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 第469章 大宁安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宁城外,燕军的营地火光冲天,愤怒的士卒向百姓亮出屠刀,惊慌的百姓四处逃窜。

混乱之中,大宁守将带着城中精挑细选出的一千人,从黑暗中冒了出来,齐声大喊着冲进了燕军的营地。

他们的目标明确,携带各种引火之物,前来点燃整座营寨。

随着一千晋军的加入,火势越来越大,很快便蔓延开来,燕军一边忙着救火,一边抢救物资,还得分出一部分人对付百姓和袭营的晋军。

慕容宝骑在马上,战马对周围的大火十分畏惧,不住低吼,不安分地踩踏着地面。

“无耻的晋人,竟然派士卒伪装成百姓。”

然而大火已有不可控之势,他别无选择,只能尽量以抢救粮草为主,大宁附近不是山峦就是草场,他们连个掠夺补给的地方都没有。

大宁守军完成纵火任务,分成若干小队,和那群百姓一样,四散着逃出火海,奔向无尽的一片漆黑之中。

慕容宝派出两队骑兵剿杀这群晋军和百姓,剩下的队伍则继续从火中抢救粮草。

郭敬站在城头,看着远处的大火,心中的大石落地一半。

他现在的想法,是能熬一日算一日,都算赚的。

一千人出城,最终零零散散回来的,只剩六百人,有的战死在了火场,有的不幸被燕军的骑兵追上。

守将胳膊中了一枪,但还是惨白着脸逃了回来。

郭敬忙命人给他上药包扎,“后面几日你休息,我来指挥。”

守将疼得龇牙咧嘴,笑道:“不知还能有几日。”

郭敬的脸色黯然了一会,随即打起精神道:“我们一定可以坚持等到刺史府的援军。”

他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给所有人听的。

袭营之后,能上城的士卒已经不足千人,这还是算上了轻伤的。

一旦慕容宝再次来犯,随时可能是最后一日。

好在郭敬的运气不错,来的是慕容宝,他在抢救出来的零星物资面前,对满脸黑灰的燕军士卒发了好一通脾气后,决定先去找大哥慕容令。

慕容宝知道大宁城中有物资,但他不敢赌,毕竟他在这里耗了这么多时日,万一还得花上几日,他都不知道是该吃马,还是吃人。

郭敬在城头从清晨站到午后,都没有等来燕军,于是放出一名游骑前去侦查。

煎熬的等待之后,只见那名游骑快速返回,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燕军退了。”

烧得黑黢黢的那片土地上,早已没了燕军的踪影。

城头的守军欢呼起来,他们的计划成功了。

郭敬想大笑几声,但没笑出来,只觉得有些胸闷,握拳用力地捶了两下,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说道:“真好,又可以多坚持几日。”

失败而归的慕容宝在河阳县附近和兄长慕容令会合。

河阳县又称潘县,因美男子潘安曾任河阳令而得名,他在此地广种桃李,是为“河阳一县花”。

慕容令不满地看着兄弟,“率六千人打一个坞堡,你没拿下不说,还让人夜袭烧了粮草,你如何有脸回来见我?”

慕容宝小声辩解道:“晋人太奸诈了,让士卒冒充百姓混进了我的营地……”

不过在兄长严厉的眼神下,他这话没说完。

“败了就是败了,还找这种理由?”慕容令出言呵斥:“你自己不多加防备,却怪别人使诈,岂不可笑。”

慕容宝立马做出保证,“阿兄再给我分些粮草,我这回一定拿下大宁。”

慕容令摇摇头,“没时间了,探子回报,沈劲率军已过居庸,不日便将抵达这里。”

他们需要先将劫掠的人口和物资送回代县,再集中兵力和沈劲较量。

慕容宝失望地叹了口气,他雪耻的机会没了。

几日之后,燕军撤回代县,沈劲抵达下洛(今张家口涿鹿县)。

安慰了一番损失惨重的下洛、潘县和涿鹿等地百姓,沈劲率军北上,抵达大宁。

郭敬带上还吊着胳膊的守将在城门外恭迎。

沈劲跳下马,拍了拍郭敬的肩膀,“辛苦了,做得不错。”

郭敬黯然道:“城中守军损失过半,来往的牧民和商人也都没有返回,我有负使君重托,不敢居功。”

沈劲勉励了几句负伤的守将,又对郭敬说道:“不要想太多,战时肯定以守城为先,百姓的事,后面再想办法补救。”

大宁的位置极为重要,不能放弃。

郭敬点头称是,带着沈劲和大军入城。

城中一片狼藉,本就不多的房屋都被拆了,搬上城头,或是砌成了内墙,零零碎碎,满目疮痍。

沈劲看到破败至此,问道:“怎么坚持下来的?”

郭敬简单说了下,又道:“其实已经坚持不住了,但燕军因为粮草被烧,选择了撤兵,大宁城这才逃过一劫。”

沈劲点点头,“我会调上谷郡的民夫过来,重新加固大宁城,你以此坞堡为内城,扩大城池规模,守军增至五千。”

郭敬拱手称是,“使君这次来,是要和燕军争夺代郡吗?”

“出兵的事,得王公那边下令,”沈劲说道:“我这次过来,主要是防守上谷郡,先稳住这边,不能让燕军予取予求。”

郭敬表示明白,又问:“听说王公正在河东和秦军大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沈劲笑道:“你先管好自己,别让他担心就行,大战的事,他没把握不会打的。”

郭敬用力地点点头,为沈劲介绍起大宁的情况。

小城虽然容纳的人口不多,但因为物资交易的缘故,往来的牧民并不少。

大宁城北,是白山,山上有岭,称为野狐岭,出了野狐岭,便是大片的草原。

当年赵襄子灭代,北上来到此地,举目四望,无边无际,又因老子之言“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于是在此地修筑关隘,名为“无穷之门”。

再往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疆扩土,北至无穷,在此修筑了长城。

沈劲听他讲完这一大段渊源,闻弦知意,笑道:“听你这意思,修个大宁城还不够,还得将荒废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无穷之门给恢复了,那是不是还得重新修缮长城?”

郭敬忙道:“经此一战,我看只凭大宁城,难以拱卫幽州西线,所以我才有了些想法,供使君参考。”

沈劲笑着摇摇头,“你这胃口太大了,我没法答应,这样,你写一份文书给我,我代你递交洛阳。”

郭敬感激地答应下来。

沈劲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心里感叹郭敬真是成长了不少。

换做以前,他肯定会直接给王凝之或者王殊写信,现在却知道要通过自己这个幽州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