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被朱雄英收买的侍郎,名叫林文焕,在朝中心怀鬼胎,企图通过帮助朱雄英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朱雄英谋士的催促下,他决定在早朝时发难。
早朝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林文焕深吸一口气,出列奏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近日听闻民间流言,说我朝后宫皇后娘娘权势滔天,不仅干预朝堂之事,还与燕王朱棣来往过密,恐有不轨之心。此流言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动摇民心,于我大明江山不利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看着林文焕,心中既愤怒又疑惑。
“林侍郎,你说这些话可有证据?若无真凭实据,随意污蔑皇后与燕王,可是欺君之罪。”朱元璋冷冷地说道。
林文焕心中一紧,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虽无确凿证据,但民间流言四起,不得不防啊。皇后娘娘统领后宫,又与燕王过从甚密,这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陛下为了大明江山,不可不察呀。”
这时,有大臣站出来为李萱说话:“陛下,林侍郎仅凭流言就污蔑皇后娘娘,实在不妥。皇后娘娘一向贤德,治理后宫井井有条,又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又有大臣附和道:“是啊,陛下,燕王朱棣在外为大明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怎能无端被牵连。林侍郎此举,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林文焕见有人反驳,心中慌乱,但仍狡辩道:“各位大人,我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着想。如今流言蜚语漫天飞,若不加以重视,恐怕会引发大乱。”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李萱和朱棣的为人,但林文焕突然发难,背后肯定有阴谋。
“此事朕自会彻查。林侍郎,你先退下吧。若无确凿证据,切不可再妄言。”朱元璋说道。
林文焕无奈,只得退下,心中暗自着急:“朱雄英殿下交代的事情,看来进展得并不顺利啊。”
与此同时,在后宫的李萱得知林文焕在朝堂上污蔑自己后,气得浑身发抖。
“这个林文焕,竟敢如此大胆,在朝堂上血口喷人。”李萱怒声说道。
孙贵妃赶忙安慰道:“娘娘息怒,陛下圣明,定不会轻信林文焕的一面之词。而且,我们已经知晓他与朱雄英勾结,只要找到证据,就能让他原形毕露。”
李萱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孙贵妃说得对,本宫不能慌乱。立刻让情报网继续收集林文焕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一旦证据确凿,看他还如何狡辩。”
而在东宫,太子朱标得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心中暗自思忖:“朱棣在军队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如今又与皇后走得近,若他们真有什么图谋,恐怕会对我和雄英的地位产生威胁。看来,我得加快布局了。”
朱标叫来自己的心腹谋士,低声说道:“你去联络军中将领,就说本太子有意提拔他们,但前提是他们要忠心于本太子。另外,在朝堂上也要多拉拢一些大臣,扩大我们的势力。”
谋士点头:“太子殿下放心,属下这就去办。只是,若此事被陛下知晓,恐怕会引起陛下不满。”
朱标微微皱眉:“本太子自有分寸。如今局势复杂,我们不得不防。只要做得隐蔽,应该不会被陛下发现。”
在大牢里,朱雄英得知林文焕在朝堂上的表现后,气得大骂:“这个蠢货,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若不能给朱元璋施加足够的压力,本王的计划就难以推进了。”
谋士劝道:“殿下息怒,林文焕虽然没能让朱元璋立刻对皇后和燕王动手,但至少在朝堂上掀起了波澜。我们再想办法让他继续制造舆论,同时等待藩王那边的消息,说不定会有转机。”
朱雄英咬咬牙:“希望如此吧。本王绝不甘心就这么失败。”
不知李萱能否尽快找到林文焕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朱标加快布局又会对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藩王那边是否会传来与朱雄英合作的消息,而朱元璋又将如何彻查此事。大明王朝在这朝堂风云因计起、后宫波谲待化解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
李萱的情报网全力运转,四处收集林文焕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娘娘,我们找到了林文焕与朱雄英谋士往来的信件,信中详细商讨了如何在朝堂上污蔑娘娘与燕王,扰乱朝堂局势。这可是铁证!”孙贵妃兴奋地将信件呈给李萱。
李萱看着信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终于让本宫找到了证据,看这个林文焕还有什么可说的。”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李萱和朱棣的流言仍在继续发酵。虽然大多数大臣不相信这些流言,但也有部分大臣开始人心惶惶。
“这皇后与燕王到底有没有问题啊?怎么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一位大臣私下里对同僚说道。
“谁知道呢,但无风不起浪,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别一不小心站错了队。”同僚忧心忡忡地回应道。
朱元璋看着朝堂上人心浮动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他决定尽快查明真相,平息这场风波。
“来人,传朕旨意,命锦衣卫全力调查林文焕与皇后、燕王之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查清真相。”朱元璋下令道。
锦衣卫领命后,立刻展开调查。很快,他们也发现了林文焕与朱雄英勾结的线索,与李萱情报网所获证据相互印证。
而在东宫,朱标的心腹谋士已经开始在军中与朝堂上展开行动。在军中,他成功联络了几位对朱棣在军中势力扩张不满的将领,承诺太子朱标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晋升机会和资源。
“太子殿下深知各位将军的才能,只要各位将军忠心于太子殿下,日后必定前途无量。”谋士对将领们说道。
将领们心中有些犹豫,他们虽然对朱棣在军中的影响力有所忌惮,但也担心此举会得罪朱棣。
“此事关系重大,我们需要考虑一下。”一位将领说道。
谋士见状,赶忙说道:“各位将军,如今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日后继承大统,必定不会亏待各位。而且,朱棣在军中势力渐大,对各位将军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
在谋士的劝说下,几位将领终于心动,决定站在朱标这边。
在朝堂上,谋士也在积极拉拢大臣。他利用一些大臣对权力的渴望,许以各种好处,成功拉拢了一批人。
“只要各位大人支持太子殿下,日后必定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谋士说道。
朱标得知谋士的进展后,心中稍安:“很好,继续巩固这些势力,同时密切关注朝堂和后宫的局势。朱棣和皇后那边,不可掉以轻心。”
在大牢里,朱雄英还在焦急地等待着藩王的消息。
“藩王那边怎么还没动静?难道他们真的不打算与本王合作了?”朱雄英在牢房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谋士也一脸无奈:“殿下,藩王行事谨慎,或许还在观望。我们再等等看。”
就在这时,牢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朱雄英心中一惊:“怎么回事?难道是朱元璋要对本王动手了?”
不知朱元璋得知林文焕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后会如何处置,朱标拉拢的势力会对朱棣和李萱产生怎样的威胁,藩王最终是否会与朱雄英合作,而牢房外的嘈杂声又预示着什么。大明王朝在这证据渐拢揭阴谋、各方角逐愈激烈的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