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巴图虎 > 第746章 百夫长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46 章:百夫长封(至元三十九年春?虎首堡校场)

虎首堡千户所外的公告栏贴出 “百夫长遴选令”,引得基辅贵族子弟驻足围观。遴选首要条件是 “献城有功”,周显带着三名文吏核查卷宗,将符合条件者筛出十人 —— 其中基辅贵族鲍里斯因 “开城时说服三名守将献关” 位列首名,铁匠伊凡之子因 “献城时修复城门绞盘” 也在其列。核查采用 “双证法”:先查献城当日的军报记录(蒙古文吏巴特尔保管的《受降登记簿》),再找经手军官问询细节。鲍里斯自称 “劝退守军千人”,周显却查到实际劝退三百人,当即在卷宗上批注:“功绩属实,但夸大战果,需诫勉。”

通过初审的六人被召至中军帐,萧虎不看履历,只提三问。问鲍里斯:“若基辅旧部叛乱,你当如何?” 鲍里斯答:“当即领兵平叛,绝不姑息。” 萧虎再问:“若平叛需焚毁你祖宅呢?” 鲍里斯迟疑片刻咬牙道:“国事为重,私产可弃。” 问至本地猎户出身的安德烈:“你部兵卒多为同乡,若他们抗命不缴赋税怎办?” 安德烈躬身:“先晓以律法,再以身作则,若仍抗命,甘受连坐。” 萧虎最末问众人:“虎首堡与基辅若有冲突,当护哪方?” 六人齐声:“唯将军令是从!” 帐外帖木儿听着,对周显道:“这般考校,比看文书实在。”

册封冠服由军器坊特制,融合蒙汉风格:冠为 “皮制尖顶冠”(蒙古传统样式,取 “锐不可当” 意),顶缀红缨(汉地军冠元素,表 “赤心效忠”),冠檐镶铜片(刻虎纹,显军阶)。李墨原设计汉式幞头,萧虎摇头:“百夫长需统辖各族兵卒,冠服当让军民皆识。” 最终定下 “三不变”:蒙古皮冠形制不变(便骑射)、汉地缨络寓意不变(明忠节)、虎纹标识不变(显军威)。工匠试做三顶样品,萧虎亲自试戴,调整冠带长度:“需让戴冠者既能束紧防脱落,又不碍拔刀。” 校场旁的晾冠架上,六顶新制皮冠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百夫长印信为汉式方印,铜制,方二寸半,厚五分,印文为蒙汉双语 “虎首堡百夫长印”(汉文篆体,蒙文畏兀儿体)。印钮铸成虎形(与堡名呼应),印背刻编号(从 “壹” 到 “陆”,各印专属)。铸印工匠王福特意在印缘刻细齿纹:“此为防伪,每印齿纹不同,可比对验真。” 印信需经 “启用礼” 方能生效:萧虎用朱砂盖印于《授职文书》,再将印交予百夫长,同时赐 “印囊”(牛皮制成,绣虎纹,佩于腰间)。鲍里斯接印时手指微颤,王福在旁提醒:“印在如令在,遗失需报官备案,三月内寻不回则革职。”

册封校场设在虎首堡外的演武场,布置遵循 “文武相济” 原则:北设将台(萧虎端坐,左右列文武官),南立旗杆(悬 “虎首堡军” 大旗),东西两侧分设 “军阵区”(虎营士兵列阵)与 “观礼区”(基辅民众代表)。地面用白石灰画 “仪轨线”:百夫长候旨位、受封位、宣誓位依次排列,间距三丈六尺(合 “六六顺” 之意)。周显命人在观礼区设长凳,备清水(解暑),又让兵卒将校场边缘的碎石清扫干净:“莫让民众观礼时磕绊,失了安抚人心的本意。” 帖木儿却坚持军阵需 “甲胄鲜明”,让十名亲兵持长戟立于将台两侧,尽显威严。

辰时三刻,仪式正式开始,由周显主持,用蒙汉双语唱礼。第一步 “赐冠”:蒙古千户帖木儿为百夫长戴冠,边戴边用蒙语念祝词:“冠顶红缨,心如赤火,护境安民,莫负此冠。” 第二步 “授印”:汉人文吏周显递印,用汉语嘱:“印者信也,持印如持令,审案需公,领兵需勇。” 第三步 “赐剑”:萧虎亲赐腰刀(刀鞘刻 “忠勇” 二字),沉声道:“刀可斩敌,亦可斩奸,若负我令,此刀必斩你!” 每步仪轨后鸣锣一声,观礼区军民齐声喝彩,鲍里斯等六人按序行礼,动作虽生涩却显郑重。

册封后首日军议,萧虎在地图上划定六名百夫长的防区:鲍里斯守 “西城门”(外接基辅要道),安德烈守 “北烽燧”(监视草原动向),其余四人分守东、南、中城及粮仓。防务细则列明 “三查”:晨查城门启闭(卯时开,酉时关,需双人验令)、午查烽燧信号(白日举旗,夜间燃火,误时者罚)、夜查营地值守(每时辰换岗,需记录交接)。萧虎特别强调:“西城门每日需盘查过往商队,验‘通关文牒’,可疑者扣查报千户所。” 鲍里斯提出增派兵卒,萧虎允其从本地招募五十人:“但需经千户验明身份,编入辅兵册。”

除军务外,百夫长需协理民政,主要是 “赋税催收” 与 “民事调解”。周显制定 “协税三规”:每月初五配合税课司造 “纳税名册”(区分商户、农户、工匠),每月十五协助催收欠税(不可强抢,需报官处置),每月廿五汇总 “民情报”(记录税户困难,报千户所酌情减免)。安德烈出身农户,对催收欠税犯难:“若遇贫户缴不起怎办?” 周显递给他《白虎城税例》:“可记‘缓缴账’,秋收后补缴,或用工役抵税(修堡、筑路皆可)。” 税课司与百夫长设 “联签制”,文书需双方签字才生效,防单方舞弊。

宣誓环节在将台正中举行,案上摆着《虎首堡军律》与刚铸成的百夫长印。周显宣读誓词,六人跟读,蒙汉双语交替:“吾(鲍里斯 \/ 安德烈等)蒙将军恩,授百夫长职,当以虎首堡为家,以军民为亲(蒙语);守疆土不使寸尺有失,护百姓不令半分受欺(汉语);若违此誓,甘受军法,天地共鉴,虎堡为证(蒙汉双语齐诵)。” 誓词末尾,每人用指尖蘸朱砂,在誓词副本上按手印,副本存入石质档案库,正本由萧虎收存。安德烈按完手印,悄悄将沾朱砂的手指在衣角擦了擦,被周显用眼神制止 —— 按印需留痕迹,以示郑重。

为防百夫长专权,萧虎设 “双重监督”:千户帖木儿每月 “突袭巡查”(不提前通知,查防务、查账册、查兵卒状态),发现问题当场记录,三次犯错者解职。同时在各防区设 “举报箱”(铁皮制,钥匙由千户与税课司共管),民众可投匿名信举报 “贪腐、懈怠、私刑” 等事。周显特意用蒙汉俄三语写 “举报须知”:“诬告者反坐,属实者保密,有功者赏粮五斗。” 鲍里斯初掌权便想安插亲信,见举报箱设在显眼处,终究不敢妄动。帖木儿首月巡查后赞:“这般制约,比十道军令还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