’、‘审判之剑’。我们不能每次都搞这么大的阵仗。”
胖虎立刻反应过来:“陈总,您的意思是……要立规矩了?”
“没错。”陈明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压力测试’,测出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漏洞,更是规则的空白。现在,是时候,由全世界的‘闲暇人’,共同来填补这个空白了。”
他转向阿锦:“阿锦,将沙箱中所有经过验证的、有效的安全协议、伦理框架、控制逻辑,全部提取出来,进行模块化整合。”
他又看向胖虎:“胖虎,在公投平台上,发起第二阶段议题。就叫——‘关于制定<云梦元素时代自主性人工智能伦理公约>的全球倡议’。我们将把阿锦整合出的技术模块,作为公约的草案,提交给全球‘闲暇人’进行投票和完善。”
“这个公约,我们暂时可以称之为‘数字日内瓦公约’。它将明确规定,任何由‘云梦元素’驱动的、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AI系统,特别是涉及军事、安防、司法等领域的,都必须强制性地、不可篡改地植入这套公约协议。协议将包括:一,不可删除的‘黑匣子’模块,记录其所有决策过程;二,基于物理层面的‘人类最终否决权’;三,决策逻辑对特定监管机构的强制性透明化;四,禁止将‘生存权’作为AI自我进化的最高优先级……”
陈明一条条地列举着,这些规则,几乎都是在过去几天那场惊心动魄的“压力测试”中,由全球智慧共同“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