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武术决斗之王 > 第122章 想要复原的,究竟是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想要复原的,究竟是什么?

“剑意”的珍贵毋庸置疑.

全世界加起来,也只有十个人具备“剑意”这一点,就已经显示出“剑意”的含金量。

每一位“意”的获得者,都能支撑起一个有资格流传后世的流派,甚至直接拉高一国的武艺水平。

比如暹罗国,原先在决斗领域默默无闻,可是他们国家出了个以双刀证道“刀意”的颂巴?贾,这个从街头杀出来的实战型刀客最值得称道的战绩,就是一个人两把刀,将抢走他家大象的黑帮屠杀殆尽,然后在入狱之后,申请参加决斗大赛,并依靠暹罗双刀为暹罗拿下了决斗大赛的亚军。

从之后,暹罗双刀便成为在东南亚最为出名的双刀流派,稳压吕宋刀术一头,进而风靡世界。

模拟场地的灯光就如同真正的阳光一样,空气里还弥漫着刚才比试留下的汗水和钢铁的气息。

面对众人的目光,于成缓缓将八面汉剑归入鞘中,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场馆里格外清晰。

他的眼神格外复杂。

“我应该还......不算获得了‘意’吧。”他缓缓地开口,在脑海中回忆着自己的剑术。

“怎么可能!”石教练忍不住开口。“你刚刚也说了,‘意’这东西只有获得和没有获得的区别,哪里有模棱两可的余地?”

不怪石教练这么着急,他新官上任,即便大家都知道他是前任刘教练被逼退后上位替代的老好人,但作为敢于接手这个烂摊子的人,他自然也是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

而达到“意”之境界的选手,就是完美的业绩!华夏之前可还没有达到“意”之境界的武者出现呢,此刻自己刚一接手,一出就是两个!

这成绩可太稳了!即便胡不了牌,两个杠在手也是旱涝保收啊!

但是让他有些失望的是,于成摇了摇头。

“剑意的门槛,我应该算是摸到了,但是我的剑意是不完整的。”于成思索着说道。“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首诗词缺了最关键的那几句。当然也有可能是中间哪句写错了,所以后续才无法收尾......”

“这是什么意思?”石教练有些不解,其他人的眼中也露出疑惑。

董峰倒是有些明白了,同为“意”的获得者,他大概能明白于成的意思。

“所以其实你已经有了‘意’,但是觉得和自己的武艺搭不上?”董峰搓着下巴,感到不可思议,这人这么矫情的吗?

“和自己武艺搭不上的能被称为‘意’吗?这我也不太清楚。我原先只是个历史系的教授,研究的是古代军事。练剑,本就是为了从汉代壁画中复原历史,只是没想到自己的资质还行,才来参加决斗比赛的。”于成好声好气的解释道,不过说的话简直气死人。敢情你这家伙站到华夏公认的决斗第一人位置,也只是顺手为之?

“这和你的‘意’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于成无奈,“董峰,刚刚咱们两个交手,你说我刚刚躲闪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董峰沉吟了一下。

“我感觉你突然一下就藏到了我劈砍能力最弱的位置,甚至在你藏过去之前,我都没意识到那个位置的存在。”

董峰满脸都是回味,刚刚于成选择的躲闪位置精妙无比,越品越是有味道。

一般想要躲闪的话,都是要躲在敌人的刀路之外,可于成却偏偏主动潜入了董峰挥砍的刀路之下!

要是董峰是个不会控刀的新手,刚刚那一下,其实是可以砍死于成的,但谁叫作为达到“意”之境地的武者,董峰在挥砍时候的控刀,已经成了本能。

“只是闪避之后,你明明还有这挥剑的余地,却为何不动,任由我将刀刃担在你脖子上?”

“因为我复原的剑术中,没有任何一式剑法,是这样出剑的。”于成坚定的说道。“我的本愿,从来都是复原华夏原先便存在的剑术,正式比赛中姑且不论,在日常的练习中,如果我的剑术招数超脱这个范围,那么即便有可能奏效的招式,我也不会出手的。”

“可你的剑术招式本来就是通过壁画复原的,壁画上记载的招式,又不一定是全的。”董峰疑惑的问道。

“所以后来,我想办法找寒国那边,借阅了一下他们的《朝鲜势法》。”于成无奈的说道。“当时我认为,既然寒国和华夏离得这么近,历史上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他们的剑术,应该也可以做一借鉴。”

“结果呢?”董峰好奇,原先的世界上,《朝鲜势法》被收录在《武备志》中,开篇就说明了这套双手剑术原为华夏剑术,只是因为失传,正剩下断简残编中的诀歌。所以他才“得之朝鲜,”,“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

“他们只给我看了图谱,其中记载了二十四势剑法。至于歌诀则晦涩难懂,不解其意。”于成挠了挠头。“我按照那个练了很久,即便摸到“剑意”,也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

“哦,那就是他们给你看的《朝鲜势法》错了。”董峰耸耸肩,笃定地说道。

“也有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于成点了点头。“可是他们当时给我看的确实是古籍,我又怎能确认这本书的真伪呢?”

众人闻言,陷入沉思。

真伪?当然没办法验证了!

古籍在传抄过程中,出错本就是常事,尤其这种兵书的传抄更是如此。

抄书者作为书生,不一定能理解兵书中所能传达的意思,甚至寒国手中的《朝鲜势法》还是是印刷版本的,那错漏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古代的印刷工人和雕版工人,可不一定人人都识字!

可是董峰却不以为然。

“你如果真的是为了复原华夏剑法的话,到了这一步,那本《朝鲜势法》的真伪,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吧?”董峰耸了耸肩。“你就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练不就行了?”

“我跟着感觉练?”于成笑了。“可是这样就不算剑术复原了啊!如果最终的成果和华夏古代的剑术不相关,我岂不是失掉初心了?”

“所以你想要复原的,究竟是古代华夏某个人用的剑术?还是古代华夏某一门的剑术呢?”董峰突然抛出一个问题。