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蔓青醒来时,麻药的劲儿还没完全过去,眼前有些模糊。
她感觉手被人紧紧握着,转头一看,是沈麦冬。
“青青,你醒了?”沈麦冬立刻凑近,声音温柔得不像话,“还疼不疼?”
乔蔓青摇摇头,声音虚弱,“孩子呢?”
“在这儿呢。”宋雅芝抱着孩子走过来,轻轻放到乔蔓青身边,“是个女儿,特别健康。”
乔蔓青侧头看着襁褓里的小家伙,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小家伙睡得正香,小拳头攥得紧紧的,睫毛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
她伸手轻轻碰了碰女儿的脸,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哭什么?”沈麦冬赶紧给她擦眼泪,“医生说月子里不能哭,对眼睛不好。”
乔蔓青吸了吸鼻子,笑道,“我就是高兴......”
沈麦冬握住她的手,低声道,“青青,谢谢你。”
张素芬站在床边,看着女儿虚弱的样子,心疼得直抹眼泪,“遭了这么大的罪,生了个丫头......”
乔蔓青一愣,还没反应过来,沈麦冬已经皱眉,“娘,丫头很好,我和青青就喜欢女孩儿。”
张素芬被女婿一噎,讪讪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乔存粮赶紧拉了拉老伴的袖子,示意她别乱说话。
宋雅芝是真心喜爱这个孙女儿,“亲家,其实啊女孩更好,更贴心,我和老沈一直就念着青青能给我们生个小孙女儿呢!”
乔蔓青听见婆婆这么说,心里觉得熨帖。
亲家都这么说了,张素芬也不好再说什么。
到了第二天,张素芬趁着病房没人,连忙握着乔蔓青的手,语重心长道:“闺女啊,娘不是嫌弃外孙女,但你还是得抓紧再生个儿子。只有儿子才能拴住男人的心,知道不?”
乔蔓青哭笑不得,“娘,您这都什么老思想啊?您没看见麦冬和我公婆都很喜欢女孩吗?”
张素芬压低声音,“娘是过来人,你听我的准没错。沈家条件这么好,要是没个儿子,以后这家业给谁?”
“麦冬现在说喜欢女儿,可哪个男人不想要个传宗接代的?”
乔蔓青无奈,“娘,麦冬不是那种人。再说了,现在男女平等,女儿一样能继承家业,一样能孝顺父母。”
张素芬还想说什么,宋雅芝已经抱着孩子走过来,笑吟吟道,“亲家母,让青青多休息吧,刚生完孩子,不能太费神。”
张素芬只好闭了嘴,但眼神里的担忧藏不住。
一个星期后,乔蔓青出院回家。
沈麦冬特意请了假,全程陪护。
宋雅芝早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婴儿床、小衣服、尿布全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张素芬和乔存粮暂时住在客房,帮忙照顾乔蔓青坐月子。
可没过两天,矛盾就出现了。
出院回家后的第三天清晨,宋雅芝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烧了一壶开水,又兑了些凉水,试了试水温。
她端着铜盆走进乔蔓青的房间,盆里飘着几片艾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青青,该擦身子了。”宋雅芝把毛巾浸湿拧干,声音轻柔得像春风,“我加了点艾叶,能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乔蔓青刚想伸手接过毛巾,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张素芬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糖水站在门口,一见这架势,眼睛顿时瞪得老大。
“哎哟我的老天爷!”张素芬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一把按住宋雅芝的手,“这可使不得!月子里沾水,将来要落下病的!”
铜盆里的水被这一晃,溅出几滴在地上。
宋雅芝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亲家母,现在医院都提倡科学坐月子,适当清洁对恢复有好处。”
她为了伺候儿媳妇月子,可是看了不少书。
“科学?啥科学能比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管用?”张素芬把红糖水往床头柜一放,扯过自己带来的粗布毛巾,“我们村里女人坐月子,都是拿热毛巾隔着衣裳擦擦,哪敢真碰水?”
“王婶子家媳妇就是月子里洗了手,现在一到阴雨天就关节疼!”
宋雅芝深吸一口气,指节微微发白,“那是以前条件差,容易着凉。现在屋里暖和,水温也合适......”
“娘,”乔蔓青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我婆婆是听医生说的,现在医院都让产妇注意卫生。”
她可是从二十一穿过来的人,还是相信科学的。
张素芬撇撇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神秘兮兮地展开,“看看娘给你带啥来了?老山参!搁在红糖水里熬了一宿,最补气血。可比那盆凉水强多了!”
宋雅芝看着那根沾着泥土的野山参,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知道这种未经炮制的药材可能含有寄生虫卵。但看着亲家母殷切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亲家母有心了。”宋雅芝勉强笑了笑,把铜盆往边上挪了挪,“不过青青刚做完手术,饮食要清淡些。”
“清淡?”张素芬嗓门一下子拔高了,“坐月子不吃好的,哪来的奶水喂孩子?我们村里媳妇生完孩子,当天晚上就喝老母鸡汤!”
乔蔓青夹在中间,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求助地看向门口,盼着沈麦冬快点回来。
午饭时分,厨房里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香味。
宋雅芝守着砂锅,里面炖着奶白的鲫鱼豆腐汤。
张素芬则拿着铁勺,在炒锅里翻动着金黄的土鸡蛋,旁边碗里堆着小山似的红糖。
“亲家母,医生说剖腹产要少吃油腻。”宋雅芝递过一盘焯过水的青菜,“青青的肠胃还没恢复。”
“光吃草哪行?”张素芬“哐当”一声把炒锅颠了个翻,“你看看青青那脸色,白得跟纸似的!得补!”
宋雅芝捏着盘子的手紧了紧。
但良好的教养让她只是温和地说,“营养要循序渐进。”
“你们城里人就是事儿多。”张素芬嘟囔着,舀了一大勺猪油放进锅里,“我们乡下女人生完孩子,第三天就下地喂猪,哪有这么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